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遇险,你第一个会想到谁?海南公安边防总队琼海边防支队潭门边防派出所辖区的渔民异口同声:“‘南海110’的阿宝哥!”
渔民口中的阿宝哥,就是在潭门边防派出所“南海110”值班员岗位上坚守14年的符史宝。
与时间赛跑演绎救助传奇
“潭门有一宝,名叫符史宝。”这是在琼海潭门渔民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阿宝!救救我们啊!”2013年8月25日,琼琼海0533号船长符名光焦急地通过对讲机向值守在潭门边防派出所“南海110”岗位上的符史宝呼救。
原来,符名光和13名船员驾船前往南沙捕鱼,返航途中渔船的发动机意外损坏。更糟糕的是,恶劣天气即将来袭,极有可能将渔船卷入风浪之中。
了解了船只遇险地点和船上情况后,符史宝争分夺秒地通过对讲机联系了在出事渔船附近作业的琼琼海06026号渔船前去救援,并不停地通过对讲机向出事渔船喊话安慰船员。8月31日,在潭门边防派出所等单位的努力下,符名光的渔船躲避了风暴的袭击,船员安然无恙地返回潭门港。
2013年9月底,超强台风“蝴蝶”袭击南海,在西沙作业的渔船和船员面临危险。为了让渔民及早避风,掌握返航气象信息,在强台风来袭期间,符史宝通过上网查询、观看气象播报、询问老渔民等方式,全面收集强台风信息,并每隔一小时通过“南海110”对渔船进行气象播报和调度。经过符史宝和其他部门的努力,在西沙海域避风的508名潭门籍渔民全部安全返港,创造了救援奇迹。
14年来,符史宝先后参与组织海上救助69次,通过“南海110”指挥救助遇险船只1454艘、渔民2370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亿多元,被潭门渔民誉为“南海保护神”。
为渔民提供“亲情对讲”服务
由于去远海作业的渔船出海一次需要3个月至半年时间,而且远海没有手机信号网络覆盖,渔民家属如果有急事根本无法联系到远海作业的亲人。符史宝得知情况后,便依托“南海110”为渔民开通“亲情对讲”服务,为渔民家属提供了“寻亲”“急事呼叫”“亲情通话”“捎口信”等通话项目,帮助渔民及其家属解决了通话困难,受到了渔民的高度赞扬。
符史宝把大部分时间给了工作、给了渔民群众,却给妻子和儿子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2011年7月14日,妻子王李坤躺在医院就要生产了,可此时符史宝却在参加支队的集训。“家里很多事情都靠不上他,假期也不能在一起。”王李坤说,“有段时间,他回来,小孩都不认得他了,都不会叫爸爸。”
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是千万渔民的梦,而符史宝和“南海110”坚持不懈,默默付出,为渔民的安全保驾护航。(记者 石杨 实习记者 赵婧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