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徐义洪:群众走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

2014-12-22 08:34:0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日报 

  见到徐义洪时,他正在来安县水西村的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接待群众反映问题。作为镇党代表和老村干部,他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服务村民平台,在村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接待群众信访,化解矛盾纠纷,为民代理服务村民。

  利用遍及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的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平台,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点对点服务管理,是安徽省滁州市广大群众在享受社会服务管理过程中感受到的最大变化。便捷又周到的社会服务管理,得益于滁州市全面推进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

  “我们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纳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亲自抓、亲自管,多次深入基层督查调研,主持规划和设计,政法委书记负总责。”滁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秀申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也亲自抓,亲自过问进展情况,亲自协调解决人、财、物等实际困难;各乡镇(街道)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亲自参与中心(站)规划和建设,明确具体工作职责、流程,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建设方案。

  以上率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实现了滁州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统一规范建设、统一规范运行的整体目标,仅半年时间,全市115个乡镇(街道)、1219个村(社区)全部按照要求完成建设,并经过滁州市逐一检查验收。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与市、县区群众工作部对接,构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网络。

  滁州市为四级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网络设置了严格标准。市级按不少于3000平方米、县按不少于1500平方米标准建设信访接待大厅,下设信访联合接待中心、群众权益维护中心、法律服务(援助)中心,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乡镇(街道)建立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按最少三间办公用房、不低于100平方米建设,由党(工)委副书记任中心主任,配备一名副科级专职副主任,配备两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村(社区)建立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按最少两间办公用房建设,均配备了一至两名综治维稳信访专干,具体负责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日常事务。

  “我们坚持务实管用原则,以实现功能、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明确从接待到办理‘一条龙’工作流程。”滁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孟旭说,通过整合资源,推动了基层维稳应急处置机制、阳光信访平台同步建立,实现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规范化运作、精细化管理、多元化共建。

  滁州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按照接访区、调解区、办公区划分出“三个功能区”,实现管理、服务与信访、办事的科学区隔,提高了工作效率。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流程更简明、力量更集中、操作更方便、服务更便捷,实现了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置在一线。

  (记者 李光明)

[责任编辑: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