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把创建和谐村组作为驻村警务站建设的第一要务,将警务站建成维护农村稳定的“活细胞”,在服务群众、治安防范、打击预防犯罪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构建起了明暗交叉、动静结合、点面兼顾、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
河南省信阳市自2014年9月全面启动“一村一警”工作以来,随着警务工作站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遇到大小事,总要先找“驻村民警”。
2014年12月23日上午,正在辖区走访的信阳市公安局明港分局铁西派出所民警李金胜的手机突然接到一条信息。原来是辖区一村民为两个孩子分家一事闹得不可开交,想请他到家中调解,在警务工作站民警去向栏上得知他外出后,便按照留下的联系电话给他发了信息。根据信息,李金胜很快赶到了发信息的村民家中。
“一条信息就可搞定”,这句话已经成为
老百姓的口头禅。为给村民省钱,只要接到本辖区的电话,民警一律打回去。几个月下来,村民的电话费用下降了,民警的却上升了。但看到辖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驻村民警都觉得“值”。
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局长陈洪杰说得很实在:“警务工作站就是一个调压器、变压器,作用发挥好了,就能稳定村民的情绪,就会调动村民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使可防可控的案件得到较好控制。”该局依照警力下沉、权力下放、警务前移的原则,在全市先后建立和改善了2239个外观形象、制度匾牌、基础台账、装备配备均统一的警务工作站,
1800余名民警走进警务工作站,把各项爱民、护民、助民措施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联系多了,感情也就深了,河南新县公安局驻苏河张堂村民警刘泽勇被村民选为村主任,有46名驻村民警兼任辖区中小学法制副校长。
“家常事”就是“分内事”。警务工作站建设的自我定位是什么?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在创建过程中要求驻村民警既坚持依法办事,又为老百姓提供最大限度的亲情服务,让辖区群众从心里认同和认可。有了基本坐标,该局各驻村民警彻底转变了过去重防范打击、轻社会服务,重专门工作、轻群众工作的做法,将化解社会矛盾、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基本功,把老百姓家庭中的“琐事”当作“分内事”,只要老百姓需要或是在走访中发现,民警都会主动帮忙。自警务工作站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信阳市驻村民警成功调解、化解矛盾纠纷160余起,抓获、规劝在逃人员5名,杜绝65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共走访群众1.86万人次,慰问困难群众460户、孤寡老人1360人次,救助群众60人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210余件,为当地老百姓筹集生产生活用资金80余万元。
河南信阳驻村民警人人都是“好把式”。这是老百姓对民警的赞誉。警务工作站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驻村民警从群众手中共获取反映各类动态信息和案件线索525条,其中有价值的153条。通过以上线索,信阳市公安局预防处置影响稳定的治安事件12起,查证破获刑事案件42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7名,查处各类行政案件107起,参与调解邻里纠纷264起,在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藏:675个便民警务站成为群众的避风港
·陕西西安公安局正式启用68个街头警务站工作机制
·北京市丰台区14个警务站入驻社区
·江苏丰县依托警务站提升打防实效
·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塘沽分局:民警在移动警务站内执勤,为市民提供咨询和服务
·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11个移动警务站弥补了日常巡逻防控空当
·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11个移动警务站弥补了日常巡逻防控空当
·河北石家庄110个警务站升级便民服务
·吉林:全省首家女子警务站的故事
·山西临汾设立街头警务站守护百姓
·云南临沧云县警务站流动查缉破获走私毒品案
·辽宁10个输油管线警务站全面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