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安徽

安徽: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打造维护公平正义

2014-12-29 08:06:3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公安机关承担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双重职责,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保证国家法律实施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公安执法公信力,更加有力有效地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真正把公安队伍打造成维护公平正义之师、守护人民安宁之剑。

  一、准确领会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坚持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应当把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内植于心、外践于行。安徽省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公安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所担负的重要职责使命。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站稳执法立场,坚守执法良知,严守职业操守,严格依法办事,坚定不移地做推进法治建设、打造法治公安的践行者、维护者、保障者。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一致性,自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自觉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公安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法治手段推进公安工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安机关作为承担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重职能的执法机关,要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时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复杂情况、解决疑难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社会治理、维护治安秩序,全力以赴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特别是在处理危害社会稳定的案件、事件上,要坚持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作为衡量处理效果的重要尺度,不能简单地求得一时一事的息事宁人、一地一域的暂时“稳定”而突破法律底线。

  三、紧紧抓住核心关键,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安机关要坚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追求,坚持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公安工作的基本准则,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起案件、每一项执法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持续加强执法为民思想教育,不断强化广大公安民警的法治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始终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真正把执法的过程变成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群众权益的过程。要针对执法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围绕关键环节、重要节点,以及新形势下对敌斗争、打击犯罪、公安行政管理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完善相关执法制度、细化执法标准、规范操作流程,真正做到对不同警种、不同岗位、不同案件,民警都能够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标准化、规范化执法,减少执法随意性。要严密执法管理、强化执法监督,大力普及应用协同办案系统,推进办案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配齐一线执勤民警记录仪,以科技信息化手段倒逼执法规范化,实现对民警执法行为的全程动态监督。要健全科学实效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健全完善案件审核把关、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案后检讨汇报等制度。

  四、坚决守住执法底线,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从普通公安民警到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依法办事,努力杜绝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更不能执法犯法、徇私枉法。严格落实执法责任终身制,涉及案件办理环节的审批人、审核人、承办人、鉴定人等,都要对案件质量承担终身责任。要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执法问题查究力度,做到全程监控、终身责任、有错必纠、有责必追,确保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使公安民警面对干扰执法的各种诱惑和考验“不愿为”、一切有悖法律和制度的事“不能为”、让心存侥幸企图以身试法的人“不敢为”。要深入推进执法公开,最大限度地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执法结果,着力增强办理治安案件、行政案件过程的透明度和处理结果的说服力、公信力,努力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洁。

  五、不断提升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执法水平。提高法治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公安队伍是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文化育警、作风立警,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能够承担起推进依法治国重任、有效履行公安机关职责使命的队伍。要持续加强教育培训,依托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培训体系,将民警培训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大力开展多层次、分层级、递进式的培训,特别要采取集中培训、网上学法、旁听庭审、案例讲评等多种形式强化执法培训,使每名民警都具备基本业务素质、基本法律知识和基本警务实战技能,不断提高执法办案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依法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科技手段应用能力,更加有效地履职尽责、保护群众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资格考试制度,全体公安民警都应当参加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并取得相应执法资格,着力提升基本执法素养,提高执法能力,努力做到执法“零”过错。要建立覆盖全省公安机关各层次和各警种、特别是办案一线单位,以执法质量为重要考核标准的民警个人绩效考评体系,促进民警执法素质、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执法质量的提升。

  (作者系安徽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 李建中)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安徽铜陵市委专题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安徽宿州出台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
·安徽司法厅副厅长赴天长市调研司法行政工作
·安徽安庆: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安徽公安机关侦破网络犯罪案件1357起
·安徽宁国检察院:专项评查“三不一撤”案件

·安徽宁国检察院:专项评查“三不一撤”案件
·安徽淮北检察院积极推进接访场所规范化建设
·安徽上海警方合作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
·安徽合肥:举办第一期干警综合能力提升班
·安徽太湖法院女法官送法进校园
·安徽淮南公安机关启动“4+1”岗位争先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