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许昌市两级法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通过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依法化解民商事纠纷、妥善处理行政争议、强力破解执行难题,主动将法院工作融入社会发展稳定大局。通过积极参与探索司法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全市两级法院全面推行了新型合议庭,许昌市中级法院推行主审法官制,将审判权集中到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法官手中,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许昌中院:推进诉调对接解决“六难三案”
许昌中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诉调对接工作试点法院后,诉调对接工作就在全市两级法院迅速铺开,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已经在全市初步建立起诉调对接网络,全市两级法院均设立了诉调对接中心,并先后在金融、保险、交通、医疗卫生、非公企业等纠纷多发的行业,建立起100多个诉调对接站(点)。今年以来,全市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起。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对诉调对接工作进行终期评估验收,许昌中院在全国42家试点法院中排名并列第二。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许昌中院研究出台了《规范司法行为,解决“六难三案”问题的实施意见》,采取了32项工作措施,努力实现“八个让”的工作目标,即让当事人找到法院的门、见到办案的人,让当事人更便捷、少跑路,让当事人把话说完、把事讲透,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的群众打得赢官司,让当事人纠纷及时得到裁判,让当事人看得懂裁判文书,让胜诉当事人权益尽快得到实现。在不久前河南省高院组织的全省法院群众执法满意度测评中,许昌中院在全省19个中级法院中名列第一。
禹州市法院:司法为民全力服务百姓诉求
禹州市法院不断完善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在大厅设置了司法公开电子触摸屏和两个55英寸的电子显示屏,展示诉讼流程、收费标准、司法救助条件、庭审公告等审判信息;推行“一站式”办公,设置导诉台和便民服务台,各类常用书状格式样本、诉讼指南、温馨提示等一应俱全,查询电话、电脑等也都免费使用;该院还逐步构建了“三微一体”联动平台,在政务网站开设了“网上预约立案”板块,为群众提供远程立案、预约立案、案件查询、法律咨询、投诉举报、信访等网上全程服务。
两年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3000多件,结案率95%以上。2013年以来,该院先后获得多项荣誉,被河南省高院授予“年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该院梁北法庭也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称号。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禹州法院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的联系点法院,在破解“六难三案”上用心用力,出台了《关于解决“六难三案”问题的50条意见》,完善了审判管理、司法公开、便民服务等八项工作机制,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活动,使群众反映突出的“四风”问题和“六难三案”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干警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明
显转变,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密切。
长葛市法院:规范司法行为推进严格司法
今年3月,长葛市法院党组决定从重树“标杆”做起,切实规范干警们的司法行为,推进法院公平公正司法。该院针对收集来的3700多条问题和意见,从中选出群众意见大、影响面广、具有代表意义的115条,设计为“115问”,编制成册,全院干警人手一册。同时,要求干警们必须“日三省吾身”,每日“三问三答”。
思想的洗礼成了拷问法院法官、干警思想作风的利器,在一天天摧毁着一个个歪风邪气的“习惯思维”,如一根根银针、一把把手术刀,一天天、一次次“诊治”着每一位干警内心深处的痼疾……
规范司法行为给长葛市法院工作带来了新动力、新思想和新气象:今年前11个月共计审、执结各类案件5186件,比去年多966件,同比增长25.7%,工作量指数126.51,位居许昌市第一;发回21件,改判38件,发改率仅为1.67%,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服判息诉率93.19%,审判质效大幅提升……
襄城县法院:司法信息化让司法更加便民
襄城县法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题,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司法举措,通过延伸阵地、延伸服务,切实解决“六难三案”,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满意。
妻子提出离婚,可丈夫一直在长沙不回来,官司打到法院,这庭该怎么开?7月21日,襄城县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么一起跨省离婚案。不过,坐在被告席上的是法院的两名网络技术人员,他们负责操控被告席后面的大屏幕,而杨某坐在家里的电脑前,通过摄像头与妻子打这场官司。
对符合“网上法庭”适用条件的案件,经诉讼引导,或当事人主动提出,只要当事人居住、工作、生活、学习等场所能上网且能传输视频音频,该法院即予以批准,并尽快安排开庭,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许昌县法院:穷尽措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许昌县法院从对诉讼案件限期结案、及时化解执行难案、加强诉讼服务便民建
设和抓好陪审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穷尽措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该院建立执行快速反应机制,设立110执行热线,执行干警通信工具24小时保持畅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被执行人或其财产,利用节假日闻警出动执结案件18起。通过向当事人发放执行名片、媒体曝光、悬赏执行,以及启动征信联动制约机制等方法,促进债务人履行义务,对有能力履行但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司法拘留和罚款措施,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该院加强诉讼服务便民建设,为困难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32.7万元。该院实施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报请县人大任命专职人民陪审员159名,对陪审员进行集中培训,充分发挥陪审员的参审作用。今年以来,该院陪审率占审理案件的86%。
鄢陵县法院:诉调对接站绽放和谐花
诉调对接工作开展以来,鄢陵县法院先后在明义社区、产业集聚区、花木园区、基层乡镇成立了9个诉调对接工作站,建立了行政联席会议、计生巡回法庭等诉调对接联系点,特邀45名调解员、9家调解组织,构建县、乡、村三级诉调对接网络,融合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多种力量,形成辐射全县的网格化诉调对接格局,及时有效化解诉外纠纷189件。
2013年4月9日上午,鄢陵县大马乡的梁某乘坐本村村民王某的电动三轮车外出办事时,与同向行驶的席某驾驶的重型仓栅式半挂车相撞,造成梁某受伤。事故发生后,梁某受伤住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等费用17106.53元,经鄢陵县交警大队调解无果诉至法院。法庭受理案件后,考虑到三被告都不在一个城市,当面调解不太方便,调解员就利用电话、微信等现代通信工具,对该案进行背对背调解,终于使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并当场履行。
推进矛盾纠纷就地解决机制也是该院创建诉调对接模式的应有之义。通过让法官走进社区、乡村、企业、学校服务,构建起以社区、农村为平台,以一村(区)一法官为桥梁,以化解各类矛盾为目标的联动网络,让和谐之花在鄢陵大地遍地开放。
魏都区法院:诉调对接“名片”尽显便民优势
“名片”一:涉保调解调出多方共
赢。2012年8月,许昌市魏都区法院与许昌市保险协会相结合设立涉保案件诉前调解中心。涉保调解运作至今,许昌市魏都区法院所接收的涉保案件中,已调解结案的有306起,结案率在91%以上,调解成功的案件占总接收案件的86%,调解成功的案件起诉金额共计3000余万元,充分显示了其简便、经济、高效和专业。
“名片”二:维军社会法庭为军人军属撑起法治蓝天。与驻许昌某部军营大门相邻的“魏都区维护军人军属权益社会法庭”现在成了该部队官兵们爱去的地方。维军社会法庭成立以来,共受理涉军维权纠纷96起,已成功调处61起,为官兵发放涉军维权资料27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600余人次。该庭也得到部队官兵的一致欢迎,称其为“庭小作用大,拥军促稳定”。
“名片”三:诉调对接事故工作站提速交通处理。2014年11月6日上午,许昌交通事故诉调对接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工作站的成立,把法院介入的时间由交警调解之后提前到交警调解过程之中,实现了调解与诉讼的无缝对接,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精力,使交通事故解决更加便捷、灵活、公正、高效。该工作站成立仅几天,就受理调解成功交通事故纠纷6起。
·河南郑州检察院:检察工作离生活并不远
·河南三门峡法院:创新思路破解执行难题 提升司法为民公信力
·河南:虚心听取意见 明确提升重点
·河南安阳:畅通诉求渠道 规范信访秩序
·河南:夯实基层基础 推进逐级走访
·河南政法委:制定救助办法落实从优待警
·河南政法委:制定救助办法落实从优待警
·河南省司法厅:为打造富强文明平安河南作贡献
·河南公安厅举行特邀监督员座谈会
·河南濮阳李权卿:只身面对危险不惧生死考验
·河南新郑监狱推进监狱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河南商丘中院:以案件回访带动办案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