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部署开展以“三警三防进农村”为主要内容的打造最安全新农村活动,将社会管理向基层农村延伸,工作重心向村组一线下移,有效预防和降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了农村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三警进农村”让管理服务触手可及
3000多名协警各司其职,随时随地解决制约农村安全稳定的老大难问题,让乡村每个角落的每一家农户都能感受到触手可及的贴心服务
宝鸡市公安局针对农村社会管理,特别是治安防控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转变理念,利用公益性岗位,在农村招募建立义务治安协警、交通协警和反恐协警3000多名,将打造最安全城市活动向乡镇、村组延伸拓展,把视线向农村转移,重心向基层靠近,保障向一线倾斜。
为了使“三警进农村”不出现“跑题”,宝鸡市公安局专门给“三警”制定了职责任务。这些由行政村领导和农村治安积极分子构成的协警队伍,根据分工不同,主要承担起了农村治安矛盾纠纷化解、信息收集、交通秩序维护等方面工作,参与落实农村校园安全防范,协助警方开展法制教育、安全防范教育,以及化解矛盾纠纷。根据“三警”担负的职责,“三警”力量被全部充实到农村警务室。
“三警进农村”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最大支持,用足用活了公益性岗位,实现了人员、保障、制度、责任“四到位”,确保了群众性治安巡防工作常态化、专业化。这不仅解决了警力严重不足问题,而且有力发挥了农村警务室的堡垒作用。
实施“三警进农村”工程1年多来,宝鸡市农村发案同比下降40%,实施“三警进农村”的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刑事治安案件零发案。
“三防进农村”让打击防范得心应手
去年以来,宝鸡市14个县区的行政村视频监控设备“井喷式”增长,使遍布乡村的3.5万个视频监控设备全天候守护着农村每个角落的安全
宝鸡市公安局部署实施巡逻防范进农村、监控预防进村庄和技防设施进农户“三防进农村”工程,主动应对给农村带来的治安打防新课题。他们有针对性地分类实施方格化巡逻、带犬巡逻、承包巡逻、网上巡逻、公益巡逻,加大巡逻力度。同时,他们在各乡村主要路口、村口以及人员出入频繁的路段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在村委会或派出所建立监控小平台,对复杂区域实时监控。宝鸡市公安局根据各乡村产业结构特点,指导帮助养殖专业户和有条件的村民,有计划、有步骤地安装“小警铃”、“大喇叭”、“气死贼”等投入不大、简便易行的小技防设施,预防、震慑和打击入室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活动。
在“三防进农村”布局中,宝鸡市公安局将“小探头”工程列为农村打防的重点工程。宝鸡市公安局结合农村地区治安防控线长面广、盲点较多,特别是偏远乡镇、背街小巷、沿街门店和畜牧小区等区域技防覆盖面过窄,“两抢一盗”、流窜类犯罪案件高发,侦破难度较大的实际,按照技防立体化、局域化、网格化、多元化和全覆盖的总要求,一步到位推行“小探头”视频监控设施进发案单位、进村组、进金融单位、进畜牧小区、进家属楼院、进医院学校、进沿街门店。为了使新机制产生高效率,宝鸡市公安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三防进农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全市新农村建设,纳入年度综治工作考核,同步部署,跟踪督导,量化考核。
为了有效弥补“天网”工程大网格的空白和盲点,宝鸡市公安局依托“三防进农村”战略,对全市各县区位于平原、山区、城区三个不同地域的1963个行政村进行分门别类,分片包干组织实施,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打防新样板。去年以来,仅视频监控设备一项就增加2万多个,使遍布乡村的监控设备达到了3.5万多个,实现了全市平原县农村小探头覆盖率75%、山区县农村小探头覆盖率超过80%、城中村小探头覆盖率100%的目标。
“三防进农村”实施后,宝鸡全市逐步形成了农村技防工作群防化、局域化、网格化、多元化、规模化、智能化,视频监控覆盖面不断延伸,提高了全市农村技防智能化水平。今年以来,宝鸡市公安机关利用“三防进农村”建设成果,110报警案件同比下降40%以上,城乡街面“两抢”案件同比下降50%以上,农村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近80%。
(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孙力 刘华卫)
·陕西华阴检察院:加强反腐败工作力度
·陕西商洛公安机关打造平安社会巡礼
·陕西公安厅召开专题会议 推动岁末年初工作落实
·陕西检察院专项立案监督活动
·陕西西安市司法局:专题研讨 当好法治建设排头兵
·陕西延安市司法局:部署省“两会”律师法律顾问工作
·陕西延安市司法局:部署省“两会”律师法律顾问工作
·陕西西安市司法局成立社区矫正执法督察队
·陕西法院举行初任法官宣誓仪式
·陕西延安:召开群众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陕西商洛公安机关打造平安社会巡礼
·陕西安康:召开全市公安局长座谈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