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浙江省瑞安市司法局为全市975个村居(社区)配备法律顾问,配备率为100%。为做优做强此项工作,实行农村法律顾问制度改革,主要从人员素质、分配模式、服务对象满意度、考核制度等方面入手,完善量化考核标准,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现农村法律顾问制度“三大”转变,成效显著。
一是改革分配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实现了法律顾问由“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采取自愿报名和统筹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在法律顾问分配上向优秀人员倾斜,组成5-6人为一组的27个服务团队,分配服务区域,并把责任具体落实到小组组长,以组团式服务确保农村法律顾问工作实效。团队人员在遇到疑、难、杂的重大问题、群体性事件以及敏感性涉农事务时,及时向服务团队汇报,按团队“会诊”后形成的书面指导意见进行办理,并专门组建了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五水共治”等5个法律服务专业小组,作为村(居)法律顾问的坚实后盾,解决顾问人员有专长侧重、无法面面俱到的问题,协助基层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各法律顾问小组积极主动制作了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宣传牌,明示法律顾问身份、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在各村居(社区)悬挂公示牌、发放法律顾问联系卡,建立村民来电来访绿色通道,村(居)民有法律需求可以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随时与律师联系交流、寻求帮助方便村民自行与法律顾问联系,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实现从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2014年以来,各法律顾问共下乡走访6500多人次,解答法律咨询7150人次,发放各类法律资料9580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96场次,组织讲座86场。协助处理群体纠纷6起,协助处理信访问题 17起,参与纠纷调解130起,办理村民法律援助150件。
二是细化服务内容,创建示范单位,实现了法律顾问由“广度”向“深度”转变。组织顾问小组对975个村居(社区)中910个村重新进行调查摸底,结合村等级和社情复杂程度,有否旧城改造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分类,并筛选出一批重点村居,选择资深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深度介入村务工作,开展有偿化、精细化的法律服务,共为95个村居(社区)开展了精细化的法律服务。同时开展“村务体检”,体检出问题较多的村居(社区),由团队中业务能力较强、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顾问人员进行巡回走访,与村干部和村民深入接触交流,有效地解决村级组织在法律层面上的问题。该局还组织召开农村法律顾问工作会议,召集64个村居(社区)120名书记、主任到场参加,实行顾问人员和村居(社区)干部互动,探讨农村法律顾问工作,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各顾问团队都在自己担任的村居(社区)里面创建2-3个示范点,突出亮点、形成精品,以点带面,全面带动全市的农村法律顾问工作。2014年以来,法律顾问小组共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合同、协议509件,帮助修订法律文件156件,为镇街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189条。
三是规范考核监管、加大宣传力度,实现了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加强量化考核标准,出台《瑞安市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考核办法》,实行“双百”考核,考核采取计分制,满分为200分,日常工作年度考评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各一百分,首次把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列入农村法律顾问考核工作,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经费补助、年度评优和下一年度分配法律顾问的重要依据。对农村法律顾问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瑞安市司法局负责统筹、监督,司法所(分局)负责日常管理、考核。每季度组织司法所(分局)对村(居)法律顾问的服务情况进行量化评估,辖区干部、群众的满意度占重要权重,确保服务质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联合瑞安日报社、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对农村法律顾问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社会认同率。
·浙江:建立多重监管制度 对危化品严管紧盯
·浙江台州:“平安台州网”正式改版亮相
·浙江检察机关启动纪律作风百日教育整改行动
·浙江:“三改一拆”法制宣传再升级
·浙江:2014年法律援助工作亮点纷呈
·浙江杭州:“公益律师快线”正式开通
·浙江杭州:“公益律师快线”正式开通
·浙江义乌公安局开展“三型合一”警务模式建设
·浙江温州:物联网治安管控模式破解“三大难题”
·浙江嘉兴:"六点联动"攻略助推火灾整治行动
·浙江杭州纪委公布作风建设民意调查情况
·浙江余姚:采取六大措施 助力平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