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胆琴心写忠诚 文化强警铸辉煌
全国公安文联2014年工作回眸
回顾全国公安文联二届四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我们有三点体会。一是文联工作要坚决防止游离公安实践、脱离公安民警,必须紧跟中心、紧贴警心,服务现实斗争,助推文化强警战略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坚定政治方向,有担当、有作为、有地位,充分体现自身价值。二是文联工作要坚决防止华而不实、急功近利,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扭住瓶颈性、基础性、战略性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只有这样,才能坚守奋斗目标,有追求、有定力、有突破,不断积蓄发展后劲。三是文联工作要坚决防止死水一潭、孤芳自赏,必须广交、深交朋友,充分利用警内和社会优质资源,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开放搞活原则,有人脉、有气场、有外援,切实形成改革创新优势。
——祝春林主席在全国公安文联二届五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摘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学是时代的号角。
过去的一年,作为全国“公安文艺工作者之家”,全国公安文联在公安部党委和政治部的领导下,以钉钉子的精神,积极履行职责,坚持围绕公安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民警,有效助推了文化强警战略的深入实施。
缓缓打开这一年全国公安文联的成绩单,浓墨重彩,亮点纷呈——“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精品创作、惠警服务、警校文化”等五个重点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打造了一支以鲁院学员团队和中国作协公安系统会员为中坚力量的公安文学劲旅,形成了公安文学创作的方阵和气场,开创了繁荣公安文学的崭新局面。
这一年,法治中国、文化中国浸润着公安文化人的血脉,公安文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公安文化工作者努力践行以一流的表达来讲述一流的故事,以各种文艺形式生动展现了公安机关在各项专项行动中所取得的重大战果以及公安民警的英雄事迹和爱民故事,创作出了一批有筋骨、有血性、有热度、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为人民公安书写,为人民警察放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彰显软实力,形成了攻坚克难的强大战斗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波澜壮阔的人民警察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安宁的现实斗争是公安文化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一篇篇感人的文章、一首首奋进的诗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相声、小品故事……为时代增添温度,给公安事业注脚,以公安文化软实力增强队伍战斗力。
【理论研究】
筑牢基础,增强文化自觉
筑梦中国、筑梦警营,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正确的理论引领。
公安文化理论研究是公安文化建设的先导,为文化强警战略提供理性认知和理想理论依据。而唯有理论的“地基”扎实,公安文化这座大厦才能筑得更高、更牢、更壮美。
2014年3月至7月,全国公安文联在全国公安系统组织开展了以实施文化强警战略为主题的理论研究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论文733篇,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0篇。这些优秀论文从不同维度对如何推进公安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和论证,为公安文化建设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9月初,全国公安文联在吉林警察学院召开了第二届公安文化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公安文化与培育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我国公安文化理论研究仍滞后于公安文化建设实践,特别是存在的理论研究队伍松散、资源分散、成果分散的“三散”问题提出了破解之道。
研讨会后,全国公安文联组织人员通过培训讲座、应邀授课等方式将研讨会形成的共识和理论成果向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广为传播,以期在实现理论支撑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文化自觉。
让人欣喜的是,仅仅一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理清了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迷雾和文艺实践中的困惑,是新形势下指导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公安文联主席祝春林感慨地说,“讲话犹如秋冬之交的一把火,温暖着我们的心扉,照亮了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前程,也为实施文化强警战略提供了基本遵循。”
【人才培养】
让梦起飞,树立文化自信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培养人才始终是全国公安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
11月17日,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公安作家班)结业典礼举行。48位来自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学员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学习研修,圆满结束了在鲁迅文学院的学习任务。至此,2011年以来,全国公安文联与鲁迅文学院共联合举办了三期公安作家班,培养学员142人。
鲁院作家班就像是一个熔炉,学员们经过在此锻造和“催化”,实现了文学创作能力的升华。学员们在谈到各自的学习体会时纷纷表示,“在鲁院研修的日日夜夜,思想激荡,精神升华,灵魂滋养”、“内心深处的‘小我’被一种‘大我’所置换,实现着由个人写作向使命写作过渡的悄然转变”、“是自己文学创作生涯的一次涅槃”……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期间,学员们自发成立了散文组、小说组、报告文学组、诗社,积极开展主题文学沙龙。据统计,两个月来,学员们共创作文学作品100余万字,不少作品在报刊上发表或由出版社出版。此外,本期公安作家班还开展了知名文学期刊编辑改稿活动,并赴浙江杭州、湖州开展了具有公安文化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本期公安作家班与前两期有三个明显的不同之处:一是名称变了,由研修班升格为高级研讨班;二是办学地点变了,由借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回归到鲁院本部;三是经费渠道变了,由公安部支付调整为纳入鲁院教学预算。这些变化恰恰表明,全国公安文联牵住了实施公安文化人才工程的“牛鼻子”,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探索文化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开创了用国内一流文学教育资源成规模、快节奏、系统性地为一条战线培养作家的先河,提供了合作办学实现互利共赢的成功范例。
【精品创作】
成果丰硕,凝聚队伍向心力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精品是公安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公安文化的精髓。
过去的一年,全国公安文联相继成立了文联创作室,建立了“公安文化发展基金”,设立了“剑胆琴心文艺作品奖”,这些举措旨在发挥公安文艺创作“题材资源丰厚、警内需求强烈、社会期待热切”的优势,激励和引导公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促使一批文化精品问世。
措施得力,助推硕果挂满枝头。10月,鲁院公安作家班学员李春良的长篇小说《女子中队》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9月,首都警官合唱团在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中荣获金奖第一名;7月,公安曲艺家协会秘书长王新创作的小品《心愿》,在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中荣获创作奖最高奖;5月,上海、江苏南京、浙江湖州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等四支公安管乐团队,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非职业管乐大赛中荣获3枚金奖、1枚银奖;6月,北京铁路公安局宣传教育处处长李冬创作的国画《春雨三月》,在全国文联系统书画展中荣获特别优秀奖,被中国文联永久收藏。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全国公安文联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文艺活动,邀请国内著名纪实文学作家蒋巍采访撰写长篇报告文学《向共和国报告》,集中反映近5年来牺牲的公安英烈的感人事迹;与人民公安报社共同推出了《剑兰周刊》国庆专刊号,为基层民警在国庆节期间开展文艺活动提供了一批反映警营生活的歌曲、相声、小品等优秀作品。
此外,全国公安文联与公安部宣传局共同承办了中国曲艺家协会“说唱中国梦”系列展演活动的公安曲艺专场;书法、美术、摄影协会和诗歌诗词学会与北京市公安文联成功举办了“全国公安系统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邀请展”,并到天津、辽宁等地巡展。
这些优秀作品和活动真正实现了发好公安声音、讲好民警故事、树好民警形象,达到了扩大公安文化知名度的效果。
【惠警服务】
点滴反馈,滋养警心鼓士气
公安文化建设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多种形式、渠道向广大基层民警提供文化服务和文化福利,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过去的一年,在全国公安文联的指导下,各地公安文联有针对性地抓住民警入警、结婚、退休等重要人生节点,开发了既有艺术品位、珍藏价值又经济实惠的文化纪念品并发放给民警,让民警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增强了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由著名词作家阎肃作词、曲作家徐沛东作曲的歌曲《一路阳光》以及由辽宁省公安厅组织创作的《人民在我心中》《从警为什么》等主题歌曲在基层民警中广为传唱,歌曲铿锵有力,情感真挚浓烈,旋律优美,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丰富了民警精神文化生活。
2014年5月,依托苏州公安丰厚的影视摄制资源,全国公安文联在苏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设立全国公安影视创作培训基地,并开办了首期培训班,邀请北京电影学院的知名专家、教师进行授课。来自苏州公安机关各警种、各部门的130余名民警学员系统地接受了有关电影造型、剧本创作、电影技术、后期制作、视听语言等课程的培训。“公安影视创作培训基地先从培训苏州当地的民警开始,进而普及到江苏全省,再到全国公安系统,鼓励、发动广大有特长的民警、警务辅助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基层一线,用生动形象的镜头语言描绘火热的警营生活,以百姓喜闻乐见的亲民视角讲述公安业务工作,传递警方声音,联系人民群众。”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张策介绍说。
【警校文化】
源头活水,继往开来
警校文化是校园之魂,是公安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文化强警必然要求文化强校。身处校园中的年轻预备警官就像是散落的珠子,而文化就是连接珠子的丝线。
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全国公安文联与人民公安报社、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公安院校“祖国·梦想·警徽”2题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公安院校师生的征文作品719篇。组委会经初评、复评和终评,评出一等奖作品10篇、二等奖作品20篇、三等奖作品40篇、优秀奖作品70篇、组织奖10个。作品展示了科学化教育机制下精彩纷呈的公安院校生活,展现了当下公安预备警官队伍青春飞扬、激情横溢的精神风貌。
12月,全国公安院校管乐基地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揭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近年来打造了一批校园公安文化品牌项目,学院警乐团是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也是江苏省唯一一支大学生行进管乐团,2011年出访比利时荣获金奖。“管乐基地的设立,有望推动全国公安院校的公安文化建设凝练出特色鲜明、警味浓厚的校园文化,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塑造预备警官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打造过硬的预备警官队伍加油鼓劲。”张策表示。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组织和文化基地,下一步,我们将在抓好试点院校的基础上,开展公安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调研,逐步推进公安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努力打造警校人自己的精神家园。”祝春林动情地说。
回首过去,全国公安文联的足迹多姿多彩,公安文化之花在警营灿烂绽放;展望未来,文化强警的号角响彻祖国大江南北,让我们满怀信心去拥抱公安文化壮美的春天。
■数字·荣誉
733——实施文化强警战略主题理论研究征文活动,共收到论文733篇,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0篇。
142——2011年以来,全国公安文联与鲁迅文学院共联合举办了三期公安作家班,培养学员142人。
130——全国公安影视创作培训基地开办首期培训班,苏州公安机关130余名民警系统地接受了电影造型等课程的培训。
“五个一工程奖”——鲁院公安作家班学员、吉林省梅河口市公安局政委李春良的长篇小说《女子中队》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第一名——首都警官合唱团在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中荣获金奖第一名。
“终身成就奖”——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大校警官吴学华获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各地公安文化基地一览
为有力推动全国基层公安机关的公安文化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近年来全国公安文联陆续在公安文化建设成就突出的基层公安机关,建立了一批有特色的公安文化基地。
◆全国公安文联摄影创作基地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公安局
创建时间:2006年9月
◆全国公安文联警察管乐基地
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
创建时间:2007年3月
◆全国公安文联影视创作培训基地
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
创建时间:2014年5月
◆全国公安文联文学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公安局
创建时间:2014年6月
◆全国公安文联书画创作基地
地点:吉林警察学院
创建时间:2014年9月
◆全国公安院校管乐基地
地点: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创建时间:2014年12月
(记者 蔡小玲)
·全国公安文联二届五次理事会召开
·全国公安文联召开部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全国公安文联召开部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全国公安文联推出公安文化建设重点项目
·全国公安文联推出公安文化建设重点项目
·[聚焦]全国公安刑侦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聚焦]全国公安刑侦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全国公安刑侦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宁夏张斌吴涛获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
·全国公安监管部门艾滋病防治培训班举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看望全国公安二级英模
·广东举行全国公安爱民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