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两级法院创新执行工作思路,突出强制性,强力推进信息化、规范化,为破解执行难屡出“新招”,着力构建全方位破解执行难长效机制,使老赖无处遁形。2014年7月25日,台州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台州中院所作的《关于全市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汇报》,充分肯定了全市法院为积极落实《审议意见》而做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依法强制——
向“老赖”亮出的一把利剑
“轰”的一声巨响,一根55米高的烟囱倒向地面,四周顿时弥漫起一片尘土……7月4日上午10点10分,三门县人民法院对浦坝港镇官塘村一违建厂房进行了定向爆破,这也是2014年浙江省法院系统首次在民事案件执行中,通过爆破方式进行强制执行。
该案被媒体称为“台州第一爆”,是全市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凸显执行工作强制性的有力表现。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或抗拒、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全市法院加大搜查、罚款、拘留、执行迟延履行金等措施的使用力度,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增强违法行为的惩戒预期。2014年1至6月,台州两级法院共拘留被执行人346人,罚款144人次,共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9人,判处刑罚4人,全市违法制裁率达2.72%,高出全省违法制裁率(1.57%)近3/4倍。
浙江台州法院针对追索劳动报酬(含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等九类案件开展的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2014年前6个月,全市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2772件,执行到位金额5058.1万元。
此外,浙江台州法院还加大对公务员、“两代表一委员”等特殊主体被执行人的执行力度,以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好地带动其他案件的执行。
浙江台州中院下发《关于建立特殊主体执行案件信息分级报备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市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备公务员、“两代表一委员”等特殊主体被执行人案件情况,其中涉及副处级以上公务员、市级“两代表一委员”的,由中院向相关单位集中报备。中院还将该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底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协作合力——
为执行安上的助推器
找人查物是执行工作的首要任务。
浙江台州法院各有关单位建立的“点对点”协助查控机制已运行两年多。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6月23日,台州中院又与市房管处建立“点对点”查询机制。7月下旬,该院还与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之间建立的专线网络“点对点”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款系统相继投入运行。执行法官只要将被执行人姓名和身份证号输入系统,不仅可以在2天内获得被执行人的主要财产情况,还可以通过系统进一步将存款予以冻结,提高了执行效率。
浙江台州法院还与公安、民航局等建立“点对点”协助查控机制。自1月27日起,通过公安“点对点”协助查控系统实时查询被执行人公民户籍、车辆登记、出入境记录等信息8406件次,抓获被执行人143人。
与此同时,浙江台州法院积极落实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机制,将2703名被执行人纳入名单库。其中76人迫于压力已履行义务。
信息化平台——
规范高效执行工作
6月4日,自浙江法院系统正式开通司法网拍平台以来,最大的一次淘宝网成交拍卖出现,成交价达到2.1亿元人民币。
此次司法网拍的拍品是某公司位于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蓬街镇滨海十条河以西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该标的物进入法院执行阶段后被路桥区人民法院查封,土地使用权面积266649平方米(约399.97亩)。该土地地上无建筑物,地面大部分完成了平整作业,设计用途工业厂房,评估价高达2.23亿元。
据了解,本次拍卖已经是该标的物在淘宝网上的第二次拍卖了。路桥法院曾于5月12日以2.2228亿元的起拍价在淘宝网司法网拍平台上公开拍卖该处土地使用权及厂房,但因无人竞买而流拍。5月16日,路桥法院再次以2.1亿元的起拍价对该标的物进行二次拍卖公告。6月3日,拍卖竞价再次开始,并最终以2.1亿元成交。
近年来,浙江法院系统积极探索司法网拍机制,旨在以公开透明促进司法拍卖的规范化,实现了司法拍卖工作机制革命性的飞跃。据了解,2014年1至6月,台州全市法院累计网拍370件次,网拍率达96.61%,高出全省网拍率8.39个百分点。仅上述一个案件的网拍就为当事人节省300多万元拍卖佣金。
浙江省台州市辖仙居县、临海市、三门县等法院积极探索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助力执行,成效获得可定。2014年3月19日至21日,仙居法院在新浪官方微博对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执行全过程进行微博直播。直播期间,该院共发微博10条,对执行立案、送达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等重要节点进行了图文直播。
案件申请执行人吴某于3月19日9时到仙居法院申请执行立案。当天下午3时,执行法官到被执行人蒋某的家中送达执行通知书,并告知微博直播事宜。3月21日下午,迫于压力,蒋某主动将欠款如数交到了法院。该案从立案到结案只用了3天时间。首次微博直播执行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直播过程共有百余名网友评论、转发。
【黄岩故事】
分段式 打造执行协作新模式
“没想到,我提供的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助法院这么快就有了突破!”三天,陈大姐就得到了黄岩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已控制被执行人财产的信息回复,“被执行人房产拍卖款刚到账二天,你们就给我送来了执行分配方案,分得很公道啊!”陈大姐又是连连称赞。
2014年以来,黄岩法院借鉴了“分段式执行”的成功经验,结合该院实际,探索出“专业化协作+全案责任到人”执行新模式。案件实施工作由案件承办人负责,执行员的积极性被科学的量化考核激发;而查控、处置、分配等共性事物交由专业协助小组负责。新模式改变了传统执行模式“一个人战斗”的弊病,以集约化求效率,以专业化求精准。
该院组建了3个专业化协作小组:财产查控组、财产处置组、执行款分配组,做到了统一查找财产线索、统一控制财产、统一处置财产,实行批量操作、节点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2014年7月底,共完成了对1028件案件的查控,查询涉案金额9,735,955.89元,扣划存款金额9,229,825.14元;成功处置财产29件,环比上升107%;完成45件分配方案,无一当事人提出异议。同时,黄岩法院还建立了内部执行监督机制,以执行局局长为组长的执行监督组,重点监督案件执行进程、财产处置进度、执行程序规范性、案卷质量等节点,减少“瑕疵案件”,从源头上减少执行异议。
“执行犹如就医,执行员犹如主治医生,担当着整个案件的诊断、医治,把一些‘化验’、‘拍片’等共性事务分配给其他专业小组,就能给执行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具体实施事务,比如我们给执行员建立了24小时值班接警制度,统一现场查封制度。另外,执行查控、处置、分配等共性事务交给专业处置后,共性的问题也会集中消化,执行的效率和准确度都会大大得到提高。”该院执行局局长林森对此作了介绍。
多样化 建立执行联动新机制
黄岩法院执行措施越来越多样化,采取多渠道曝光、多部门联动、限制高消费等,并加大了对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罚款、拘留等惩处力度,多角度、全方位地“围剿”“老赖”,让他们乖乖现身。
“彭队长,我现在马上过来付钱,快把我的大头照从电视上撤下来吧。昨晚被我朋友看到了,一个个都打电话给我,丢脸死了。”刚一上班,彭队长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就急促地响起。立案四年来一直难觅其踪的王女士在曝光后的第三天便主动现身。
2014年5月,黄岩法院在区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与区电视台联合在电视图文频道设立了“老赖曝光台”专栏,建立常年电视曝光被执行人机制。每周会有15名长期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被曝光,并且24小时滚动播出。
设立一个月,效果明显。截至目前,该院共曝光65件案件的涉案人信息,大多数为涉民生案件,执行完毕9件、和解5件。另外,该院还通过LED大屏幕、执行外网、在村居张贴“大头照”执行公告等,使曝光覆盖面最大化。2014年1月至7月底,累计曝光老赖568人,将1557人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另外,黄岩法院还积极与各协助部门联系沟通,建立数据交流、失信惩治、限制高消费等联动机制。如与公安部门建立网上协查被执行人及其车辆机制,与旅游部门建立限制被执行人度假、旅游机制,与区委组织部协作将党员干部身份的被执行人纳入道德诚信体系。
通过新的联动机制,该院形成了对被执行人在强制措施、限高消费、信用以及延伸道德上的四大惩戒体系。2013年至今,共协查到被执行人192人,被执行人所有车辆18台;共对67名住宿星级以上宾馆的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对53人限制了旅游消费,对168人限制出入境。
对于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财产的被执行人,黄岩法院为加重其违法成本,依法实施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2013年累计至今,共罚款296人,罚款金额计62万余元,拘留276人,形成了强有力的执行威慑。(余建华 孟焕良 王先富 林静)
·【问政】重拳治“老赖” 破解“执行难”
·江苏扬中检察院:携手公安破解执行难案件
·四川绵阳中院:深度公开化解执行难题
·河南信阳:破解执行难 微信上曝光老赖
·青海:全省法院“五招”整治执行难
·黑龙江大庆红岗法院:联动机制破解执行难题
·黑龙江大庆红岗法院:联动机制破解执行难题
·四川资阳:加强沟通及时协商“点对点”破解“执行难”
·贵州六枝法院:创新执行措施 破解“执行难”
·最高法:采取“四反”措施解决执行难
·浙江:金华公安助力法院破解执行难
·陕西铜川中院:转变作风规范执行行为破解“执行难”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