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安徽

合肥经开区设立形式多样快捷仲裁“套餐”

2015-01-04 14:27:4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日报 

  流动仲裁庭“登门”帮讨薪

  合肥经开区设立形式多样快捷仲裁“套餐”

  当前是农民工讨薪的高峰期和关键期,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流动仲裁庭”时不时会“登门”为农民工讨薪,成为农民工温暖贴心的“维权港”。

  合肥经开区是安徽省工业第一区,企业逐年增多,有着庞大的务工从业人员。为适应新形势下仲裁工作要求,合肥经开区在合肥市以服务促和谐,率先设立“流动仲裁庭”,构建快捷便民的仲裁通道,实现劳动者和企业合法利益双维护,在畅通劳动者利益协调渠道上取得突破。

  除了设立流动仲裁庭,合肥经开区还设立有周六仲裁庭、劳动仲裁简易程序、集体案件“快立、快审、快结”绿色通道等“套餐”,全方位满足区内企业和员工需求。劳动者上班与参加仲裁庭审时间矛盾可以采用周末仲裁;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则采用简易裁程序;对于集体案件,快速处理机制从案件受理到结案一般会控制在20天左右。

  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简易仲裁程序,不设答辩期和举证期,可以快速结案,与正常办案时间相比,一般能缩短一个月。周六仲裁庭自设立以来已开庭37次,审理86件劳动争议案件。

  “为解决劳动者不懂维权、无时间维权的问题,我们与安徽大学法学院合作共建区校法律服务基地,开展法律援助。”合肥经开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卫东说,由安徽大学法学院派法律专业研究生入驻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为前来投诉和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和劳动仲裁代理,区人事劳动局为区校法律服务共建工作提供包括后勤保障、工作指导等全方位支持。

  区校共建提供法援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仲裁法律服务体系。合肥经开区共建基地将有效解决劳动者不知道怎么维权、无时间维权的困境,有利于法学研究生增加实践积累,大大缓解劳动争议仲裁人少事多的矛盾,有利于构建全区和谐的劳动关系。

  据了解,在建立区校法律服务基地前,合肥经开区已联合安徽大学法学院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760人次,代理经开区劳动者仲裁案件113起,为构建工业园区和谐劳动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记者李光明 通讯员张和允)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安徽检察院:官方微信上线运行
·安徽:四个"更加注重" 让反腐"势大力沉"
·安徽宁国法院:积极回访帮教未成年犯罪
·安徽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7亿多
·安徽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侦查监督工作报告
·安徽铜陵:“三三六”模式打造特色法治文化

·安徽铜陵:“三三六”模式打造特色法治文化
·安徽检察院:四个注重让反腐工作势大力沉
·安徽黄山检察院推行“检警协作”工作机制
·安徽凤台法院举行严惩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
·安徽金寨法院:四举措提高审判质效
·安徽舒城法院:强化司法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