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司法局紧密围绕工作大局,创新模式,整合“政府、法律服务机构、社会力量”三方资源,基本建成一个横跨三级架构,结构合理、运行有效、覆盖整个城乡地区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基本法律服务的权益。
一是一盘子考虑,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规划。着眼于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整体和长远发展,经多方努力,推动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纳入温州市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5年),与其他政府公共服务进行同部署、同推进、同保障、同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计划明确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涵盖了便民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会矛盾调处、法律服务质量提升等四大方面,就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乡镇(街道)和行业援助工作站、县级人民调解中心等平台建设提出了具体、明确的任务要求,提出构建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服务机构公益服务补偿、标准化质量体系建设等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初步形成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体系框架。
二是两条线并进,打造综合法律服务平台。以拓展和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为目标,打造实体和网络两大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公共法律服务格局。打造县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加强县级人民调解中心、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等综合性工作平台建设。按照“前店后厂、沿街落地”的模式,在全市建成“一站式”服务的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12个;整合调解资源,集成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合力,在全市建立县级人民调解中心11个;打造网络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搭建网络便民法律服务平台。改版升级门户网站,在门户网站开设网上服务中心,在内容设置上更加凸显服务元素,使门户网站由以“政务公开”为主向以“服务互动”为主转变。对接浙江政务服务网,将便民服务、行政审批和个人办事等事项纳入网上服务范围,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三是三阵地共建,形成全覆盖基层组织网络。健全完善司法所建设。推进直派司法所建设,目前全市共建直派司法所129个,镇、街道司法所100%为县(市、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85个司法所通过省级规范化星级司法所创建活动达标验收,形成了上下协调、规范有序的司法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共健全完善村级人民调解组织5343个,重新设立和调整了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城乡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创建率达到100%。推进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实现了民事诉讼纠纷、公安派出所非警务类纠纷、医疗纠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婚姻家庭等七大纠纷多发领域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县级层面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187个,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健全完善法律援助组织建设。市、县两级全部建成法律援助中心和“三个网络平台”,乡镇、社区两级援助站点建成率100%,设立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含人民调委会工作站)523个,全市看守所全部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
四是四机制落地,完善服务体系运行保障。推进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加大以法律有偿服务、法律援助、矛盾调处等为主的政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将农村(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专项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形成了政府主导、保障有力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落实农村(社区)法律顾问补贴,每村(居)给予1500-2000元的财政补助,部分有条件的县(市、区)大幅提高了发放标准。落实《浙江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建立法律援助经费动态增长机制,推进法律援助经费标准逐步向省定标准的上档水平靠拢;探索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化机制。健全了社会普法教育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温州市关于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见》和《温州市社会普法教育任务分解和2014年度评议考核细则》,细化和落实了部门普法考核标准;深化“两代表一委员”特邀人民调解员机制建设,推进“两代表一委员”特邀人民调解员个人工作室建设,努力打造工作品牌,充分利用“两代表一委员”的身份优势,推动化解了一批疑难复杂重点矛盾纠纷;全市公证机构加强与乡镇联系,在重点乡镇设立公证联络站,提供公证法律咨询、公证申请资料初审、代领公证书等便民服务;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建设。出台《关于推进社区(农村)法律顾问工作的指导意见》《温州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文件,就法律顾问、社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在形象标识、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管理制度、监督考核、档案卷宗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以温州市局为信息枢纽,联通市、县、乡镇、社区等四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窗口单位,包括人民调解、律师管理、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业务以及综合管理、综合分析、单点登录等功能在内的市、县、所三级业务综合管理平台,提升了司法行政部门公共法律服务效率和质量。
五是五力量凝聚,实现多元化人才支撑。以全面提升城乡法律服务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司法所人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五支队伍建设,为推进城乡法律服务一体化提供了人才支撑。进一步充实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力量。通过考录、选调等方式,充实了司法助理员和司法所长队伍。目前,全市司法所专职工作人员达到741人,其中政法专项编制362人。人民调解员队伍不断充实,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在当地有较强威望的人员吸收到人民调解员队伍来,目前全市共有人民调解员7965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719人,行业性专职人民调解员共有457人;行业法律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温州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律师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推进了法律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110家律师事务所的1561名执业律师、12家公证处的60名公证员、55家基层法律服务所的350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投身到城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的队伍行列中来;法律服务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落实省、市、县分级培训制度,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现场观摩等方式,有效提高司法所人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
·浙江检察院组织示范基层检察室现场评审活动
·浙江台州市开展消防“零点行动”
·浙江东阳检察院:创新载体夯实基础
·浙江舟山市:举行全面深化法治新区建设征求意见座谈会
·浙江宁波鄞州: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帮教
·浙江杭州召开反腐败工作情况通报会
·浙江杭州召开反腐败工作情况通报会
·浙江:法治的温度源自“民为本”
·浙江杭州:召开全省公证质量建设年推进情况交流会
·浙江慈溪市司法局:构建三机制化解农民工欠薪纠纷
·浙江奉化市司法局:以“三结合”强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浙江瑞安市司法局:农村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改革实现“三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