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山东公安机关和广大党员民警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四风”之弊,除行为之垢,见整改之效,作风建设持续推进,警民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按照党中央和山东省委统一部署,2014年,山东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党员民警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中,山东省公安厅成立了以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徐珠宝为组长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指导意见,建立厅党委成员直接联系基层制度,全体党委成员分别深入联系点,召开警民恳谈会和民警座谈会,听取群众、民警的意见建议,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通过举办脱产学习班、观看教育影片、“公安大讲堂”和开展“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专题大讨论等形式,组织民警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省共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5100余场次,开展讨论活动9500余次,民警撰写心得体会7.7万余篇。
山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带头,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均建立了基层联系点,主动深入联系群众。全省公安机关紧盯“四风”顽症,深挖细查真改,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山东省公安厅出台了《山东省公安厅服务基层十项措施》《山东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八项制度》等制度规定,在全省部署开展了“庸懒散”大整改、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纪律作风整顿等专项活动,扎实整改落实省委第一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建议,推动反“四风”改作风有序推进。
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班子围绕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学习调研、改进文风会风、加强纪律作风等方面开展整治整改,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召开的会议减少29.6%,文件减少22.8%,“三公”经费压缩20.3%。广大党员民警深入查摆问题,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全省开展“双向约谈”2.8万人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6450场次。
2、凝心聚力推进“四项建设”
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提升公安机关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力争“每年有进步、三年大提升”。
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部署推进“四项建设”后,山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徐珠宝迅速组织召开全省市公安局长座谈会,要求全省公安机关找准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全省公安机关坚持以公安大数据警务云计算建设应用为重点,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过手即采集、采集即录入、录入即核查”工作机制,融入“社区六进”、现场勘查、110接处警等各项业务,汇集视频监控、电子围栏、交通卡口等各类信息,实现信息采集与业务工作同步;立足大数据应用创新反恐维稳、警卫安保、智能交通、视频侦查、执法管理等工作深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紧密融合,进一步提升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能力。坚持以创新现代警务新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实战化、决策指挥实战化、勤务运行实战化、警务保障实战化、科技应用实战化,加强“天网”工程和视频技术建设,服务一线实战。坚持以完善主体、标准、管理、信息、公信“五位一体”规范执法模式为重点,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推行和落实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度,推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结机制,建立“100-1=0”执法危机应对警示教育制度,积极开展以110接处警为重点的警务流程再造,优化执法执勤标准,加强执法办案指引;建立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继续实施好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依法公开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做到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公开透明。坚持以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为重点,大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公安队伍。
3、稳步推进大数据警务云计算建设
开发出警务千度、超级人像识别、智能大数据多点碰撞等创新应用,警务云真正成为提升队伍战斗力的“利器”。
山东公安机关按照全省“一片云”的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加速推进警务云计算建设,深度挖掘大数据应用,继续保持全国领跑优势,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
大数据警务云计算建设中,山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徐珠宝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大数据警务云计算建设,切实提升平安山东建设信息化水平。全省公安机关在推进“全省一片云”上下工夫,加速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明确采集主体、拓展采集渠道,实现源头信息全方位、自动化采集,以大数据服务中心集聚公安内外资源,构建信息深度共享、业务高效协同的公安大数据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全省公安数据资源云端集成。在拓展实战应用空间上下工夫,依托大数据警务云健全信息深度研判、实战应用的运行模式,通过海量数据关联分析、碰撞比对,敏锐感知个人极端事件的“临界点”和敏感案事件的“发酵期”,增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洞察力。在创新标准化建设体系上下工夫,认真梳理云基础、云平台、云数据等建设采用的技术路线、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点,为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创新制定了全国公安警务云计算建设技术标准。针对全警通用应用、警种主干应用、地市本地应用、民警个性应用研发上线的不同特点,制定完善标准化工作流程,形成大数据应用标准体系。
截至目前,山东公安大数据警务云计算一期259项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研发出28项技术创新、9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128个实验室成果,开发出警务千度、超级人像识别、智能大数据多点碰撞等应用,通过提供线索直接、间接破获全国、全省刑事案件1035起。
4、健全“五大体系”提高常态应急处突能力
“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立,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全面提升,出色完成各项重大安保任务
山东公安机关立足反恐维稳新常态,以大数据警务云计算为引领,着眼地下、空中、海域、网络等新领域,不断健全严密有效的地面防控体系、责任明晰的地下监管体系、覆盖严密的空中监控体系、海陆一体的海域联控体系、虚实衔接的网上管控体系五大体系,全面提升了社会治安管控效能。全省公安机关突出社区、街面、单位、场所、行业管理,完善“环鲁防控圈”,构建点线面呼应、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地面防控体系;突出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监管目标,督促落实相关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防范措施,全面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应用力度,全省共建设监控探头197万余个;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完善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备案制度,加强机场安全防控;加强全线设防、严密口岸查控、加强海岛管控、严格船舶管理、推行海域联控,推进“智慧边检”、“智能口岸”建设,全力构筑沿海、口岸、海域“点线面”海陆一体的“环半岛海防监控圈”;完善网络社会防控体系,加强网上反恐维稳,提升网上作战能力。
瞄准现代警务机制方向,不断完善信息主导、扁平指挥、应急处突、打防互动、警务协作五项运行机制,更加明确全省、市、县、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五级”责任体系,健全完善“一分钟现场处置、五分钟增援到达、半小时关闭城门、一小时全省联动”应急处突机制,按照市级公安机关不少于100人、县级公安机关不少于50人的标准不断推动建立应急处突队伍,提高常态应急处突能力。
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各类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29%,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八类主要案件同比下降10.98%,“两抢”案件同比下降26.27%。
5、推进依法治警及法治公安建设
牢固树立“规范执法是基本警务”理念,强化执法源头问题整治、“四个一律”排查整改问题隐患、建立“100-1=0”执法危机应对警示教育机制等
2014年,山东公安机关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牢固树立“规范执法是基本警务”理念,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依法治警,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全年共有1个市级公安机关、5个县级公安机关及9个基层所队被命名为全国执法示范单位,是命名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山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徐珠宝多次组织召开全省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题会议,对打造执法规范化升级版、建设法治公安示范省进行部署推进。省公安厅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10项重点工作和45项具体措施。强化执法源头问题整治,全面排查执法风险隐患和问题,集中排查接处警、同步录音录像、警情录入、受立案等10个环节的106类执法隐患风险、6428个问题。组织开展“四个一律”专项检查活动,全省共组织专项检查800余人次,检查场所4800余个,查阅案件13500余起,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8000余处。坚持服务实战导向,建立了“100-1=0”执法危机应对警示教育机制,有效防止执法不规范、不公正问题发生。组织开展了敏感案事件隐患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自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全省共排查出敏感案事件隐患3778起,化解2928起,化解率为77.5%。坚持改革创新带动,进一步完善执法管理机制建设,创新推行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探索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等。
山东公安机关还坚持抓基础强素质,进一步提高民警的依法履职能力。201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有531名民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得国家法律执业资格。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具有国家法律执业资格民警达2602名,占全省公安实有警力的2.6%。
6、进一步深化“社区六进”工作
全力打造消防、车管、危管、外管、网管、物管进社区的“社区六进”升级版,将服务管理延伸到社区“最后一公里”,九成以上社区达到“平安社区”建设标准。
2014年,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全省“社区六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山东公安机关认真开展调研,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六进”工作的意见》,并召开全省治安管理暨“社区六进”工作推进会进一步部署落实,全力打造“社区六进”升级版。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强化对开展“社区六进”工作的认识,积极将其纳入各地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工程等,加大投入,深化“社区六进”各项工作措施。优化“社区六进”服务方式和方法,与社区村居网格化管理紧密结合,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警种间协调配合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建设,着力将各项公安服务管理措施落实到社区“最后一公里”,努力建设城市“十分钟服务圈”和农村“五公里服务圈”,开创“社区六进”内外结合、多元共治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省“社区六进”覆盖率达93.08%,90%以上的社区达到“平安社区”建设标准。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初,山东省公安厅推进“社区六进”工作领导小组将全省54个社区命名为“社区六进”工作示范单位。以全省公安机关“社区六进”暨基层基础工作现场推进会为新起点,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以派出所和社区警务为重点,创新工作措施,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深化“社区六进”和基层基础工作。省公安厅还对全省公安机关“社区六进”工作中涌现出的100个成绩突出集体和200名成绩突出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社区警务工作推进会上,山东省公安厅介绍了山东公安“社区六进”工作经验。
7、开展专项行动保持严打态势
以“打黑恶、反盗抢、防诈骗、扫毒害、追逃犯”安民行动、“猎狐2014”境外追逃、“百城禁毒会战”、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百日行动”等强化重拳打击,助推平安山东、食安山东、生态山东建设。
山东公安机关强化主业意识,坚持把“打黑恶、反盗抢、防诈骗、扫毒害、追逃犯”系列安民行动作为全年严打整治工作的主线,突出重点带动、联打互动、实战推动、打防联动,全省持续呈现出民安社稳的良好态势。深入开展“网上灭枪”、缉捕重大在逃犯罪嫌疑人、“猎狐2014”境外追逃、打击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在“猎狐2014”境外追逃专项行动中,全省公安机关运用亲属规劝、公检合作、科技追逃等方式方法开展境外追逃工作,先后从16个国家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21名,协助外省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1名,超额完成公安部规定目标。全省公安机关对传销、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坚持深挖细查,主动进攻。全面落实合成作战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跨警种、跨层级的刑事案件扁平化指挥体系,快侦快破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重大案件。狠抓侵财案件串并,以破系列、抓类案、剿团伙、打流窜为重点充分发挥大数据警务云计算在案件串并和锁定目标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百城禁毒会战”和“全省县级公安机关缉毒会战”专项行动,打好禁毒人民战争,“百城禁毒会战”中破获毒品犯罪案件数、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数和增幅都位居全国前列。深入开展“黄、赌、毒”和“黑、拐、枪”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防形成气候和社会治安热点。
8、开展“五项整治”遏制事故发生
打好以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校车、渣土运输车安全整治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五项整治”攻坚战,遏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
按照山东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全省公安机关自11月21日以来全力开展以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校车、渣土运输车安全整治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五项整治”攻坚战,有效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山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徐珠宝对“五项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攻坚推进的措施意见。行动中,各地全力开展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突出重点场所隐患排查,严格落实整治措施,强化联合排查整治,坚决消除各类火灾隐患,严防亡人火灾事故发生;全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积极开展隐患路段大排查、集中开展重点驾驶人排查、集中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严防发生交通事故;全力开展危化品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狠抓源头排查管控、综合整治、重点领域排查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开展校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所有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及通行线路安全隐患,大力整治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全力确保学生安全;全力开展渣土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加大源头管理力度、路面管控力度、安全宣传力度,切实抓紧抓实。
在此基础上,全省公安机关还着力从安全标准化建设、基础信息化建设、监管流程化建设、岗位责任化建设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行动开展1个多月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检查单位14.1万家,整改各类火患12.1万余处,对60多家存在火患的单位进行媒体公开曝光;摸排危化品运输车辆4万余辆、校车1万余辆,挂牌督办道路交通安全隐患644处,已整改562处;排查危化品安全隐患160多处。
9、从严治警强队伍从优待警聚警心
以廉政文化“清风行动”、改进作风“除锈行动”、查办案件“铁腕行动”为支撑,深化反腐倡廉建设;以落实从优待警十条举措、设立民警“互助金”等为抓手,将关爱送到民警身边
山东省公安厅以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为主线,建立明责、履责、追责“三位一体”责任体系,推进从严治警制度化,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从优待警“一号工程”十条举措“真落地”。
制定一系列文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层层传导廉政压力,完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强化巡视整改,细化分解为25项整改任务87项整改措施,进行集中攻坚。部署开展廉政文化“清风行动”,组织廉政教育月、纪律条令学习月活动,建立廉政文化示范点,每季度召开1次警示教育视频会议。实施违纪违法苗头问题约谈制度,每周推送1次“廉政警鉴”手机短信,加强廉政文化育警工程。组织开展改进作风“除锈行动”,持续推进庸懒散治理、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专项整改。强化网上督察,加大执纪检查和暗访力度,扎实推进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惩治违纪“铁腕行动”,整合案件线索渠道,加强分析研判。落实纪委书记包案责任制,保持查办案件高压态势。依托山东民生警务平台、齐鲁民声网、阳光政务热线在线服务,聘任第八届山东公安特邀监督员91名,强化外部监督,积极打造阳光民生警务。
推行强制休假制度,各单位人员休假情况网上公示,并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设立的全省公安民警互助金,帮助了一批因公牺牲、伤残和患重大疾病的民警。组织公安英烈母亲休养团、家属休养团、英烈子女夏令营活动,关爱英烈亲属。
10、民生警务平台延伸服务“触角”
山东民生警务平台让群众“不找人、少跑腿、办成事、心舒坦”,“深化平安行·创满意”活动让警民从感情深处融为一体,人民群众享受到警务创新带来的实惠
山东民生警务平台全面开通运行一年半来,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实时联系群众、全天候服务群众、全方位回应群众诉求、多渠道倾听民声民愿、掌握社情民意、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窗口,全省公安机关还扎实开展“深化平安行·创满意”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平台整合了10大类118项公安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群众可随时登录“山东民生警务平台”办理或预约办理相关审批业务,平均缩短办事时间60%。
开通民生警务平台手机版,实现了与群众微信、微博的互联互通,群众通过摇动手机即可获取身边的派出所、车管所、出入境办理点等警务信息。群众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便捷方式提出具体诉求问题或意见、建议。通过群众多发诉求分析研判直观显示群众对哪些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精确指导实战,指导公安工作。山东民生警务平台开通以来,共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583万余件,办理民生诉求153.2万余件。
全省公安机关扎实开展“深化平安行·创满意”活动,深入推进“社区六进”、优化窗口单位服务、深化“平安行·你我他”行动等,推动各项公共管理服务和民生警务工作向基层社区延伸。紧紧抓住户籍管理、出入境边检、机动车检验、消防监管审验等事项,改革制度机制,出台便民措施,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成果。坚持改进作风,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联系群众制度,积极搭建联系群众的“直通车”。
(黄玉敏 孙丽丽 张瑜 林珊 李嘉庆 崔前程 田端祯 逯金鹏 刘阳河 杨丽 刘书凯)
·山东公安机关强化队伍正规化建设
·山东公安机关启动“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评选活动
·山东公安机关圆满完成国庆安保任务
·山东公安机关公布十起打击食品犯罪典型案例
·新疆山东公安机关签署协议合力打击暴恐犯罪
·山东公安机关量化277种违法行为处罚标准
·山东公安机关量化277种违法行为处罚标准
·山东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公安工作会议精神
·山东公安机关:创新助推警务 科技服务民生
·山东公安机关组教工作比武竞赛举办
·山东公安机关开展向何希龙学习活动
·山东公安机关倾全警之力打造平安“十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