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安徽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改革基层管理体制

2014-12-30 08:23:31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日报 

合肥市瑶海区改革基层管理体制

社区减负 服务上门

  合肥市瑶海区金大塘社区网格员彭守云好不容易敲开黎明新村1号楼204室门后,发现屋主吴海森老人的神智不太清楚,问有没有吃饭也说不清。彭守云马上拨打了120。20分钟后,救护车来了,她一手拿起给老人收拾的衣服,一手扶着老人下楼。在车上,她给吴海森的妹妹打了电话,电话那头满是感谢。

  彭守云能够坚持进门入户、问需问计,得益于瑶海区社区改革的探索。“社区居委会是城镇居民的自治组织,以往却承担了大量的行政事务。瑶海区探索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让居委会真正发挥服务功能,回归本位。”合肥市瑶海区区委书记汪德满说。

  居委会行政事务占七成,解放社工成突破点

  瑶海区相关部门调研发现,社区在事务分配上严重失衡,创新评比、台账等行政事务占70%,居民自治占20%,公共服务仅占10%——居委会的现行体制机制与群众需求根本不能适应。

  明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戴武坦言,街道办事处将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延伸到社区居委会,导致社区行政化。“一个社区里四五个工作人员,却承担了计生、建设、治安等一堆行政事务,成了各职能部门的‘腿’”。

  “过去常年坐在社区服务大厅里,一两年下来,对社区道路、住宅小区都不太熟,更别说网格内的群众了。”社区工作人员欧阳月光坦言。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对办事环节较多、服务效率较低,以及服务项目不切实际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从2014年4月起,瑶海区启动了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工作。

  “首先要改革管理体制,把社区工作人员从繁重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戴武介绍,街道把社保、民政和计生等30项行政性事务收归街道服务大厅。

  “对社区仍保留的行政事务进行了整合,将工作人员分为A、B岗,A岗上门服务群众,B岗坐班服务群众,A、B岗轮换上岗。”金大塘社区党委书记刘学春说,社区撤销服务大厅后,场地腾给群众作公共活动场所。

  居民有难题可上网提诉求,隔天有专人处理

  今年10月,明光路街道和平盛世小区的新婚夫妻周天云与童娜娜计划要小孩,但他俩不知道在哪儿办理准生证。到社区办事大厅一看,一群京剧票友唱得正欢。一位老人告诉他,现在办事不用到大厅了,网上登录街道智能化服务平台,提出服务请求,就会有人帮忙办理。

  当天晚上,小两口就在网上提交了申请。第二天,社区网格员沈瑶给他们打来电话告知所需材料,当天上门取件。“不到10天,就把办好的准生证送到了家里,太方便了。”小周感慨。

  据戴武介绍,智能化服务平台终端不仅安装在办公室电脑中,还有APP移动终端,装在每一个工作人员使用的智能手机里。

  今年夏天,明光路街道御景湾小区退休老人何建军发现小区蓄水池里水浅而且长青苔,孩子容易摔跤。和物业反映了两次没有回复,他就联系了欧阳月光。小伙子来了后,拿出智能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提交,第二天小区物业就进行了清理。“太神了!手机拍张照片就管用!”老人说。“通过移动终端我把照片和说明发给了街道城管中队,由他们来协调解决,大大提高了效率。”欧阳月光说。

  “智能服务平台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也方便了社区管理。”戴武打开电脑,调出了彭守云看望吴海森那天的GPS行动轨迹记录,动态轨迹清晰显示,在工作时间内她超出了服务网格送老人去了医院。“系统会督促工作人员真正走访入户,服务群众。”他说。

  群众评价决定社工待遇,“星级”社工工资可比领导

  “在去年的评比中,我从‘二星’升为‘三星’,今年获评‘四星’。虽然我只是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但享受和社区领导一样的工资。”欧阳月光笑道。

  如何让社区工作人员沉到基层?明光路街道创新实施了“星级工作者评定”,既面向社区工作人员,也面向社区负责人,由区领导、街道负责人、普通群众等各方参加,统一标准进行测评考核。“星级考核结果直接和绩效工资、岗位安排挂钩。”戴武介绍,“每年在年中及年末分别开展一次民主测评,综合确定社工星级等次,并按星级发放工资,打破了行政序列限制。”

  记者了解到,瑶海区明光路街道的“星级评定”不仅会“涨星”,也会“降星”。去年考核中就有3名工作人员被“降星”,工资待遇也受到了影响。汪德满坦陈,瑶海区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试水”,就是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让面向基层的服务有人做、愿意做、能做好。(钱伟 解琛)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贵阳: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贵阳: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贵阳市人大代表助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纪实
·区域化党建助推贵阳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