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杨天宇:“每一次维和经历都刻骨铭心”

2015-01-12 09:51:2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纪念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5周年报道·对话亲历海地地震的维和警察杨天宇

  “每一次维和经历都刻骨铭心”

  【人物介绍】杨天宇,男,现任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副参谋长。2003年赴东帝汶维和,2004年至2010年间3次参加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任第四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行动官,第六支、第八支防暴队副队长,亲历海地地震及救援。

  他曾在东帝汶参加维和工作20个月,后三赴海地,亲历海地地震及救援,忍着悲痛在废墟中找到战友。难忘的维和经历让他快速成长,近日,中国维和警察杨天宇向《人民公安报》记者娓娓道来属于他的维和记忆。

  记者:参加过多次维和任务,你有什么感想?

  杨天宇:我有幸参加了4次联合国维和行动,每一次的维和经历对我来说都刻骨铭心。第一次维和,是我在东帝汶担任民事警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单警维和。我在东帝汶工作了近20个月,那段时间是我学本领打基础的过程。20个月的历练,让我过了语言关,对联合国的工作环境和规则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大大提升了生存的技能。

  第二次维和,是我参加了中国第四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这是公安现役部队第一次独立组队赴海地执行任务。维和警察防暴队与民事警察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承担任务区的高危勤务。多次的枪战、交火,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警务实战技能和心理素质。

  后两次维和,我都担任防暴队的副队长,在防暴队负责勤务、训练、对外交往等工作,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维和期间,我参与组织了防暴队的一系列重大行动,例如海地地震救援行动。

  记者:在东帝汶的20个月,有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杨天宇:在东帝汶的近20个月里,让我成长最快的就是经过总警监面试和考核,我被任命为寇瓦利玛地区边防警察技术顾问队长,带领顾问组监督和培训东帝汶边防警察,这让我得到了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我参与了东帝汶边防警察行动标准、培训计划的制定,帮助当地边防警察处理边境枪击、凶杀、盗窃、非法越境等案件100余起。

  记者:能不能介绍一下海地地震救援情况?

  杨天宇: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海地遭遇大地震。地震发生时,我和一些队员正在联海团大楼外警戒。

  那一瞬间,大地剧烈抖动,楼在晃动中轰然坍塌,狠狠地撞击着地面,扬起满天灰尘,能见度极低。一时间,在大楼旁的菲律宾维和部队营地聚集了数百名群众,受伤人员比比皆是,哭喊声响成一片。联海团指挥系统瞬间瘫痪,道路受阻,通讯中段。我们的8位战友被废墟掩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和战友强忍心中的巨大悲痛,冒着强烈的余震,第一时间出现在救援现场,爬上联海团坍塌大楼进行搜救。在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之前,我与战友先后从联海团总部大楼废墟中营救出9名联海团工作人员,挖掘出3具遗体,转送21名伤员。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我们积极与联海团高官、联海团安全部门协调,通报战友被埋情况,协调救援力量,组织营救工作,为国内领导进行决策和国际救援队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联海团指挥机构出现严重混乱的情况下,我们想方设法从巴西维和部队工程连争取到大型吊车和挖掘机参与救援行动,为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们经过了4天4夜连续奋战,终于在废墟中找到了牺牲战友的遗体,并将他们一一送回营地,送上了飞往祖国的飞机。

  记者:中国维和警察事业15岁了,你有什么祝福和心愿?

  杨天宇:1月12日是中国派出维和警察15周年,也是海地地震牺牲战友的祭日。我有幸亲历了中国维和警察事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也深深体会到失去战友的刻骨之痛。回想走过的时光,尽管充满艰辛、挑战和牺牲,但也伴随着梦想和激情,更重要的是心中怀着曾经身为一名维和警察的自豪和荣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真诚祝愿中国蓝盔征程顺利,感动世界!祖国维和事业发展越来越壮大!(记者 石杨)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