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葛润祥:只要破案他就浑身是劲

2014-12-17 11:07:5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河南公安网 

  葛润祥,汉族,43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06年3月从部队转业至河南省卫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先后被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新乡市公安局嘉奖。

  “钻劲”:迅速从“老兵”到“老警”

  2006年底,36岁的葛润祥辞别军营,转业到卫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成为一名普通的侦查员。

  从军人到刑警,从干部到普通工作人员,如此大的身份转变,在葛润祥这里却似“街头的拐角”,一转身就适应了角色。看似轻松的葛润祥,却憋着一股劲,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主动查阅相关侦查破案书籍及视频资料,每日关注《天网》、《今日说法》等法制栏目,有时间就泡在法制室,不是因为办案需要,而是想学习规范的执法流程和研读优秀卷宗,尽快提高自己的办案技巧和水平,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以快速适应工作,融入角色。

  2007年,卫辉市发生一起纵火案,由于犯罪嫌疑人几乎没有在案发现场留下任何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导致整个案件办理进入僵局。刚刚入警一年的葛润祥在与同事们一起查看案发现场后,凭借着纵火现场有爆炸迹象这一有限证据,大胆分析判断嫌疑人很可能是采取点燃汽油瓶方式纵火,并在爆炸过程中受伤。不久,根据葛润祥的这一判断,办案民警很快揪出了因爆炸受伤正在接受治疗的犯罪嫌疑人,成功破获了该案。该案的成功破获,让一直奋战在刑侦战线的老刑警都感到汗颜。

  成功不是偶然。就凭这股“钻劲”,刚刚步入刑侦队伍一年的葛润祥“一战成名”,顺利完成了从“老兵”到“老警”的转变。

  “干劲”:致力于多破案、破大案

  “干刑警,破案才是硬道理!只有多破案、破大案才是作为一名刑警的价值体现!”葛润祥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1998年12月9日,因家庭矛盾纠纷,籍贯鹤壁市的李某英伙同其妹李某兰在卫辉市北关村将其丈夫刘某某杀死在家中。案发后,李某英姐妹两人畏罪潜逃,一直下落不明,这起命案积案也成了卫辉刑警年年啃却年年啃不动的硬骨头。

  2011年,卫辉市公安局将攻克这块“硬骨头”的艰巨任务交给了葛润祥。接到命令后,葛润祥多次赶赴两名嫌疑人的老家鹤壁摸排线索,并从有限的线索资源不断拓展、延伸,亲自赶赴新疆、贵州、江苏、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查证相关信息,先后来往奔波数万公里,终于在2011年8月31日,在河北邯郸成功将潜逃了13年的李某英、李某兰姐妹二人抓获归案。

  在葛润祥看来,破案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每找到一条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就像是一米阳光照进了黑暗,总能让葛润祥兴奋不已;每当案件告破、嫌疑人到案之后,他总是心里如释重负。

  从事刑侦工作8年来,葛润祥先后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00余起,抓捕网上逃犯120余人,打掉涉黑团伙8个,涉恶团伙10个,为群众及时挽回各类经济损失320多万元,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480余名。

  “拗劲”:总能在不起眼处发现案件线索

  日常办案过程中,葛润祥还有着一股拗劲,总是能在案件“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潜入案件中,直到“柳暗花明”,发现案件线索,攻克案件。

  2014年7月份以来,卫辉市区接连发生多起电动三轮车被盗案件,虽然这些案件案值一般都不算太大,但却给群众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葛润祥得知后,就通过电话回访方式,详细了解了每一起案件的发案时间、地点和被盗车辆的详细特征。随后,葛润祥又亲自到每一起案发现场进行详细查看,但依然始终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破案线索,案件的侦破工作陷入僵局,就连一同办案的同事也打起了退堂鼓。然而,葛润祥一股拗劲上来,决定重新对案件进行梳理。在重新逐一查看案发现场时,葛润祥终于在一个案发现场附近的隐蔽处,发现了一处监控探头,该探头清晰记录了该案发案时的全过程。随后,以此为线索,经过连续5天5夜的蹲守,葛润祥终于将准备再次作案的嫌疑人王某擒获,成功带破案件7起,涉案价值2万余元。

  凭着自身的一股拗劲,葛润祥相继攻克各类疑难案件近百起,数十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认罪伏法。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