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二中院:推进全民守法“在路上”

2014-12-22 08:51:5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着眼于司法审判职能的有效延伸,从力所能及的点滴做起,立足审判,采取“请进来让群众感受司法氛围、走出去让群众增长法律知识、借互动让群众提升守法意识”等措施,多维度延伸司法“触角”,助力推进全民守法。

  “请进来” 让群众感受司法氛围

  “法官,我有个租房纠纷想打官司,但不知道要搜集什么样的证据。看电视上法官判案子,下面都有人在听,我能不能也去听听,也好知道该准备哪些材料啊。”今年2月,一位老太太的电话打到了北京二中院民二庭内勤办公室,电话那端,老太太的声音焦急而又充满期待。

  “民二庭审理的纠纷类型多是关系到民生的传统民事案件。大多数老百姓对法律的理解有很多困惑,把有这方面司法需求的群众请进法院来,切身体验司法裁判全过程,以帮助他们形成纠纷解决的法律思维,从而使一些因纠纷可能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得以消弭。”民二庭支部一班人深切感受到庭审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普法效能。为此,民二庭针对群众司法需求,着力在关乎民生的类型化案件中寻找典型案例,到社区就审或邀请群众到院旁听等方式开展个性化庭审。

  “现在开庭。”法台上,审判长的声音掷地有声;旁听席上,来自丰台区潘家园社区的居民竖耳倾听。这是一起审判长精心挑选的典型相邻纠纷案例,裁判此类纠纷的法律依据并不复杂,但事实认定却不简单。“怎样才算影响通风、采光,什么时候需要相邻一方承担适度容忍的义务,不结合个案去给老百姓讲解,很难说清楚。所以我们这次把社区和街道的居民请到法庭,通过绘图和制作模型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向他们说明法院对此类案件的裁判思路。”这起案件的审判长白松如是说。

  今年以来,北京二中院民二庭已就相邻关系纠纷、名誉权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等方面选取典型案例,尝试了十余次个性化庭审,邀请社区居民、医院代表、卫计委工作人员等到庭参与旁听,并在每次庭审中,通过幻灯片展示、建立模型等方式,有意放大法官认定事实的逻辑思维和适用法律的裁判依据,让旁听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裁判结果得出的过程,使司法公正以一种看得见、感受得着的方式让群众在旁听中切身感受到。

  “走出去”让群众增长法律知识

  北京二中院辖区的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属于北京中心城区,知名旅游景点多,人口密集,发生的民事纠纷案件不在少数。为了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产生,民二庭主动与什刹海街道办联系,采取共建方式定期到社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促使群众形成解决纠纷靠法律的思维方式。

  “我们通过与老百姓交流,引导他们往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下走。这种交流的次数多了,就使他们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式,碰到问题,就会先想想这么做是不是合乎法律的规定,怎样才能通过合法的方式达到他们的目的。”民二庭年轻法官刘苑薇说道。

  民二庭这种“走出去”的普法咨询活动已经坚持了很多年,每年根据群众的司法需求不定期地到街道、社区、村镇开展交流咨询。同时,该庭还结合民事审判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编写了普法宣传手册。手册内容以问答的形式,从相邻关系、婚姻家庭、房屋租赁、农民工权益保障、土地承包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群众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便于掌握、通俗易懂。

  “借互动”

  促依法行政

  “纠纷在诉讼阶段,我们也不好给当事人具体的回答,还是要依法律来办。我们也希望了解,在法院诉讼的医疗纠纷是怎样的程序,具体的裁判依据有哪些,也好给当事人明确的答复。”北京市卫计委的一位负责人说。

  民二庭审理的公房租赁、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等案件,现行法律规定得比较原则,更多是涉及到行政机关的政策性规定。而此类案件或是历史遗留问题,或是尖锐对立的医患矛盾,很多当事人往往有“信访不信法、信官不信法、信闹不信法”的心态。因此在诉讼的同时,部分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也会去行政机关上访反映情况。

  为促使政府机关在法律框架下实施行政行为,在面对上访群众时依法为群众答疑解惑,也为了使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更好地把握理解相关政策,民二庭多次组织与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卫计委进行座谈研讨,交流办案和接访心得,了解最新的政策导向,同时把审理案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编写成办案手册,送给有关政府机关参阅,以指导行政机关从法律角度完善办事规定、规范行政执法。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人民法院作为司法者,在推进全民守法,培养公民信任、尊重法律的思想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法治氛围这项系统工程上责无旁贷。”北京二中院民二庭庭长邓颖由衷言道。(袁芳 王要勤)

[责任编辑:赵亮]
相关报道

·福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推进全民守法进程
·江苏泰州:开展“全民守法” 宣传月活动
·全民守法 法治的力量深入人心
·[法治中国·全民守法]从信“访”到信“法”
·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大力推进全民守法

·大力推进全民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