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牟清元:高寒禁区交通“一号岗”

2014-12-22 14:36:4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公安部网站 

  牟清元,男,48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民警。

  在祖国最北的高寒禁区,牟清元26年坚守在一线交通岗,默默奉献,被誉为高寒禁区红绿灯下的不倒青松。他总结出的“四角站位”、“五勤一到位”执勤法,被全国交警系统学习推广。他一心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他刚正不阿,筑起了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的丰碑,他被当地群众唤成“活雷锋”、“牟清廉”。

  大兴安岭冬季长达7个月,白天温度也在零下三四十度。牟清元负责加格达奇区最繁忙的一号“中心岗”,执勤时要穿大四码的鞋,还垫上四双鞋垫,棉裤也是妻子用两斤棉花一针一线缝制的。即使这样他还是常常冻得手脚、面部失去知觉,每年冬天他的耳朵和鼻子都要被冻脱掉几层皮。交警的形象不允许他在岗位上轻易跺脚、抄袖、捂手,实在挺不住的时候,他把纸壳剪成手的形状,塞到手套十指中,再攥拳戴上手套指挥交通。四五十分钟的一班岗下来,常常是帽檐帽耳、睫毛、鼻孔上挂满厚厚的白霜,浑身处于半僵硬状态。他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时上岗,中午和晚上各延长半小时下班,26年里,他要比其他人多工作1万个小时。

  牟清元的心里总是装着责任、装着群众。2013年的一个深夜,牟清元接到报警:一名醉酒者被一辆货车撞飞,伤势严重,他和同事迅速赶到现场。因伤者昏迷无法通知家属,他不假思索为伤者垫付了医药费,毫不顾忌伤者身上的污血和呕吐物,背着伤者楼上楼下跑来跑去,挂号、检查、拍片儿……经及时抢救,伤者脱离了危险。医生说:“如果再晚来一会,性命就保不住了!”2009年11月,全省开展预防冬季道路交通事故“百日会战”,却赶上母亲病重之际。母亲去世前,妻子打来电话,让他快到医院。执勤岗台离医院直线距离只有二百米左右,他却没能及时赶去,一直值勤到下班晚高峰过后。待他赶到医院,母亲已处于昏迷状态。进屋仅仅20分钟,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了!

  牟清元一身正气、两袖清风,26年来,他没收过别人一分钱,没吃过当事人一顿饭。他处理过近3000余次违章,被他处罚过的有他的领导、朋友、亲戚和战友,而且从未因执法受到过投诉。2012年5月,他值勤时查扣了一台违法车辆,驾驶员当场拿出一把钱塞给牟清元,请他网开一面,被他严词拒绝,驾驶员不死心,又托朋友说情。那位朋友一听是牟清元便告诉那名司机:你老老实实认罚吧,牟清元不开面儿,谁去说情,也不好使。他说,一次牟清元四姨夫在给牟清元母亲送咸鸭蛋时违章,被牟清元处罚,他连自己的亲戚都不认,找谁也没用。

  牟清元曾荣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全省道德模范”、“全国交警系统执法标兵”、“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责任编辑: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