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河南

河南永城信访局“搬”到群众家门口

2015-01-08 09:51:1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日报 

  河南永城信访局“搬”到群众家门口

  老肖终结十年上访

  “把信访局搬到咱老百姓的家门口,不出村就能解决问题。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1月3日上午,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李庄村,85岁的村民肖尚杰脸上挂满笑意……

  老肖是酂城镇的“老上访”。十年来,他数十次越级上访要“说法”,可每次上访归来都愁容满面。去年8月份以来,老肖的脸上终于多云转晴,逢人便说:“我45年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养老问题也解决了!”

  上世纪60年代,他是酂城公社的副书记,60年代末,他因“文革两案”受牵连,被开除公职和党籍。更为糟糕的是,老肖的档案也找不到了,无法享受国家任何救助。

  “这事在我有生之年必须要弄明白,要不孩子们还咋抬头做人呐!” 2000年以来,老肖决定为自己讨回清白和公道。“去北京上访一次,去省里上访17次,去商丘和永城市上访的次数就更多了,要么被劝了回来,要么没人管。”老肖提及上访的辛酸欲哭无泪,“上访费用全是亲戚邻居借、孩子们凑起来的,甚至背着馒头上访,那是真难啊!”

  2014年3月,老肖得知:永城每个村都设了“流动接访点”,群众上访变成干部下访,还真能办成事。老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本村“流动接访点”领走一张信访咨询服务明白卡,并拨通卡上信访干部的电话,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在耐心倾听老肖的诉求后,信访干部立即到他家中进行核查。信访干部临走时说的一句话让老肖热泪盈眶:“信访接待不再是‘中转站’,而是解决问题的‘终点站’。这次一定给您个结果!”

  此后4个多月时间,永城信访局及乡镇工作人员多次到老肖家里了解他本人情况,走访村组干部及当地群众,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多次去市委办、组织部、档案馆等单位查找老肖的档案资料。

  根据本人材料、村组干群反映的情况、原酂城公社5位干部提供的证明以及1979年12月永城县委组织部的免职文件,经永城市信访领导小组多次会议研究后,同意落实文件精神,从2014年8月份开始,参照上年度一般职工养老金标准,落实老肖每月1507元,解决安排生活问题。

  在承诺期限内,问题解决了,老肖满脸褶子上绽放出久违的笑。

  老肖终结上访,折射了我国信访工作改革的成效。就拿永城来说,在“畅通、规范、公开、有效”的改革目标指引下,732个行政村设立“流动接访点”,把信访局“搬”到群众家门口,并不断完善信访功能,开通24小时接访热线电话、开通“人民来信绿色通道”、建立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开通信访官方微博、微信和QQ,双休日正常接访,实现了信访渠道多元化,让群众“话有处说, 难有处解,怨有处诉,事有处办”。(记者 任胜利)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河南淮滨:实施"四个强化" 推动法治建设
·河南民权法院开通手机报平台
·河南鹿邑检察院:以普法助推法治鹿邑建设
·河南商丘中院打造"五型"法院 加强自身建设
·河南商丘公安局:强化治安管控 保社会稳定
·河南许昌举办第四期“清风廉政大讲堂”活动

·河南许昌举办第四期“清风廉政大讲堂”活动
·河南驻马店政法委:深化特色 消除工作盲区
·河南公安厅:规范执法 筑公安工作生命线
·河南郑州检察院设立联络站 服务航空港区
·河南新郑法院:短信平台建廉政防线
·河南公安厅:去年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