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京大学1992级法学本科生,扎根基层17年,创造性提出了法院工作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立了“运用群众语言办案,到群众家门口办案,借助群众力量办案”的群众路线办案机制;他是外来“文弱书生”,面对“千年鸟道”多年的打鸟风俗,敢于顶住各方压力,最终成功移风易俗;他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大公无私、清廉如水……连日来,湖南省桂东县人民法院院长钟江武的事迹,在三湘大地上广为传颂。
一名北大毕业生的法治情怀
“以史可以为鉴,以法可以济世。”桂东县政协副主席、法院副院长罗启龙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钟江武最初读的是历史系,但两年后转到了法学院,这句话是他问及钟江武为什么要转学时得到的回答。
1997年8月,钟江武从北大毕业后来到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从经济庭的书记员,一直干到民三庭庭长。2012年,钟江武被安排到湖南省海拔最高的桂东县担任法院院长。
桂东地处湘粤赣边界,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也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有独特的方言。钟江武第一次下乡走访,语言成了最大障碍。于是,他开始学习当地语言,很快提出了“用群众语言办案、借助群众力量办案、到群众家门口办案”的理念。
一有空,钟江武便到辖区村民家中,聊家常,讲法律,学方言;他要求在老百姓家门口设立“巡回法庭”,组织编辑《桂东话集成》办案指南,要求法院干警用群众语言办案,印发法律宣传册、挨家挨户地走访宣传法律……
公生明,廉生威。桂东法院行政庭庭长黄中文告诉记者,钟江武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大公无私、清廉如水,自己曾和钟江武到长沙出差,钟江武只住100元一天的招待所。刚来桂东的第一年,钟江武的表弟想承包一些法院的工程,当即被他严词拒绝。妻子儿子好不容易来到桂东一趟,但钟江武不仅从来不要法院接待,而且只带他们去看不收门票的青娥山。
2014年7月,钟江武被查出患上癌症。望着简朴的家当,妻子只能背着他卖掉房子筹集医药费……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的院长
“三大纪律:一切办案要公正,一切程序要规范,一切结案要事了;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举止端庄,办案公平,执法公开,接待热心,调解耐心,不接受当事人吃请,不泄露审判秘密。”桂东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诞生地,钟江武结合这一特殊地域优势,创造性地总结出了桂东法院的院训。
“钟院长经常说,法官的第一准则就是不能让老百姓失去对法律的信任。”桂东法院副院长赵永祥告诉记者,桂东有一郭姓老人1968年时曾因投机倒把被判刑7年,出来后常年为此到省赴京上访。钟江武得知后,加班几个晚上看完所有案卷,后来接待老人时,逐条给他讲了当时的证据和审判的法律依据。“上访了这么多年,钟院长是第一个认真看完我案卷,能说出个所以然的法官,就冲这一点,我心服口服。”郭老对此甚是感动,最终息访。
“要想让当事人相信法院的判决是公正的,我们自己必须先全面了解案情,正确适用法律,充分解惑答疑。”钟江武说。
执行难是困扰法院工作的“老大难”问题。钟江武不仅注重因“案”制宜破解执行难,而且带领干警们创新执行方法,讲究执行艺术,形成了劝导为先、联动织网、刑律兜底相结合的执行“桂东经验”。2014年,该院案件执行率高达94.18%,超出郴州市平均执行率24个百分点。
以现代法治文明移风易俗
2013年4月,陈某等4人携带鸟铳上山,非法猎杀夜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被抓获,案件移交桂东法院审理。陈某等4人的家属悄悄带着礼物找到钟江武求情,县里也有一些熟人前来说情,认为这是当地多年来的习俗,法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司法工作者就是要敢于依法办事,改变那些不好的风俗。打鸟不仅是对大自然的不负责,也是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诸多法律制度的侵犯和践踏。”刑事庭庭长方伯文回忆说,虽然平时钟江武给人的感觉温和文雅谦和,但这次却表现出了强硬和倔强。
随后,桂东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这起非法狩猎案,并作出了有罪的一审判决。被告人陈某等4人犯非法狩猎罪、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分别判处9个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4人不服,提起上诉,郴州市中院二审维持了原判。
“这起判决为全县干部群众上了一堂深刻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制课。”桂东县森林公安局局长郭尚君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当地很多人开始真正意识到打鸟的危害性和违法性,不少农户主动上交了家里的鸟枪、火铳。如今桂东境内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已基本消失,千年鸟道真正成了绿色通道。
2014年8月31日,钟江武因患淋巴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年仅41岁。
记者了解到,钟江武逝世后,湖南省高院院长康为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分别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钟江武的先进事迹。湖南省高院日前已在全省法院系统发出开展向钟江武学习活动的通知,并追记其个人一等功、追授“全省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桂东地处湘粤赣边界,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也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有独特的方言。钟江武第一次下乡走访,语言成了最大障碍。于是,他开始学习当地语言,很快提出了“用群众语言办案、借助群众力量办案、到群众家门口办案”的理念。
一有空,钟江武便到辖区村民家中,聊家常,讲法律,学方言;他要求在老百姓家门口设立“巡回法庭”,组织编辑《桂东话集成》办案指南,要求法院干警用群众语言办案,印发法律宣传册、挨家挨户地走访宣传法律……
公生明,廉生威。桂东法院行政庭庭长黄中文告诉记者,钟江武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大公无私、清廉如水,自己曾和钟江武到长沙出差,钟江武只住100元一天的招待所。刚来桂东的第一年,钟江武的表弟想承包一些法院的工程,当即被他严词拒绝。妻子儿子好不容易来到桂东一趟,但钟江武不仅从来不要法院接待,而且只带他们去游览不收门票的青娥山。
2014年7月,钟江武被查出患上癌症。望着简朴的家当,妻子只能背着他卖掉房子筹集医药费……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的院长
“三大纪律:一切办案要公正,一切程序要规范,一切结案要事了;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举止端庄,办案公平,执法公开,接待热心,调解耐心,不接受当事人吃请,不泄露审判秘密。”桂东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诞生地,钟江武结合这一特殊地域优势,创造性地总结出了桂东法院的院训。
“钟院长经常说,法官的第一准则就是不能让老百姓失去对法律的信任。”桂东法院副院长赵永祥告诉记者,桂东有一郭姓老人1968年时曾因投机倒把被判刑7年,出来后常年因此到省赴京上访。钟江武得知后,加班几个晚上看完所有案卷,后来接待老人时,逐条给他讲了当时的证据和审判的法律依据。“上访了这么多年,钟院长是第一个认真看完我的案卷,能说出个所以然的法官,就冲这一点,我心服口服。”郭老对此甚是感动,最终息访。
“要想让当事人相信法院的判决是公正的,我们自己必须先全面了解案情,正确适用法律,充分解惑答疑。”这是钟江武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执行难是困扰法院工作的“老大难”问题。钟江武不仅注重因“案”制宜破解执行难,而且带领干警创新执行方法,讲究执行艺术,形成了劝导为先、联动织网、刑律兜底相结合的执行“桂东经验”。2014年,该院案件执行率高达94.18%,超出郴州市平均执行率24个百分点。
以现代法治文明移风易俗
2013年4月,陈某等4人携带鸟铳上山,非法猎杀夜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被抓获,案件移交桂东法院审理。陈某等4人的家属悄悄带着礼物找到钟江武求情,县里也有一些熟人前来说情,认为这是当地多年来的习俗,法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司法工作者就是要敢于依法办事,改变那些不好的风俗。打鸟不仅是对大自然的不负责,也是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诸多法律制度的侵犯和践踏。”刑事庭庭长方伯文回忆说,虽然平时钟江武给人的感觉文雅谦和,这次却表现出了强硬和倔强。
随后,桂东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这起非法狩猎案,并作出了有罪的一审判决。被告人陈某等4人犯非法狩猎罪、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分别判处9个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4人不服,提起上诉,郴州市中院二审维持了原判。
“这起判决为全县干部群众上了一堂深刻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制课。”桂东县森林公安局局长郭尚君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当地很多人开始真正意识到打鸟的危害性和违法性,不少农户主动上交了家里的鸟枪、火铳。如今桂东境内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已基本消失,“千年鸟道”真正成了绿色通道。
2014年8月31日,钟江武因患淋巴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年仅41岁。
记者了解到,钟江武逝世后,湖南省高院院长康为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分别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钟江武的先进事迹。湖南省高院已在全省法院系统发出开展向钟江武学习活动的通知,并追记其个人一等功,追授“全省优秀法官”荣誉称号。(记者阮占江 通讯员刘小春)
·青海检察院:在法治青海建设中发挥作用
·天津市东丽区组织开展法治宣传问卷调查活动
·四川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浙江嘉兴:深化法治嘉兴建设 突显司法行政职能
·破解讨薪难 法治当撑腰
·浙江衢州司法局:为“五水共治”谱写法治保障“三部曲”
·浙江衢州司法局:为“五水共治”谱写法治保障“三部曲”
·河南淮滨:实施"四个强化" 推动法治建设
·公安机关高扬法治利剑严厉打击食药犯罪综述
·法治政府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江西法院:发挥审判职能 助推法治建设
·青海省确定30项建设法治政府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