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上海浦东交警推出驾驶人神经能力评估系统

2015-01-12 14:12:3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解放网 

  一些屡屡发生事故的驾驶员,可能和本身存在驾驶车辆的“行为能力缺陷”有关。近日,上海浦东交警正式开通了微信平台,推出了一项“机动车驾驶人神经行为能力评估系统”的测试,引起不少驾驶员的关注。

  7成驾驶人至少存1项缺陷

  “机动车驾驶人神经行为能力评估系统”的测试由原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主任医师徐黎明开发。如今已退休的徐黎明,长期研究人的神经行为能力。他在2012-2014年期间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73.1%的驾驶员至少存在一项驾驶相关行为能力的不足或缺陷,有62.5%的驾驶人对自身驾驶相关行为能力表现出高度自信。

  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他还发现驾驶员队伍中的确存在着高危人群,这些具有事故倾向性的驾驶员虽然总量只占驾驶员总量的5%,却可能要对47%的事故负责。如果能有效地将这些具有事故倾向性的司机从驾驶员群体中筛选出来,理论上就能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人为事故的发生。

  徐黎明研发的这套旨在对“机动车驾驶人神经行为能力展开评估的系统”,测试起来有点像玩游戏,可在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上运行,共设置了10余项评估,包括“视注意广度训练、注意力调转训练、听觉和视觉简单反应时训练”等,其中一项测试令人印象颇为深刻:一辆行驶的小轿车隐身行驶后,由测试人根据车速,让车子尽量停在障碍物跟前,既不要撞上障碍物,也不要离障碍物过远,以考验驾驶人的预判能力。

  1月10日,记者花了大约30分钟测试完所有项目。当场出具的测试结果显示,记者的协调性比较差,已接近风险线。这提醒记者以后驾车时,在面临拐弯等需要左右观察的突发状况时,尤其需要当心。

  对驾驶能力的“体检”

  徐黎明说,这套系统就像是对司机驾驶能力的一项体检,提醒人们哪些方面是短板。他坦言,因为人的行为能力受遗传和后天因素影响,有些经过科学的训练可以改善,有些则改善不了。比如,近视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来改善视力,但色盲就无法改变。对那些行为能力存在较大缺陷的驾驶员,徐黎明建议还是少开车或干脆不要开车。对于公交公司、土方车等大型车企业而言,“驾驶人神经行为能力的评估”对于判定一个人是否适合开公交车、大型车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浦东交警表示,如果市民对测试感兴趣,可通过浦东交警微信(微信号:PDJTJC)联系,他们将分批组织网友进行现场或网络测试。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上海试点法院完善独立行使审判权体制机制
·上海检察院建立公正廉洁检察权运行机制
·上海试点法院完善独立行使审判权体制机制
·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上海嘉定检察院举办“证人出庭难点”讲座
·上海宝山检察院备战市级优秀公诉人评选活动

·上海宝山检察院备战市级优秀公诉人评选活动
·上海虹口法院举办2015年首次公众开放日活动
·上海黄浦法院:立足贪污犯罪案件 编发审判白皮书
·上海黄浦法院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
·上海奉贤:"四平台"助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上海司法局调研社会组织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