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北京:推出电子监管等六项工作新举措

2015-01-04 11:10:09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据悉,2014年,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以“健全社区矫正制度”为总目标,为确保该目标的顺利实现,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推出了电子监管、矫正宣告、社区评议等六项工作新举措。

  建成社区服刑人员教育中心 稳步推进集中教育

  2014年,北京对原北京市未成年劳教所进行改造,建立了北京市社区服刑人员教育中心,对全市新接收和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集中教育。

  同时,拓展各区县的阳光中途之家功能,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分类和解矫前集中教育;形成了社区矫正初始、分类、解矫教育相衔接的工作新模式。

  “电子监管”、“指纹报到”齐上阵 强化监管力度

  北京社区矫正工作保持着对现代技术的敏锐直觉,相继引入最新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和丰富监管方式,在试点区县对社区服刑人员加带电子监管器,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时监管。

  同时,在区县司法局和司法所试点建立社区矫正宣告室,实现室内布置、设施配置、宣告流程和参与人员“四统一”,全面规范矫正宣告。并指导试点区县司法局在每个社区(村)设立社区矫正评议员,对社区服刑人员遵纪守法、参加社区服务等日常表现情况进行社区评议,协助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

  另外,指导试点区县司法局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社区服务项目库,采用司法所委托村居委会分散组织和区县司法局、司法所集中组织相结合的方式,设立社区服务监督员、统一劳动服装、引入个人保险,提高社区服务的教育矫正效果。

  并且,在试点区县司法局利用指纹、人脸识别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报到进行身份验证记载,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报到管理工作。

  全市区(县)设社区矫正处(科) 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据介绍,2014年,北京的市、区县司法局成立了社区矫正处、社区矫正科,并加挂社区矫正管理总队、管理支队的牌子。同时,市司法局、区县司法局还抽调了专门执法力量,成立两级社区矫正执法督察队。

  同时,在今年,针对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开展区县自查、区县互查、专人抽查、问题复查四轮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工作提供依据。

  此外,今年,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政法委书记办公会都专题研究了社区矫正工作,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并于10月14日,召开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对《意见》进行了全面部署。

  北京社区矫正全覆盖 11年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5万

  据悉,2003年7月,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省市,在东城、房山、密云3个区县启动试点;同年12月,扩大到9个区县;2004年5月,试点在全市全面展开。

  十一年来,在司法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区县共同努力,北京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5万名,解除矫正4万名,矫正期间再犯罪率始终保持在0.16%以下的低水平,得到了司法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并先后接待了联合国人权组织和20多个国家代表团的考察交流。(刘向智)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

·公安部消防局督导北京消防“零点行动”
·北京公安局全力确保治安秩序良好
·北京公安局开展民生警务走访活动
·北京公安局举行郑威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北京消防启动二级战备执勤确保元旦消防安全
·[摄影欣赏]北京的蓝

·[摄影欣赏]北京的蓝
·北京三中院:“部门创建”开创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
·北京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北京丰台检察院:“三个规范”优化律师接待工作
·北京成立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
·北京检察院召开全市控申检察工作分片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