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过来量量血压、测测血糖,从家里走五六分钟就到了,很方便。”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西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血糖化验结果的崔大妈说,她的街坊邻居们现在生病了都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不再直奔大医院排队等号。
在回答宜昌市人大常委会议案督办组工作人员的询问时,崔大妈如此描述她眼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变化。
这些变化,始自11名宜昌市人大代表的联名议案——《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议案》。2013年1月,这份由宜昌市西陵区代表团梅军等人提出的议案最终被列为大会议案。
梅军等11名人大代表在议案中提出:“随着宜昌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原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达不到要求,需要重新规划布点,按照一个街道一个中心,以站为辅,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宜昌市人大常委会经过调研和审议,决定将该议案交宜昌市政府办理,同时建议宜昌市政府尽快出台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力争在两年至三年内,城市规划建成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标准全部建成。
经反复讨论完善,宜昌市政府出台《宜昌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3-2030)》,全力打造覆盖所有城市居民的“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即到2015年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宜昌市政府还大幅增加财政投入、促进服务机构提档升级、加快专业人才引进,促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率上升、门诊和住院平均费用下降……
议案一年办理初见成效,宜昌市政府获得群众点赞、市人大常委会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宜昌市政府又出台了该议案2014年度办理工作方案。
如今,“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在宜昌市政府努力下、在宜昌市人大常委会的跟踪督办中渐渐成为现实。
2014年,宜昌市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48个,人员总数达到1109人,每万名居民拥有全科医师3.5人、拥有全科护士4.5人。
按照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宜昌城区将新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拆迁重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为真正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作用,宜昌还加大投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医条件和服务能力问题。
“2014年,全市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总投入2319万元,比2013年增长13.3%。”宜昌市政府副市长王国斌向市人大常委会督办组成员介绍,全市投入2237万元,加强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和设备更新,在2014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档升级”中,6家创建“省级甲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创建“省级甲B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创建“省级乙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自我们引进了彩超、DR影像等设备后,前来就诊的患者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宜昌市杨岔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负责人感受颇深。
据了解,杨岔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今设有全科诊室、中医科、公共卫生科、计划免疫门诊、儿童保健室、康复理疗室等科室,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成像诊断仪、全自动数字X光机等多种先进医疗设备,承担着8个社区4.1万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议案的办理给我们带来了机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了,居民的信任增加了,我们工作起来更有劲儿。”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欧阳自明,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群众预约上门的电话。
“2014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率达到了23.4%,居民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看到这份成绩单,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邹正金颇感欣慰,明年是议案办理收官之年,要继续加大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工作计划,让代表和市民满意。
(记者 刘志月 通讯员 黄书祥 陈玉薇)
·湖北汉川检察院邀政府部门参与专项预防工作
·湖北:从《意见》新词看法治建设新探索
·湖北检察院:培训提升运用大数据能力
·湖北宜昌中院:无微不至的诉讼服务
·湖北武汉:2500个"夜视"摄像头守护百姓安全
·湖北武汉检察院启动首例没收违法所得程序
·湖北武汉检察院启动首例没收违法所得程序
·湖北恩施检察院举行逮捕案件公开审查
·湖北武汉:举行全国警卫部队业务训练演练
·湖北高院通报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案件情况
·湖北武汉警方:以圈带面推开平安之窗
·湖北宜城:实行"一告知 二回访 三联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