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排爆民警,一旦发生爆炸险情,如果我不到现场,就像小学生逃了课,内心忐忑不安!”
李权卿,河南省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负责全市安检防爆排爆,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剧毒化学品等日常管理和各类涉爆现场的处置工作。作为濮阳市唯一的排爆专家,他常年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第一线,被誉为“穿越生死线的排爆英雄”。
“这儿危险,你们离得再远些!”
2011年5月28日10时许,濮阳县公安局接到举报,称有人在城关新一街某出租房内私自制造烟花爆竹,当地民警立即赶到了现场。在狭小的出租房内,大量半成品烟花爆竹被随意摞在墙角或散铺在地面上,氯酸钾、铝银粉等制造火药的化工原料已将地面染成了灰色,温度增高、轻微震动就会发生自燃引起爆炸。如果不将这批非法爆炸物尽快转移出居民区,后果难以想象。濮阳县公安局的第一反应就是向李权卿求援,因为他是大家信服的排爆专家。
当天是星期六,好不容易能过个周末的李权卿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就跳上了警车。他和濮阳县公安局的民警迅速制定了现场清理、运输、销毁等一系列方案,其中难度最大、危险性最高的药壳分离工作由他独自完成。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李权卿一干就是6个多小时,期间没有喝一口水。战友们想上前搭把手,都被他断然拒绝:“这儿危险,你们离得再远些!”看到大家仍不愿离去,他又说道:“万一爆炸,现场人越多,伤亡就越大,你们都往后撤!”经过6个多小时的连续工作,他将1250余盘、50余万头烟花爆竹的半成品进行了药壳分离,并将5.3万根引火线、100多千克爆炸原料以及清理、分离出来的整整一三轮车火药,全部运送到销毁现场。
正当李权卿按照程序处置时,他左前方两三米处的火药突然起火爆炸,李权卿倒在血泊之中。经过10多个小时的抢救,从昏迷中苏醒的李权卿对前来探望的同事说:“没事……死不了,还能干。”
经检查,李权卿全身II度烧伤面积达60%以上,至今还留有许多伤疤。他的左耳听力神经被炸坏,落下了终身性耳聋和耳鸣的残疾,两个眼睛的视力也由原来的1.5变为现在的0.3、0.4。
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李权卿热爱排爆,熟悉排爆,早年在部队服役时就一直从事爆破、排爆工作,与炸弹、炸药、雷管打了十几年交道。2000年,他从部队转业到濮阳市房产局工作。2004年4月,他主动放弃安逸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福利待遇,毅然投身公安事业,且一直战斗在排爆一线。
工作中,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战友给李权卿总结了三个“最多”,受领安检任务最多,排除爆炸物最多,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最多。
2006年9月5日,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一出租院内发生爆炸,当场炸死4人,炸伤19人,炸毁房屋4间。爆炸现场一片狼藉,遍地瓦砾中,夹杂着厚厚一层雷管壳和半成品雷管。当天,李权卿以超人的勇气从废墟中清理出2200枚已制好的成品火雷管、300余枚半成品火雷管和200千克加强帽、20千克石蜡等原料。第二天,李权卿在清理现场时,一枚雷管突然爆炸,他的脸上、头上顿时鲜血直流。在领导的劝说下,他才来到医院,从双眼中清理出4片绿豆大的玻璃碴。
2009年10月20日深夜,不法分子在南乐县计生委家属院一辆汽车下,放置了自制的遥控炸弹,以此勒索车主钱财。李权卿穿上防弹背心,戴上头盔,走到了车后,运用绳钩法远距离将炸弹下面垫的砖拉出,使炸弹与油箱脱离,然后趴在地上双手捧住炸弹。十几米的距离,他竟走了五六分钟。在一个环形垃圾池,他小心翼翼地剥开了炸弹“外衣”……40分钟后,李权卿终于成功将这个威力巨大的炸弹拆除。寒风中,他汗湿全身,累得说不出一句话。
2012年12月26日,当地警方在南乐县才丈村发现一非法制造烟花爆竹窝点,3个厂房内堆有300余箱成品双响炮礼花,100余万个半成品、865千克配制好的氯酸盐类火药散铺在地面上,一旦爆炸,将直接威胁到全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一天、两天、三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李权卿和战友们脚冻了跺跺脚,手冻僵了用力搓搓,渴了抓把雪润润嗓子。经过三天三夜的惊险奋战,他们终于将厂房内的爆炸物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销毁,避免了一起特大爆炸事故的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入警以来,李权卿先后处置各类涉爆现场119次,参与执行各类大型活动的安检防爆任务10700余次,排除、销毁自制炸弹、航弹、炮弹、手榴弹等1575个(发),雷管52万余枚、电引火头15万余个,各类枪支2173支、子弹55247发、炸药27690千克,礼花弹3万余枚、烟花爆竹17269箱、导火线200余万米。
铮铮铁骨背后是忠诚
作为一名排爆民警,李权卿是优秀的,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却充满愧疚。
2010年10月,李权卿76岁的父亲因患弥漫性脑萎缩和心肌梗塞在濮阳住院,靠输营养液延缓生命,后来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让回家准备后事。而此时的李权卿,正忙着参加河南省公安厅组织的查爆排爆大比武。他含着热泪对妻子和两个姐姐说,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让父亲等到他比武回来。而在领导和战友面前,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提过一句父亲的病情,也没有耽误过一天训练。在比武还未结束时,10月25日,他又接到电话,范县发生了雷管爆炸案,当场炸死4人,炸毁房屋4间。26日比武结束后,李权卿连夜赶回濮阳,第二天清晨就出现在爆炸现场。结束工作回到老家时,父亲已是16天滴水未进,拉着他的手一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人世。作为唯一的儿子,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却未能守在身边尽孝,李权卿悲痛欲绝,愧疚不已。
由于排爆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李权卿的家人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2011年5月,李权卿在排爆中被意外炸伤。他从昏迷中醒来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先不要告诉秀珍和女儿,秀珍身体不好,女儿马上就要考试了!”
期间,女儿李萌给病床上的李权卿写了一封信:“爸爸,我早就知道您职业的特殊和危险,但我从来不敢想象,这一天真的会到来。当妈妈告诉我你受伤的消息时,那真是一种天塌了的感觉,妈妈没有工作,作为家里顶梁柱的您,万一……这个家还怎么过下去呀……哪怕用我的生命作为交换也要保您健康平安。爸,咱家不能没有你呀!”
李权卿先前在部队服役,夫妻两地分居,一直由妻子带着女儿,照顾着双方老人。妻子王秀珍说:“想着他转业后能帮帮我,谁知他穿上警服后家里一切还得我操持,他到家就吃饭和睡觉两件事,好像排爆比我和闺女还重要。”然而,这位坚强而善良的女性对丈夫的职业非常理解和支持,她说:“当了排爆民警后,权卿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展现了自己的精彩。他常说组织上给了他许多荣誉,他得对得起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对得起群众的期待。我对权卿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求他平平安安干到退休,给我和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今年8月底,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河南省公安厅选派专门人员赴新疆参加反恐维稳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濮阳市公安局决定把李权卿推荐到河南省公安编队。李权卿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当天便赶到集合地,踏上前往新疆的火车。中秋节前夕,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万家平安团圆,是我最大的心愿!”
面孔
李权卿,男,1968年5月出生,2004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中共党员,爆破工程师。现任河南省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
入警以来,李权卿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第一线,先后处置各类涉爆现场119次,排除、销毁自制炸弹、航弹、炮弹、手榴弹等1575个(发),炸药27690千克。李权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声音
作为濮阳市唯一的排爆专家,李权卿一次次出色完成了排爆任务。他用智慧和勇气诠释着人生追求,用汗水和鲜血书写着人民警察的荣光。他是我们的骄傲。
——濮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李军信
我知道父亲职业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我从来不敢想象,危险的那一天真的会到来。我不希望我的父亲是个多么大的人物、多么大的英雄,我只希望老爸永远守护在我们身边,只要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归来。
——李权卿的女儿李萌(夏吉春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