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境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新疆已成为全国反恐维稳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必须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大力提高群防群治预警能力,筑起铜墙铁壁、构建天罗地网。
2009年“7·5”事件发生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以下简称新疆公安厅)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工作模式、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反恐维稳工作的现实需求。面对新时期复杂严峻斗争形势所带来的挑战,迫切需要积极加快信息化建设。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朱昌杰多次强调,要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推动新疆公安信息化工作跨越发展,快速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2011年底,新疆公安厅立足反恐维稳实际和公安工作长远发展,在认真总结、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公安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重新调整并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在原有基础上坚持高站位谋划、全方位部署、大力度整合、高标准建设、逐步推开应用,确定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重点项目统一建设”的建设原则,提出了“大整合、大集中、高共享”的工作理念,搭建了以“新疆公安云”和八大平台为核心重点的总体建设框架,统筹全区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各项工作。
然而,就在两三年以前,新疆公安信息化建设虽经多年努力与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水平依然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没有统一标准和统一规划,缺乏有效整合,业务系统与平台建设之间的关系不明;应用系统各自为战,不成体系,共享困难;在视频监控信息共享方面,呈现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难以全面、有效开展工作。
2011年11月28日,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以下简称公安部一所)与新疆公安厅就共同推进新疆科技强警和公安信息化建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年12月,通过法定程序并经自治区政府采购办批准,公安部一所承担了新疆公安信息化四大平台(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应用平台、国安信息应用平台和互联网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任务。
公安部一所领导高度重视新疆项目,所领导班子认为:“新疆维稳工作事关国家和谐稳定的大局,公安部一所在力量投入、资源保障上要举全所之力,不讲条件、不遗余力地做好新疆项目工作。”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公安部一所承建的四大平台建设在技术架构先进性和业务应用实战性方面,得到了以邓中翰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一线民警的充分肯定。平台投入应用后,为新疆反恐维稳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项目建设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助推了新疆公安信息化发展的重大跨越。
三年砥砺
四大平台助力新疆公安突破瓶颈
顶层设计强势推动 决心向科技要战斗力
变则通,不变则不通。2011年是新疆公安信息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年,新疆公安在继承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顶层设计强势推动,决心向科技要战斗力,突破警力不足瓶颈,提升反恐维稳警务实战效能。
为了提升公安机关指挥决策和打击犯罪能力,深化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工作形势,新疆公安机关找准差距、立足实际、超前规划、多措并举,以极大的决心强势推动、解决顽疾,规划设计了覆盖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业务应用需求的新疆公安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原则以及各项重点建设任务。
公安部一所与新疆公安厅紧密配合,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警之路,充分依托信息化这把利剑,发挥科技的力量,共同规划设计了《新疆公安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规划方案》《新疆公安警用地理信息应用平台深化设计方案》等文件,努力实现全区信息资源的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
一步一个脚印 五个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疆作为我国反恐的前沿阵地,地域辽阔,点多线长面广,形势严峻复杂。新疆公安信息化原有基础较为薄弱,面对跨越地域大、建设周期长、实战任务重的特殊困难,在新疆能够做好公安信息化项目实属不易。
公安部一所接到任务后,迅速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新疆办事处,抽调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新疆信息化建设项目组,专职负责落实项目的现场实施、进度管理、技术保障和运行维护等事宜,确保建设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新疆四大平台建设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需求调研、软件定制、部署联调、技术培训、优化完善。
2012年3月,项目组技术人员赶赴新疆各地开展需求调研,广泛征求基层实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战应用需求对技术方案进行了深化设计;2012年4月,项目组开始进行平台部署工作,根据各地州硬件设备到位情况,及时安排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平台部署和对接联调。新疆公安视综平台建设涉及的点多面广、厂商众多,项目实施难度巨大。在全面开展应用系统定制研发和平台软件部署实施的同时,项目组严格执行国标GB/T28181,积极协调参与新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10余家主要厂商,督促、指导已建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和联网建设。项目组在各地州开展视综平台部署、对接联调工作期间,对地州、县市公安局和相关警种1000余名技术人员进行了随工现场技术培训,使参训人员掌握了视综平台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技能。2012年5月、2013年1月,还先后两次开展全疆集中培训,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公安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实战应用。
为了使新疆公安视综平台建设更加贴近一线实战应用需要,新疆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先后下发文件,广泛征求各地州、警种的意见和建议,共收到意见和建议126条。
项目组在此基础上对平台软件进行了50余项开发定制,对平台功能、性能进行了补充、优化和完善,满足了用户实战应用需求。
两大成效
“大联网”互通有无,“一张图”应有尽有
全疆实现视频联网,告别“各自为政、单兵作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广阔、经济水平较低、技术发展较为滞后,受技术标准和建设资金的限制,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初期,多为各地州、县市分散建设、独立使用,设备选型繁杂、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图像资源难以共享,直接制约了视频监控系统效能的充分发挥和系统建设应用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据新疆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以前,由于新疆各地视频监控建设各自为政、厂商众多、设备繁杂、标准不一,视频信息共享一度特别麻烦:“在指挥中心想调用各地的视频图像,需要在图控中心摆放不同厂家承建系统的客户端席位,或通过电话联络各地指挥中心通过视频指挥系统上传有限的几路图像,实战应用中操作繁琐、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全疆指挥一盘棋了。”
自2010年起开展了全区视频图像联网及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了全区视频监控资源的大整合、高共享、深度应用。2011年12月,新疆公安厅决定开展“新疆公安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项目。
通过新疆公安厅与公安部一所近3年的共同艰苦努力,新疆公安机关率先在全国按照国标GB/T28181实现了全疆视频监控信息资源的横向整合、纵向联网、分级管理和高度共享,集成了视频监控、可视指挥、电子巡逻、PGIS地图应用、案事件管理和视频督察等公安业务应用。今年6月,新疆公安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作为第一批与全国公安图像信息部省平台联网对接试点之一,率先实现了与全国公安图像信息部级联网平台的对接,全疆联网图像已推送至部级联网平台,提前完成了公安部关于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建设的任务要求。
目前,全疆区、地、县三级公安机关视频监控联网管理和图像信息综合应用体系已基本建成,各类视频监控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共享,视频图像信息实战应用效果得到检验和证明,在“中国-亚欧博览会”、APEC会议安保,乌鲁木齐“4·30”、“5·22”等暴恐事件可视化指挥及重点敏感时段的通信保障实战过程中,大量的联网实时视频图像信息为各级领导的指挥调度和相关警种的治安防控、警力部署、侦查破案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地理、资源、数据全面整合“一张图”服务实战
据公安部一所新疆办事处主任王楠介绍,随着公安信息化应用的全面推广与普及,全警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疆公安信息化发展进入到高端应用、深度应用阶段,拉动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公安信息整合与信息共享,对地理信息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
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简称PGIS平台)是利用空间地址匹配关联各类警务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侦查办案、治安管理、巡逻布控、安全警卫等工作提供专题分析、信息查询和警力定位等功能,有效提高可视化警情分析和可视化扁平指挥等,最终完成80%的公安业务在平台上应用。
目前,新疆PGIS平台实现了全区移动警务终端、350兆数字集群终端和全疆警车实时定位信息的位置上图,完成了公安厅及地州网格化巡控、警力定位、案件分析、警卫与重大活动安保、综合指挥调度等24个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部署和应用。目前,已实现“地图建设一张图”、“数据采集一张图”、“资源展示一张图”和“实战应用一张图”。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通过“身份核查管理系统”与PGIS平台的实时对接,使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场馆现场和8个公安检查站的工作顺利开展。克拉玛依市公安局依托PGIS平台建设的“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快速反应、快速出警难题,使警务指挥更高效、资源配置更合理。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安机关利用PGIS平台构建了网格化巡控与信息化支撑合成作战现代警务模式,在实战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通过建立全区公安数字集群网、视频监控网、移动警务网、无线图传网和视频指挥体系,依托PGIS平台开发的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可视化、扁平化指挥。在各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做到了一线警力位置信息可以图上展示管理,街面监控可以图上及时调看,现场图像可以实时上传,部分地州、县市公安指挥部门对现场警力的可视、可呼、可调和网上指挥作战,提高了指挥效率,在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信息化正成为各级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
新疆各地公安机关依托PGIS平台,构建起一体化的信息化防控圈。围绕社会人员“吃、住、行、消、乐”等加大信息采集汇总,按照“人过留名、车过留牌”的要求,确保人员和车辆信息及时入库上图。PGIS平台与全区集中建设的警务对象库实时比对,为及时发现涉恐人员等工作对象的行踪轨迹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今年7月28日,莎车县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昌吉市公安局建国路派出所通过PGIS平台筛选出流入辖区的人员信息,通过人员综合分析、全文检索、公安云搜索等模块获取人员信息,通过即时通、打电话的传统方式了解人员户籍地表现,并将分析结果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发送至每位民警,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除了视综平台和PGIS平台之外,公安部一所此次搭建的国安平台在打击防控方面,与国保、刑侦等技术手段合成作战模式逐步建立,对特殊群体和流动人口初步实现了网上动态管理,重大突发案事件网上预警处置能力明显提高;而互联网服务平台向社会开通40余项便民服务,初步实现了业务网上办理、网上查询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
昌吉市公安局建国路派出所所长刘桓辰觉得,新疆公安机关反恐任务重、压力大,这次“鸟枪换炮”式的警务信息系统升级,带来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依靠这套系统,截至目前,我辖区流入的重点地区人员无一人参与暴恐案件,无一人出现违法违纪现象,真正做到了辖区治安我清楚、辖区情况我了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精兵强将
技术过硬 敬业奉献
据了解,当初在寻找合作单位的过程中,新疆公安厅党委和主管厅领导颇费了一番心思。
“能力强、讲政治,靠得住”,是新疆公安选择合作单位的重要标准。经过一番综合比较和慎重考虑之后,新疆公安厅认为,公安部一所无论在技术队伍还是科研能力上,都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从此,公安部一所与新疆公安厅结下了不解之缘。
公安部一所技术人员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超过80%,100%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中,多人具有正高级、副高级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85%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90%以上技术人员都承担过“十一五”、“十二五”以来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和课题的研究任务。
更重要的是,公安部一所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这次攻坚任务,把它当作政治任务来抓。自合作以来,公安部一所各级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所领导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于2012年1月9日召开专题会议,就研发、实施、培训、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任务目标、完成时间、质量控制等进行了动员部署,并根据各平台的项目特点,抽调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平台建设项目组,确保建设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公安部一所新疆办事处的年轻科技才俊们,日夜坚守在祖国反恐维稳的最前沿和第一线,披星戴月、转战南北,跑遍了全疆15个地州和80多个县,与新疆公安厅和各州市地公安局结下了深厚友谊,见证了以“新疆公安云”和八大平台为基本架构的新一代新疆公安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每一个脚步。
今年10月,新疆公安厅给公安部一所发来一封感谢信,言语中饱含着对项目组成员敬业奉献精神的感谢与敬佩:“项目组技术人员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贵所‘服务公安业务、服务公安一线、服务社会公共安全’的宗旨。”
据公安部一所新疆办事处副主任王永升介绍,新疆项目建设以来,项目组共投入现场实施及软件研发128人,430余人次入疆参与建设,驻扎新疆累计2.4万余工作日。项目组与公安厅科信处密切合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重重困难,筹划、组织项目建设工作,赴全疆州市地、县公安局及20余个警种开展需求调研,根据基层实战应用需求研发平台软件,并在全疆范围内开展平台部署联调、技术培训、应用指导等工作。
项目组中,有人因为工作,新婚燕尔即奔赴一线。2012年5月1日,PGIS平台项目经理冯金锐从新疆回山东老家结婚,2天之后他就返回到新疆工作岗位,参与到繁忙的工作中。
有人因为工作,被爱人拉进了手机“黑名单”。2012年农历正月十四,项目实施经理宋春接到所里通知,奔赴新疆现场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一待就是两个月。就在接到通知的当晚,他爱人高烧近40度,随后手术住院3周。没能陪护妻子的宋春,被爱人拉进电话“黑名单”长达1个月之久。
有人因为工作,顾不上照顾幼小的孩子。2012年下半年,视综平台现场实施进入关键阶段,项目组调派工程师朱文新入疆,负责地州视综平台部署、调试工作。当时,朱文新的孩子仅8个月大,但他丝毫没有犹豫,毅然接受任务入驻新疆,直到2013年春节前一天才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返回北京。
这些只是项目组所有成员工作状态中小小的缩影,至今出差同事在交流时还在感慨。“前方长治久安,后方安定团结,两方面的工作都是重中之重。但是,既然选择了公安这个职业,就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负责人、公安部一所信息技术研发二部副主任朱维和深有感触地说。
专家鉴定
成功经验示范全国
今年9月25日,新疆公安厅组织召开新疆公安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和新疆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项目验收会,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党委书记谭晓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邓中翰,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委副书记、厅长张小雷等7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听取公安部一所项目组的建设情况报告。
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资金使用合理,技术框架完善,项目资料完整,一致同意两个建设项目通过终验。
邓中翰院士宣布专家组意见:“认定新疆公安信息化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项目建设在公共安全领域,从建设规模和共享应用水平来看,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新疆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项目建设也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行列。”
谈及项目的作用和意义,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领导表示:“新疆的特点是地域广阔、实施条件差,各地州信息化建设情况和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警务信息化建设涉及的系统和厂家多,技术难度和沟通协调难度大。公安部一所作为公安部直属研究所,坚持以科技强警为己任,为边疆的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迎难而上,成功完成了四大平台建设,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增强了公安机关反恐、处突能力,为各警种业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提升了新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
在项目验收会上,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谭晓准书记代表厉剑局长对奋战在一线的新疆公安民警和一所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慰问,并强调指出,由公安部一所承建的四大平台,对全国都具有示范性的作用,为公安信息化建设史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领导表示,2011年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新疆公安厅的丰富实战经验与公安部一所的先进技术强强结合,在实战应用、人员交流培训、科研项目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在新疆反恐处突、重大安保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双方合作将继续加深,公安部一所将着力提升系统平台完善、数据维护更新及相关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深挖大数据应用和“智慧公安”相关技术应用,逐步推出更贴近实战需求、富有针对性的先进产品,与新疆公安厅共同为平安新疆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公安部一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疆公安信息化建设为公安部一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公安部一所将继续发挥科技优势,总结、复制经验,在加大现有系统实战应用、升级维护、技术服务以及后续信息化项目建设上继续发力,用先进的理念和智慧为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做好服务,以服务公安信息化为己任,争做公安信息化精品项目,为研究所发展和公安科技事业进步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记者 林笛)
·新疆开展民警集中“冬训”工作
·新疆检察院:视频接访系统与最高检实现互通
·新疆石河子市律师协会组织全市实习律师进行面试考核
·新疆石河子律师协会召开2014年支部党建工作总结会
·新疆公安厅长调研反恐维稳工作
·新疆司法行政专题培训“去宗教极端化”
·新疆司法行政专题培训“去宗教极端化”
·新疆高院出台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新疆兵团阿拉尔检察院对辖区派出所进行监督
·新疆查处134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 处理干部1986名
·新疆随案附送廉政监督卡实现全覆盖
·新疆公安机关劝返抓获四名外逃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