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提高家庭法制教育,增强子女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必须从家长或监护人开始。家长只有知法、守法才能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家庭法制教育的责任。
说起自己身边守法或违法的事情,我想起我们所里刚办的一起让我无法释怀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今年10月2日,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某购物市场内一商店老板李某急匆匆赶到我们边防派出所报警,说他经营的商店连续多日被盗,多为烟酒、小吃等,价值近千元。随后的几天内,开发区新干冲区10余处小商店、养殖场连续发生10余起盗窃案件,涉案金额达到近3万元。
进一步调查发现,在店内部分不适宜攀爬的地方有脚印,根据经验判断系未成年人所留。至此,我们初步确定系列盗窃案是未成年人所为。
12月8日晚,我们结束下村走访返回派出所时,在路上一个已打烊的商店门口发现3名形迹可疑的小孩。这3名孩子正要潜入某商店时被我们抓了个现行。
据核实,这3名小孩中,年龄最大的15岁,而最小的仅13岁,系该系列盗窃案件的“主角”。
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成为“惯偷”?经我们深入孩子家中、学校等走访发现,王某某父亲早年去世,只靠其母收入维持家计,其母对其疏于管教;陈某某母亲为精神残疾人,其父以出海捕鱼维持家计;谭某某父亲因为犯罪正在服刑,其母因伤心而改嫁。3名盗窃嫌疑人均属于“单亲少年”,在家中无人管教。
12月10日,3人被送入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在大门前,看着他们幼小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只有单纯的文化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重视法制教育。而加强家庭法制教育,增强子女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必须从家长或监护人开始。家长只有知法、守法才能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家庭法制教育的责任。
点评
在全民守法的大背景下,未成年人守法应当是公民守法的重要主题。
未成年人是一个相对弱势、可塑性非常强的群体。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是最主要的三个影响因素,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三者均不可或缺。
正如故事中3个孩子的“堕落史”,因为残缺的家庭教育,父母没能担负起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职责,导致他们走向歧途。
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子女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不良行为的教育和纠正。要坚持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人。
家长负责管教自己的孩子,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从家庭的这道门槛,可以迈向成材之路,也可以步入失足犯罪的深渊。对此,为人父母者均当深思。
(记者:邢东伟 讲述者:穆泉龙 海南洋浦公安边防支队干冲边防派出所正连职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