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记浙江温州鹿城区人民法院办案冠军胡佳颖

2015-01-06 09:12:1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看着躺在床上的石膏人,胡佳颖自然而然地蹲下去,握住那只烧裂得一不小心就掉皮的手,安慰她“活着就有希望”……

  这是一起因爆炸引起的物件致损案件中的被告。知道她因煤气罐爆炸自身大面积烧伤,胡佳颖做了大半天的心理建设才敢去看望,可面对的那一刻油然而生的勇气,让她惊讶自己变得有力量了。

  36岁的女法官胡佳颖回望那个熟悉的自己:

  刚到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当书记员那天,几个子女跑到法院来宣告父亲无民事行为能力,要分割财产,其实他们的父亲因交通事故正躺在医院。胡佳颖受不了这异化的亲情,跑到隔壁办公室边哭边说“那父亲太可怜了”。

  见不得血腥残暴的场景,在法院各部门兜兜转转后她夸下海口:领导让我去哪儿就去哪儿,但要去刑庭,我就跟院长说“我不干!”

  出身书香门第的她,白皙秀气,从来都是乖乖女,一路名校至武汉大学,世界艳阳高照。入职后在真实社会阴晴多变中伤春悲秋,她有时觉得母亲过于保护自己造成认知不全。以致如今儿子被老师夸赞“善良”时竟也百感交集:像了自己的心慈是否会失去理性的力量?

  法官经年,她发现善良也会长大,不是掺了情绪的软弱。

  那个骄傲地背出法条的“女生”

  办案数量节节高升,胡佳颖去年办结金融类商事纠纷596件,成为办案冠军。何以窈窕淑女而至“女汉子”?她笑笑说:“在一线法官人均结案400多件的鹿城,还有谁在乎自己结了多少件,我们的眼睛、脑袋里装的都是还有多少案子没结!”

  记在脑海里的还有初办借贷纠纷时那迎头一棒。2011年9月,当立案庭每天案卷因金融危机激增至两米多高时,她调任民二庭法官。

  经济法学、档案学双学士毕业后,又做了好几年书记员。她以为准备充分了,但一出马时还是闻到“书生气”的酸味。

  一起民间借贷,原告拿着4张未书面约定利息的借据,要求偿还330万元。但借据与汇款凭证的金额不一致,“差额部分均为现金交付。”原告代理人解释。对于被告提供的部分还款凭证,原告代理人说是被告支付口头利息部分。

  “借款数额依实际汇款凭证,借款利息未做约定,还款凭证应为本金。”胡佳颖“依葫芦画瓢”地梳理后去找庭长李琴仙审批。

  “为什么还款认定为还本金?”李琴仙边看边问。

  “借据上没有载明利息啊,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胡佳颖理直气壮,骄傲的是法条也打机关枪一样脱口而出。

  “原告主张的口头约定利息呢?”李琴仙继续发问。

  “原告未能提供证据啊,而且被告提供的还款也没有固定规律。”胡佳颖对答如流。

  “那原、被告是什么关系?”李琴仙逼近。

  什么关系?胡佳颖回答不出来了,心里嘟囔着这跟案件有什么联系啊,难道不熟的人不能借款吗?

  “双方关系虽然对借款事实认定没有影响,但对利息认定起着重要作用。”李琴仙看穿胡佳颖的心思,分析着,“如果原、被告并不熟,没有利息的借款现实吗?而且借款4次都没有足额给付,被告却一次又一次出具全额的借款借据。”

  听到这里,胡佳颖也觉得事有蹊跷了。

  听从庭长建议,传唤原告本人陈述事实,温州民间融资形态显形:原、被告经朋友介绍借款,在出借款项时原告已预扣1个月的高息。

  由此,胡佳颖开始反思总结“法条”和“书面”之外的社会信息,刻意锻炼职业思路和方法。“借贷双方的亲疏关系、交易习惯,要运用逻辑推理、日常生活常理等,对借贷事实作出综合判断。”

  以后的民间借贷纠纷,她一次开庭即审即结,庭长再也没有提出异议。

  又来给“神算子”送锦旗了

  洗尽“书生气”酸味,胡佳颖也喜欢上这种探索真相的成就感,不再简单拘泥于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去做说辞开脱。

  “以前会觉得,举证是当事人的义务,所有的事情都由法官去做,该多辛苦,况且每月有四五十个案件在手头转着时。”她说在积极寻找更贴近真相的事实时,会从中获得属于法官的快乐。

  律师朱林岐感受过这种“实质的公平”实现时,法官和当事人对司法共同的敬仰和信赖,而非对法律规定的虚无感和无助感。

  也是借贷案。朱林岐代理的当事人张某明明已经把借款还给原告李某的哥哥了,在银行还款时的监控录像还在。可李某不承认,哥哥也在“失联”状态。

  拿着证据一分析,张某的证据较弱,本来朋友关系,两家世交,交易从简,书面凭证也不齐全。

  “只有找到哥哥来说明情况。”在胡佳颖的建议下,朱林岐费尽周折还不见人影时,再行起诉想动用法院的力量把哥哥“逼出来”。

  等胡佳颖终于找到李某哥哥的儿子所开店铺时,才把李某哥哥从“逃亡”中找到。

  她通知张某、李某、李某哥哥及其儿子都到法院来调查事实,撇开原告代理人,“代理人是律师,往往会从维护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规避掉一些不利于己方的事实。”

  原来李某哥哥在收到张某的还款后,没有给李某,而是拿出去放贷,不料被人诈骗,身无分文的他瞒着家人亲戚走上逃债路。

  看着老父大龄负债,儿子生意不错,胡佳颖只能做儿子工作,替父还债。

  等案子调解,张某执意要送锦旗感谢这位不辞辛苦追查真相的法官,“否则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有些人举证能力弱,在形式公平的司法面前只能失望而归。”朱林岐说,老百姓打官司想要的不是一份格式完美的判决,而是高效地把问题实实在在解决。

  把锦旗送到法院时,听到其他同事戏称“又来给‘神算子’送锦旗了”,朱林岐才知道胡佳颖还有段佳话:因一起劳务纠纷,当事人送来的锦旗上写着“神算子”的夸张赞誉。

  “下次请先自己查找材料”

  所谓“神算”,胡佳颖说“不过是认真点、多做点”,甚至在身体出现透支时,她仍觉得性格所致,见不得事情拖着。

  2012年5月,因金融类商事纠纷潮水般一涌而进,鹿城法院成立金融庭。胡佳颖在这里遇上了办案生涯另一个导师——金融庭首任庭长吴将斌。

  “每个月费尽全力结案,却永远会有足量的案子补充进来,系统里此起彼伏的黄色、红色‘炸弹’永远消灭不完。”胡佳颖说,在这种“灭火”的职业疲惫里,她觉得吴将斌像个标杆一样立着,“他简直就是本审判业务指导书,满怀对工作的热情,又有良好的职业习惯。”

  有一次,胡佳颖直截了当地把办案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拿去问吴将斌,讨论一番仍有争议时,有当事人来找,她就赶快下楼接待去了。

  等回到办公室,桌上放着一叠打印出来的相关案例材料,打印件首页抬头手写了一句滚烫的话:

  “下次请先自己查找材料。”

  乖乖女胡佳颖的脸一下子红了:“这是我除‘吴将斌’、‘同意’、‘发’这几个字之外第一次看到他手写的其他内容。”

  这位兢兢业业工作、传授了很多宝贵经验的庭长,曾一再强调:“你们来讨论案子,应该先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而不是一味地等我给你们答案。”

  看到手写体,她仍是惭愧,刻意练习学会自己思考。

  播种自己探索的习惯

  学过档案学的胡佳颖喜欢分类,发现金融案件类型比较集中,流动资金贷款、承兑汇票、贴现合同等,逾期未还款产生纠纷,都要涉及本金及其利息、逾期利息、复利的计算。

  审查案件时,法官最主要的依据是银行电脑系统打印出来的信息。但系统出来的利息清单上,往往将未能支付的利息计入下期本金重复计收利息,法官要剔除不合理的复利,还会要求银行按照法院的要求重新手工计算一份,并加盖公章后提交。

  “但现在银行的还贷款情况及欠息情况已完全通过电脑完成,很多银行人员,亦不清楚系统出来的数据是如何得出,且应诉人员大部分仅对金融法律部分有所了解,对银行内容具体业务知之甚少。”胡佳颖说,要银行提供数据往往要等很长时间,还要反反复复的修改,造成了审限的延长。

  为此,刻意自己动手的她开始学习分析,掌握银行业利息的计算标准,比如计息日期算头不算尾,利息结算有月结、季结、到期还本付息等,以后,拿到案子,只需要银行提供客户对账单知道还款情况,就能直接算出该偿还的金额了,并不需一味等待银行提供材料。

  “那也是一种智力游戏,解出来很有成就感。”胡佳颖说,每天白天平均开两三个庭的工作节奏里,她给自己定下任务:开庭后一两天内把判决书写出来。尽量当庭裁判的思路下,自学总结的计算方法让后来事半功倍。

  和小伙伴们的“袍泽之情”

  随着快速、认真办案的习惯养成,胡佳颖“一个顶俩”。吴将斌上任西郊人民法庭庭长时,特意“点将”,让她担任法庭副庭长。

  听着年轻的同事一声声唤着“佳颖姐”问送达、问法律适用,很亲切;依然带头办案,年底办案又快到600件。升任管理者,胡佳颖的认识是团队合作,谈到此,她对记者说了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序言中的一句话,“所有人都承认,袍泽之情赋予我们应对各类复杂案件的能力,哪怕是最棘手的案子。”

  拉着法庭小伙伴们组建微信群,互通有无,有需要下班搭车的,有肚子饿了找零食的,有棘手问题要问的,网上网下喊一声就行。“做到时时沟通交流,双方换位思考,减少因工作繁忙及角色定位差异带来的误会和摩擦。”

  看到刚从外地来的书记员每天“踩点”上班,匆匆忙忙换衣服去开庭,她问后得知每天等公交车掐不准,便把自己的公交卡给他好借用公共自行车。到书记员办公室复印材料,看到窗帘半拉着,顺手拉开,叮嘱着注意用眼卫生。事无巨细,更使小伙伴们“佳颖姐”声声叫着甜。

  助审张亮喜欢“黏着”她讨论问题,遇到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牵扯到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跑上楼问胡佳颖这个“活字典”;遇到股东损害公司债权的法律适用问题,跑上楼来问,依然不信服,又问专事商事审判的资深法官后,再来把答案通告下。

  书记员温胜洁跟着“女汉子”开庭压力大,但对照着庭审记录整理案卷的事省了。胡佳颖喜欢在开庭或写判决时,将要查阅、梳理整个案卷材料顺手整理好。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书记员的事,但其实在成堆零散的纸张中翻找证据材料,不仅大大增加写判决的时间,还有可能造成信息遗漏。”胡佳颖说,现实中就经常会出现审判员遗漏了财产保全等案件信息,在裁判文书作出后才发现未认定保全费的承担问题,结果又重新发补正裁定。

  冬天到了,胡佳颖把家里的电火锅拿到西郊法庭来,每周四晚上加班时可以煮火锅吃了。

  “世界上第二幸福的人”

  为了不留判决书过夜,胡佳颖有段时间不得不带回家去写。不愿做“铁娘子”,先陪家人吃晚饭,陪儿子亲子活动,在儿子均匀的睡眠声中,再拿起材料开始写判决书。可她发现这行不通,一写写到深夜一两点,翻来覆去都睡不着了。

  经常把工作带回家肯定会影响家庭生活,每周二、周四晚已固定加班了,其他晚上还是留个完整的身心与家人相伴。她只能更充分利用白天时间,有时觉得中午去食堂吃饭都是浪费时间,便在办公室边啃面包边写判决书。

  “我现在所有的记忆力都放在单位,一些当事人问案子,我连案号都能报出来。但在家里,老公交待我的事情,却经常忘记。”胡佳颖笑着说,还好爱人体谅她的工作,帮她分担带孩子的重任,现在爱人已经是单位有名的超级奶爸。

  其实,爱人交待她的事情,不过是身体第一。因工作强度太大,胡佳颖身体不断出现不良信号,先是浑身荨麻疹,痒得开庭都忍不住抓耳挠腮;最近颈椎神经疼压迫到右手,右手时不时不受控制地抖动,有时连签名都不像自己的了;好像胃也不太正常了,时不时会疼。

  吴将斌对荨麻疹有经验,他建议她出去一天,找个宾馆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在那里昏睡一天、放空一天再回来,什么都好了。但是“到哪里去找那一天。”胡佳颖苦笑着说。

  爱人只好天天叮嘱她注意身体,听说她有时忙到一天喝不上水。他就急,说她水总是要喝的,哪怕开一天庭,中途休庭时,也可以喝。他把能设想的时间缝隙都设想到,还不动声色买来她最喜欢的大红色咖啡杯,水有时还是顾上不。现在他“淘”只焖烧罐,每天在里面放上五谷杂粮,带到办公室焖着,逼着她没事时就喝上几口。

  “幸福是什么?清晨,一睁开眼看到爱人在忙碌是一种幸福;夜晚,回家看到爱人的等候是一种幸福……开完庭疲惫地回到办公室,看到这些,我忍不住要晒幸福!谢谢你,老公!”9月26日,胡佳颖在微信中晒出来自爱人的结婚纪念日礼物,那是一段暖心的话:“遇到你,在合适的时间。我们恋爱,结婚,生子,在温暖的陪伴中老去。这就是我要的幸福,稳稳的幸福。我想你一定是世界上第二幸福的人,而我就是第一幸福的那个。无论你在哪里,我的心都会陪伴着你!”

  他们都感恩自己的幸福,并努力让对方成为“世界上第二幸福的人”。回到家,胡佳颖做饭、洗衣,样样抢着来。她永远不忘的角色是妻子和母亲。逢着周日,亲手剁馅儿包饺子,做土豆番茄牛腩饭,看着儿子大口大口吃着还叫着“好吃,好吃”,心里那个甜蜜和满足。

  半年前,爱人送来4盆“肉肉”在办公室陪她,自己都顾不上喝水的胡佳颖,眼看着快把它们养死了,赶快带回家。爱人一番“救死扶伤”,又生机勃勃了。赶忙又送到她办公室来,“绿色植物要有的,要有的”。(孟焕良 洪叶)

[责任编辑: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