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看守所以人为本、规范执法,不断提升对外籍被监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法治文明阳光普照
作为上海唯一羁押监管外籍人员的看守所,近年来,上海市看守所牢固树立“涉外无小事”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严格遵循科学、文明、规范执法管理原则,切实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不断提升对外籍被监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镜头回放▶▶▶
■2012年8月,新加坡籍被监管人员戴某突发视觉模糊,送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视网膜脱落。看守所安排民警陪同戴某多次去市监医院、仁济医院检查治疗,并数次与其家属、新加坡领事馆官员、医生会商手术治疗方案。在手术前后,应承办单位和新加坡领事馆官员要求,该所安排戴某与从新加坡远道而来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见面。其家属感激万分,连连称道中国警察的人性化关怀举措。戴某也不住地表示谢意:“是中国警官让我重见了光明!”新加坡领事馆官员对上海市看守所在保障人权方面所做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某外籍被监管人员有吸毒史,在本国被诊断为抑郁症,曾长期大剂量服用抗抑郁药物。入所后,他在看守所内出现明显的失眠、焦虑、紧张、易怒等症状,严重影响监所的日常管理,威胁监所安全。
上海市看守所多次邀请精神科专家为其会诊并定期开展心理咨询。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咨询以及监区民警的真诚关心帮助,最终使其顺利、安全地走出了监所大门。出所时,他以自己国家特有的方式,向在场民警鞠躬:“如果不是你们一路相伴,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谢谢,谢谢,非常感谢!”
工作机制▶▶▶
在多年实践探索中,上海市看守所形成了一系列有效可行的涉外管理工作机制。
——筛选评估机制。基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在华生活时间长短等因素,对外籍被监管人员进行监所生活适应性评估。
——心理辅导机制。邀请心理专家为不适应监所生活的外籍被监管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其尽快适应监所生活。
——事先沟通机制。对个别健康不佳、情绪不稳的外籍被监管人员,在使领馆官员探视前汇总情况,会同办案单位和出入境管理部门于探视前向使领馆官员通报情况,避免使领馆官员获取信息的不对等。
——专人负责及情况反馈机制。建立主管管教负责机制,探视时均由主管管教到场,并将探视情况书面报告所领导。一旦探视出现问题,即采取跟进相关措施,确保外籍被监管人员情绪稳定。
精细措施▶▶▶
上海市看守所充分保障外籍被监管人员的健康权益,围绕“细节、规范、程序、人性化”等关键词,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认真落实入所“五项健康检查”和每半年体检制度;生活上予以关怀照顾,帮助被监管人员稳定情绪;
每逢就诊,均及时向办案部门、使领馆官员和家属通报情况,使其第一时间知晓病情、医院、就诊情况,并及时介入和参与制订治疗方案;
充分利用“绿色通道”优势,切实做好被监管人员突发疾病应急预案。做好发病前后监内活动影像资料刻录备份和相关人员笔录制作工作,及时有效收集固定证据;
做好对被监管人员家属、使领馆官员的解释说明等工作,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尚海)
·上海法院率先为律师量身定制服务平台
·上海法院:将司法建议纳入审判管理工作中
·上海:跨区划法院检察院开启全新诉讼格局
·上海北京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挂牌办案
·上海浦东检察院开展整治“三违”工作
·上海青浦区检察院与企业签约 共建廉洁从业
·上海青浦区检察院与企业签约 共建廉洁从业
·上海静安检察院:加大拆迁领域职务犯罪力度
·上海黄浦检察院:主动出击指摧毁“伪基站”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已受理案件27起
·上海上铁法院向上海铁路局发布审判白皮书
·上海一中院举办第六届读者沙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