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记湖南新田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运周

2014-12-17 16:10:5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网 

  二十八载无悔从检路 鞠躬尽瘁谱就正气歌

  记湖南省新田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运周

患病后的陈运周仍然坚持工作(资料图片)
   

  1986年,21岁的陈运周走进了湖南省新田县人民检察院,此后的28年中,从会计到助检,从检察员再到反贪局长,再到副检察长,他再也没有走下检察工作的一线,为反贪事业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学无止境 尽责尽力打造团队

  “把工作当享受,把奉献当快乐”

  陈运周从初入检察系统的“非科班生”,成长为永州市反贪战线的“全能标兵”,这与他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密不可分。

  他向书本学、向办案实践学、向老同志学。清贫的家中,最值钱的就是卧室中一本本法律理论、侦查办案以及经济金融方面的书籍。他用所掌握的会计知识、查账技巧,成功侦破了新田县工商银行刘某特大贪污案,县农行会计谢某挪用储户存款上百万案等一批疑难案件。

  “带出一个好团队、办了一批好案件、探索一个好机制、创造一个好业绩,形成了一种好精神。”采访中,新田县检察院检察长蒋长春这样评价陈运周同志。陈运周在办案中注重以老带新、以案说法,新田县检察院的团队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陈运周带出的这支优秀团队能够打硬仗,小案变大案、大案变要案窝案,创立了良好的业绩。在近六年中,从新田县检察院考入省检察院和外地检察院达16人,其中8人都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反贪骨干,包括了曾获得广州市“十佳青年卫士”的现广东省检察院检察官陈波。。

  而陈运周自己也是湖南检察系统中一面鲜明的旗帜。他是湖南省优秀反贪侦查人才库成员,并多次被评为全市“办案能手”,1998年被省检察院授予“全省优秀侦查员”光荣称号,2002年被评为省优秀检察干部,并记二等功,2011年,在湖南省反贪业务技能大比武中获得笔试、面试两项第一名,是永州市反贪战线的“全能标兵”。2009年,他撰写的《新田反贪工作实现五个转变》的文章,被最高检反贪局和省检察院得以推介。

  “没有拿不下的案子,没有破不了的口子,没有捉不了的虫子。”蒋长春对记者这样回忆陈运周。陈运周常说:“我把检察工作融入自己的生命,把工作当责任,把奉献当快乐。”多年来,陈运周办理大要案上百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每办一个案子都要写办案笔记,总结经验剖析教训,这些办案笔记被检察院同事称为“办案宝典”,至今仍对他们的检察工作帮助良多。

  斗智斗勇 面对威胁一笑了之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

  陈运周在高风险的反贪工作一线战斗了二十余年,秉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担当和勇气,面对案件查办中遇到的阻力和影响,甚至是威胁和恐吓,他仍然析疑查微,发现线索绝不手软。他曾说:“如果害怕就不要搞反贪工作,反贪就不要怕,开弓没有回头箭。”

  2003年,陈运周被抽调到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参与办理永州市原市长、时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王道生受贿案。案件初查过程中,发现时任新田县委分管政法、农业的副书记蒋某,时任县委副书记兼新田卷烟厂厂长刘某涉嫌贿赂犯罪的线索。陈运周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向专案组领导汇报。犯罪嫌疑人案发地正是陈运周的家乡新田,很多人为蒋某、刘某说情,有人提醒他要考虑后果,为自己留点退路。有一个行贿人公然提出,花5000元请人砍他一只手,花1万元买他一只眼睛。面对压力和威胁,陈运周说:“我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所做的一切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他顶住压力、把更多精力放在搜集证据上。最终将蒋某、刘某案查得水落石出,涉案人员受到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

  陈运周不仅敢于碰硬尽显英雄本色,在细腻之中更显人性光辉。永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熊学军回忆,在2012年与新田县人民检察院共同查处一起受贿案时,因犯罪嫌疑人何某身体状况不佳,陈运周带领办案组经过仔细研究,请来医疗专家做好相关的医疗保障措施。平日里还常常带鱼和水果给何某。审讯时,陈运周考虑何某的病情,问话从不超过三个小时。最终人性化的审讯方式打动了犯罪嫌疑人如实招供。

  从事反贪工作二十余年,陈运周所办理的案件,没有一件“冤、假、错”案,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均作了有罪判决。提起陈运周,无论是他的领导还是同事,无论是广大市民还是涉案单位,甚至包括被他查处的对象,都说他是个一身正气,敢于碰硬的反贪斗士。

  洁身自律 与家人约法三章

  “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耿直”

  陈运周曾对新入职的同志说:“到检察院来上班可就别想着发财啊!”正如这句话所言,拒绝一切权力谋取私利的陈运周在物质世界里并不富有,他以强大的精神力量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担。

  陈运周一家三口住在1997年妻子单位的集资房中,室内没有什么装修,屋顶还经常漏水,除了老旧的电视冰箱之外就是吱吱作响的沙发柜子。2000年,新田检察院建集资房,为了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他放弃了购房权利。

  “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支持着他。”新田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刘鲲对记者感叹道。陈运周的妻子刘小英1998年下岗后,一家人就靠陈运周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过日子。这位副检察长的妻子卖过“快餐盒饭”、帮老板“看过店”。对于一些人为刘小英找个工作的帮助,陈运周都予以拒绝,“要办案子,就不能拿人手短。”

  生活虽然清贫,但是陈运周从不越雷池半步。他与家人“约法三章”:“不准收受礼物,不准在家接待亲属以外的客人,不允许借用名义办事。”陈运周的儿子陈扬炎至今还记得,2009年的一天他独自在家时,有人送来了两盒茶叶,陈运周回家后仔细询问,第二天将茶叶里的2万元现金上交了纪委。事后,陈运周告诫儿子:“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耿直。”2008年到现在,他拒收、退回“好处费”10余万元。2011年8月,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许多单位和企业老板都去吊唁。事后,他将5万多元礼金全部退还。

  但就是这样对自己和家人都十分“吝啬”的“农民检察官”,面对困难的群众时却总是慷慨地解囊相助。2010年9月,陈运周回乡探望父母,得知本村一特困户家的小孩考取了大学,但因家庭困难准备放弃学业,陈运周不仅将身上的3000元现金交给对方,还联系县教育局,为其解决了困难补助,使孩子踏入了大学校园。

  鞠躬尽瘁 最放不下的还是案子

  “为了这份职业,我愿意奉献一切,甚至生命”

  2012年7月,陈运周参与办理的一个案件正处于攻坚阶段,他突感身体不适,抽空到医院检查,被诊断得了鼻咽癌。然而当下陈运周没有将病情告诉任何人,默默将诊断书收起,回到了工作岗位。直至8月底案件全面突破,陈运周才开始接受治疗。

  “陈运周说起鼻咽癌很平静,没有恐惧。”新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蒋长春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有些哽咽。陈运周请求蒋长春不要将他的病情告诉家人,以免过于担心,也不要告诉同事,以免添麻烦。

  由于治疗花费巨大,陈运周治病的钱主要是借的。新田县有关部门曾准备发出倡导为他捐款,但他再三请求不要这样做:“医保能报销一大部分,自己再想点办法就能对付过去。”

  2014年4月,由于头发脱落、体重骤降,原来高大威猛的陈运周变得十分瘦弱。然而,他最挂在心上的还是手头的案子,见面首先过问工作,他说:“在家里待不住,回到单位才踏实。”7月8日,刚化疗回来的陈运周顾不上休息就带着干警来到看守所。在条件简陋的审讯室里,顶着高温,他连续3个小时吃力地讯问。得知其病情,看着头发掉光的陈运周,犯罪嫌疑人愧疚地交代了问题。

  “师傅病重时,只要意识清醒,就会问我们最近查的案子情况怎么样了,并讲解该如何审讯,该套那个法条。”新田县检察院干警邓艳雄说。2014年8月1日凌晨,陈运周不幸逝世,年仅49岁。

  “我做到了无怨无悔,你们也要这样做!”这是陈运周对年轻干警说的最后一句话。

  (见习记者 王映)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