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难题
宜昌15年涉公安事由零进京访
“来宜昌旅游,无故腿被打伤了,住院3天就花了1100多元,宜昌人太过分了。”从天津来湖北省宜昌市旅游的李女士,因琐事与市民刘先生发生冲突。李女士的丈夫表示,若无法圆满解决,会邀约亲友一道来宜昌讨公道。
接警后,宜昌市公安局鼓楼街派出所及时将双方请进所内人民调解室。调解人员教育了刘先生并向李女士道歉:“宜昌人热情好客,刘先生与您发生了小误会,还请原谅。”
看到70多岁的调解员替自己道歉,刘先生脸一下红了。双方很快达成和解协议,一场纠纷消弭于无形。
诉访明显分离,机制明显完善,能力明显提升,秩序明显好转,宜昌市公安局涉法涉诉信访已实现连续15年涉公安事由零进京访。
小平台解决老大难题
鼓楼街派出所地处宜昌中心城区,每日流动人口数以万计。辖区面积大、管辖主体多,使警力配备矛盾逐渐凸显。仅2014年1月至11月,鼓楼街派出所便接处警4894起,调解纠纷占据了大量工作时间和精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8月,鼓楼街派出所率先成立人民调解室,创新实行“警民联调”工作机制。
“冲动时先算算账,这一拳下去亏了多少,打架成本=拘留+罚款+医疗费+心情郁闷。”人民调解室里的一则标语格外醒目,既舒缓了当事人激动的情绪,又为成功调解做了铺垫。
这里的调解员都是刚刚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
调解员郑克莲向记者介绍:“我们中年纪最小的60多岁,最大的近80岁了,忙碌了一辈子在家也呆不住,这个工作一般人还真干不了,要有时间、有耐心,还要有经验。”
“自从有了人民调解室,派出所警力从繁琐的治安案件调处工作中解放出来,能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打击防范、要案侦办中。”鼓楼街派出所所长吴凤勇表示,人民调解室这个“小平台”,既解决了涉法涉诉信访的老大难问题,又充分调动了调解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愿望。
一张笑脸一句宽心话
一张笑脸、一杯温水和一句宽心话,鼓楼所调解人员总结出这样的调解工作方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3年8月,居民闵女士因违法设点摆摊,与西陵区城管队员发生争执,拉扯中身体多处有瘀伤。先后数十次到相关单位上访,要求赔偿。
鼓楼街派出所人民调解室主动请缨,一个月数十次到闵女士家中上门调解,每次来调解室,闵女士总会看到一张笑脸,桌上摆着一杯热水。最终闵女士被调解员感动,与西陵区城管局达成调解协议。
郑克莲拿出一摞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已经调解的案例。她说,调解员拿出真心关心矛盾纠纷当事人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当事人在纠纷中遇到的困惑和不满表示理解,用和自家人说话的口气与当事人交谈,拉近了彼此间距离。
“耐心听、仔细看,把事情来龙去脉弄清楚了,再对事情进行分辨。当时人往往情绪激动,要启发他们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循循善诱,逐渐使他们打消顾虑,敞开心扉,是促使纠纷调解成功的关键。”郑克莲说。
2013年8月以来,鼓楼街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共调解调处各类纠纷362起,成功354起,成功率达98%,成功调解纠纷涉及金额380万余元,群众满意率达100%,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及信访案件21起。
“五访”倒逼信访改革
今年以来,宜昌市公安局以突访、暗访、走访、接访、回访“五访”为抓手,解决了涉法涉诉信访导入难、处理难、终结难问题。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宜昌市公安局实行每周一突访,问题一线发现,隐患一线整改,工作一线落实,为实现重大敏感节点涉公安事由“零非访”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宜昌市公安局局长邓恢林告诉记者:宜昌市公安机关对中心工作、重大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直插一线暗访检查,检查督办涉法涉诉改革工作,推动责任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已下发通报21期,督办整改各类隐患213处,问责34人。
对久访不息、久办未结的命案积案、110接处警群众投诉、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等,宜昌市公安局实行入户回访,一人一法、一案一策,共回访110警情31万余起,有效推进解决了一批“钉子案”、“骨头案”。
此外,宜昌市公安局明确,分局一把手每月定期接访两次,科所队长随案接访、随领导接访,基层民警日常接访,确保信访案件当天消化,不留积案。今年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45批次50人次,公安民警走访群众26.2万户,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1327条,获取案件线索2201条。(记者刘子阳)
·湖北武汉青山创建“平安三圈”效果显著
·湖北恩施州纪委通报67个违纪违规问题
·湖北武警鄂州市支队:队史教育励志新兵
·湖北武警黄石市支队老兵学习法律知识
·湖北武汉汉阳:举办检察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会
·湖北老河口构建“3366”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湖北老河口构建“3366”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湖北:开通法院“院长信箱”栏目
·湖北云梦:"三延伸"打造"半小时诉讼服务圈"
·湖北宜昌:五项措施推未成年人审判效果显著
·湖北咸宁赤壁市: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
·湖北检察院推进诉讼违法线索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