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制度已经走过60年,人民政协已经走过65年,回顾历史,有很多片段和故事值得记忆。检察日报为此特开设“讲述”栏目,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知名人大、政协工作者等人士讲述自己对民主法治进程的亲历和思考。欢迎您来“讲述”做客。
———开栏语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通过了修改后的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决定在县和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并规定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大改革。1982年宪法又对此予以了明确。
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北京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于1979年12月13日选举产生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这标志着首都的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0多年来,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立法职责,共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300余项,其中现行有效的141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个人认为,其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起步探索、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加强完善等四个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制定并继续实施的法律只有16项,经济社会各方面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状态。立法任务十分繁重,但立法工作经验又非常缺乏。这段时期,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本着“有比没有好,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路,选择当时法制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立法。首先是将立法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首都建设领域,制定了一批城市管理的法规;同时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制定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法规;还制定了一些民主政治建设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法规。从具体立法项目上看,1980年4月,北京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延长办理刑事案件期限的决定》,迈出了首都立法的第一步;此后一直到1992年,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和修订地方性法规72项,废止13项,初步填补了法制建设的空白,对于把首都各项工作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国家立法积累了初步经验。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适应这一重大变革,将立法重点放在经济立法方面,立法步伐明显加快。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要求。常委会根据北京市依法治理的需要,在做好经济立法的同时,不断扩大立法领域,逐步健全法规体系。8年间共制定和修订地方性法规134项,废止14项,是立法数量最多的时期。从法规内容看,首先是保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立法。与此同时,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后,常委会也注重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科技教育卫生、民主政治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全面推进首都各项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立法为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及北京市依法治理提供了较好的法制保障。
200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立法法。为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法律,2001年初,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其后常委会还陆续制定了一些配套规程,使北京市的地方立法工作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同时,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成功申办第29届奥运会以及北京市委召开第一次人大工作会议,都对北京立法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适应形势的变化,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立法与改革发展稳定决策相结合,提出了“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地方立法工作的指导方针;并根据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适时将立法重点调整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同时立法工作也从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转变。这期间共制定和修订地方性法规90项,废止16项,其中与奥运相关的法规有近20项。这一时期的立法工作推动了首都法制建设继续向前发展,并为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受到国际奥委会的称赞。
北京第29届奥运会后,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城市病开始显现并日益严重。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也使地方立法的职能、空间和形式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为此,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明确提出立法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把保障、促进首都科学发展,保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立法重点,努力提高立法质量。这一时期重点加强了社会领域立法,强调立法的公共治理理念;尝试进行前瞻性立法,更加突出立法对改革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到目前为止,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和修订地方性法规31项,废止6项。这些法规对坚持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促进北京转型驱动和创新发展,推动大城市病的逐步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首都立法不断完善的过程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也为首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民主法治保障。(作者: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李正斌)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二审 明确规定地方立法权
·河北成立地方立法评估中心
·【关注立法法修改】地方立法 机遇还是挑战
·河南: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推进“四个河南”建设
·立法法首修:设区城市拟享地方立法权
·扎好地方立法权的制度篱笆
·扎好地方立法权的制度篱笆
·地方立法权扩大更需民意来制约
·我国拟修改立法法 将地方立法权扩至全国282个设区的市
·专家建议修改立法法适度扩大地方立法权
·四川:依法治省 实现地方立法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