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通过圆桌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人物简介
高媛,女,32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崇州市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科长、检察员。曾荣获全省女检察官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成都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崇州市优秀公务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新崇州新女性形象大赛优胜奖和崇州市检察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表彰,荣记省检察院个人二等功一次。
希望孩子们内心沐浴着阳光
“我们一定要用关爱的眼光看待曾经犯罪的孩子,孩子犯罪有其自身原因,但也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不管怎样,他们仍然单纯、可爱,和成年人大不一样。”这是高媛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崇州检察院干了8年多审查起诉工作的她,接触过近300个曾经犯罪的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研究。
在办案实践中,高媛总结:涉嫌犯罪孩子的家庭大多存在父母离异、关爱缺失、教育粗暴等问题,且社会对这些不幸的孩子也或多或少存有歧视的现象,孩子内心自卑敏感、外表冰冷。但与此同时,孩子们在侦查、起诉、审判的整个过程,鲜有拒供、翻供的情形,表现出他们虽因家庭社会的冷落而铸下错误,却又保存着孩子特有的单纯内心。
每当看见有未成年人不得不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高媛总不愿直视他们仍旧清澈、闪烁泪光的眼睛,内心充满着疼惜、酸涩和无奈。于是,作为母亲和检察官的高媛,试图找到一种教育方式,能让孩子接受的同时,更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孩子的内心沐浴阳光。在她的牵头下,崇州市检察院成立了以立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职能,专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的“向日葵工作室”,并组织开展了“葵花籽普法行动”。
让“葵花籽”播撒法治精神
2014年6月,高媛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们一起,组建了“崇州市人民检察院向日葵工作室”,行动之初,他们首先向在校大学生普法,征得大学生们的意愿后,由其作为“葵花籽”普法志愿者参与互动普法,使普法和关爱犹如“葵花籽”撒播,“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媛带领“向日葵工作室”的检察官到四川省水利职业学院进行法治宣讲,招募“葵花籽”普法志愿者队伍。当了解到检察机关的工作后,水利学院学生杨欣悦对检察官们说:“我们是微电影社团的,想加入‘葵花籽’普法志愿者活动,我们可以拍摄法治教育微电影向孩子们播放……”。商谈之下,双方一拍即合,检察官和杨欣悦所在的团队很快密切合作,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拍摄出了一部取材于真实案件的微电影《都是抽烟惹的祸》。影片讲述了一名有抽烟恶习的女高中生因向学姐索要香烟引发矛盾,而持刀将对方刺成重伤的故事。该微电影后来常被用做法治进校园的宣传教育片,有小观众在看了电影后当即表示:“电影好看,检察院不神秘很亲切,我以后不能打人,要与人礼貌沟通。”
此后,高媛和同事们陆续招募到了第一批普法“葵花籽”34名,在组织培训后,“葵花籽”深入农村基层和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把“法庭”搬到学生们身边
随着“葵花籽”队伍不断壮大,高媛想到,要充分利用青年志愿者的特性,拉近和在校未成年人的心理距离,将传统“灌输式”的法律宣传模式改变为新型寓教于乐的“参与式”宣传模式,提升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于是,高媛自己写剧本,抓住孩子们对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向往的心理,准备了制服、法槌等道具,把“法庭”搬进了校园。
2014年10月的一天,模拟“法庭”来到崇州市元通镇中学。“你是审判长、你是公诉人、你是法警、你是诉讼代理人、你是证人,你是被告人……”,“葵花籽”普法志愿者和孩子们忙碌地分配着角色。“开庭”前,扮演被告人的小同学不情愿地说:“我不想当被告人,还是法官、检察官的衣服比较帅气。”一番劝说后,“模拟法庭”才得以“开演”。刚开始,操场上的500多名中学生,看着平时熟悉的同学摇身一变成了法官、检察官,大家还有说有笑。法槌敲下,“……我受崇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听着“公诉人”慷慨激昂地宣读庄严的公诉词,同学们全部安静下来,认真听了起来。在“庭审”结束后,学校的杨老师向高媛透露:“这个小被告人,平时调皮捣蛋,你们来开庭,特意安排了下,这教育效果非常好”。
“媛媛说法”为青少年解心结
牵头成立“向日葵工作室”后,高媛除了搞好法治宣传教育以外,还结合未成年人刑事检察职能,开设了“媛媛姐姐说法”和“磊磊谈心”工作项目。其中,“媛媛姐姐说法”主要针对办案中未成年嫌疑人、家长等产生的疑问,由高媛出马,进行有亲和力的释法说理,确保诉讼活动顺利推进,“磊磊谈心”则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青年干警担任辅导员,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矫正帮教。
据了解,高媛在办理一起有34人参与的聚众斗殴致一未成年人死亡案件的过程中,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心理咨询、法治宣传等工作。经过审查,最终对19名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作出不予处理的决定,对6名未成年人和2名犯罪情节轻微的成年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对7名未成年人作出了起诉决定但依法提出了从轻处罚的量刑建议。
另外,“向日葵工作室”还及时开展司法救助工作。据统计,工作室为被害人家属争取到赔偿金24.45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3万元,办案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当案件被害人家属为“向日葵工作室”送来“维护公平正义,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后,高媛和她的同事们更加坚定了在今后继续传递正能量,向未成年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信心。(杨辉刚 郝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