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浙江省如火如荼开展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是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试验田和试金石。每一处违法建筑的拆迁,每一条污水管道的铺设,都可能涉及合法与非法、执法与违法、公益与私利的较量。
在这场持久战中,全省公证系统凭借特殊的职能优势,让很多棘手的难题迎刃而解。不仅成为破难攻坚的利剑,也是维权护稳的厚盾。
破难攻坚凸显职能优势
公证是一项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的法律制度,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两项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这一观念凝聚了更广泛的共识。
金华市金东区多湖街道横塘沿村的拆迁工程曾一度搁置,因为有18户农户对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心存疑虑,始终不肯签订拆迁补偿协议。金华市公信公证处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拆迁部门,送上了一个“锦囊”:保全证据公证和提存公证。
根据公证处的建议,拆迁部门申请办理送达限期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过程的保全证据公证,公证处对这一依法行政环节进行了证据固定;到了期限,拆迁部门又申请办理提存公证,将未领取的补偿款提存到公证处,由公证处通知拆迁户领款。
办完提存,工程复工了,横塘沿村的“美丽乡村梦”重新起航。而经过这一系列公开、规范的程序,未签协议的农户也意识到,政府办事是依法、公开、透明的,逐渐打消了疑虑,全部在期限内到公证处领取了补偿款。这一“老大难”问题,因为公证的介入,得到了圆满解决。消息传开,公证处的这类公证申请纷至沓来。
“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当中的工程招投标、安置选房等环节,群众关注度高,现场监督公证进行权威、公正的记录、监督,能够有效保证程序合法公开、现场秩序平稳,并保护相关群众的合法权益。
重点工作所涉及的拆迁安置协议、家庭析产协议,关系到相关家庭的重大利益,工程承包协议往往涉及大额投资。办理协议公证,进行专业的法律审查,能够有效保证协议的公平公正、合法有效。
“三改一拆”行动中,虽然大部分建筑是自行拆除的,但进入强制拆除程序的依然不在少数。公证行业发挥现场监督、证据保全等公证的功能,一方面保证了拆除过程的程序合法,另一方面也确保被拆迁户的合法财产不受损失。
优质高效 主动服务大局
我省启动“三改一拆”行动之初,省司法厅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在“三改一拆”行动中认真做好法律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整合资源、挖掘优势,积极为“三改一拆”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为此,省公证协会和省律师协会一起,选拔了一批在土地、建设、规划等领域有经验的优秀资深律师和公证员,组建“三改一拆”法律服务专家团。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全省公证机构积极行动起来。
“根据实地测量结果,祝某的违法建筑面积总计为6025平方米。本次拆违行动真实、合法、有效。”衢州华夏公证处公证员来到白云街道一处拆违现场,上门进行保全证据公证。随后,轰鸣的挖机开始拆除违建。
针对“三改一拆”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在衢州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公证机构对拆违公证事项采取优先受理、上门公证、优先出证,并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克难攻坚作风,加班加点,确保每个拆违现场都有两名以上公证人员见证,并对涉及“三改一拆”的公证费用实施减免,为“三改一拆”提供真实、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服务。
全省各地司法行政部门都结合实际进行部署和推进,努力保障公证法律服务“三改一拆”行动见实效。金华市司法局组建“三改一拆法律公证团”,提供能动服务、绿色服务、规范服务。玉环县公证处针对“三改一拆”行动优化了公证服务,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减免费用,强化程序意识和求真意识,确保公证质量。
“五水共治”行动中,全省公证行业积极为治水相关的建设工程、民生工程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新昌县公证处积极为全省最大的在建水库———钦寸水库建设提供全程公证服务,已办理现场监督公证140余场次,协助政府为水库移民分配安置房50余万平方米,有效保障了水库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钦寸水库是我省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浙东引水工程的第一批项目。水库建设投资42亿元,淹没土地1万余亩,淹没房屋71万平方米,移民1.5万人。自水库建设启动以来,新昌县公证处积极介入,先行开展移民安置公证工作,共出动工作人员150余人次,制作公证号签10000多个,为移民集中抽号择地、公寓房抽号择房等环节,提供了高品质的公证服务。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公证机构已办理服务“五水共治”有关公证6385件,涉及水利项目标的、合同金额70余亿元,通过规范有效的监督活动,为国家节省资金1769万元。
切实服务 赢得各方口碑
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果,获得了党委、政府的认可,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省政府办公厅多次介绍我省公证行业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经验做法及所取得的成效。来自老百姓的赞誉,更是数不胜数,很多公证处都收到过当事人送来的锦旗、表扬信等。
义乌市公证处与佛堂镇行政执法大队相互配合,对该镇倍磊三村一对姐弟的违法建筑实行了强制拆除,还通过认真、细致、规范的操作,帮助他们化解了十多年来的积怨,平息了他们的上访。在已经完成3年拆违任务的金华市,这样皆大欢喜的事情并不鲜见,公证法律服务让人惊喜。
省政府办公厅《浙江政务信息》和金华市府办《金华政务信息》以《事前公证开路、事中法律服务、事后维护稳定———金华市司法行政部门全程跟进服务“三改一拆”行动》为标题刊发了专题,现任金华市委书记、时任市长徐加爱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各县(市、区)及各指挥部负责人学习研究。
涉及165户拆迁户的“两南”改造项目是衢州市“三改一拆”行动的重点、难点工程,当地人笑称“两难工程”。借助公证为主力的法律服务队伍的服务与保障,法院执行强制执行判决,解决了这个难题。这样的案例一个一个汇聚,凝聚成公证服务的积极成效。衢州市委书记给予了司法行政部门充分肯定;市委副书记、市长沈仁康作出批示:“市司法局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大工作事项,主动发挥职能作用,有效服务‘三改一拆’行动的做法值得市政府各部门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