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宁波市:加大外来流动人员普法教育力度

2014-12-17 14:58:58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浙江省司法厅网站 

  今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司法局结合“法治宁波”建设,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载体,采取有效措施,从企业、个体、社区等多方面入手,加大了对外来流动人员的法治宣传力度。今年以来,该市共组织“送法进企业”681次,组织法制文艺演出30多场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和普法纪念物品约20余万份。

  一是落实企业普法责任。以创建“诚信守法企业”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企业对外来务工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职责,强调“谁用工,谁负责”,在主管部门和用工单位确定了专门人员,专职负责对外来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同时,采取定点办学和流动办学相结合,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用人单位负责与辖区负责相结合等适宜的方式,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普法教育和培训,共举办各类形式的法制课563场次,编印发放法律书籍8.12万册。

  二是调动个体普法热情。在充分发挥该市各地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普法宣传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等队伍的普法教育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外来务工人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积极吸收外来人员中素质相对较好的积极分子加入到普法宣传教育队伍中来,采取一年一聘的形式,组建了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通过身边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点带面,扩大宣传效果。

  三是营造社区法治氛围。以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点为载体,经常性地组织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现场法律咨询活动,全市各街道共开展法律咨询126场次,切实做好外来流动人员居住点的普法教育和维权工作。开展“法治文化”进社区活动,举办法制漫画、图片宣传巡展活动,制作与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展板到镇、街道、工业区等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巡回展出,有效提升了外来人口居住点的法治氛围。

  四是加强法制学校建设。协调住建委、劳动保障、工会、外管办和乡镇、街道等有关部门,在企业、建筑工地和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等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学校(职工学校、夜校)或法治辅导站、法治宣传点,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素质教育培训提供场所设施。目前,该市已建立民工总校307家,民工学校404所,基本覆盖全市各类建筑企业,全年培训总人数达12.55万人次。此外,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点法制学校覆盖率达到80%,有90%的在册登记的外来务工人员接受过1次以上的普法教育。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浙江: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
·浙江台州:百城禁毒会战破获毒品案件281起
·浙江政法委副书记在衢州主讲“法治建设”
·浙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深化平安建设
·浙江宁波中院首次适用当事人庭前诚信诉讼宣誓制度
·浙江台州:深入推进法治建设

·浙江台州:深入推进法治建设
·浙江检察机关5年查处高校职务犯罪76人
·浙江嘉兴:以“钉钉子”的精神整治“中梗阻” 提升干部执行力
·浙江司法厅学习贯彻省委六次全会精神
·浙江:全面深化法治建设的决定引热议
·浙江台州:推广治安管理对外承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