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浙江:全面深化法治建设的决定引热议

2014-12-17 09:19:4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12月15日,《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公布。“对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事项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健全社会稳定‘三色预警’机制”……一项项内容深得民心。记者采访了律师、教师、政法工作者等,倾听他们的热议,记录他们的期待。

  《决定》提出,对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事项,在作出决策前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浙江省委政法委维稳处副处长朱效良认为,这将强化各级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识,更充分地听取群众意见,得到更多更广泛的民意支持。重大决策也会更民主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朱效良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其实就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在决策前,去听取群众意见、诉求,并且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只要群众心里接受了,决策后执行的阻力就会减少。”

  《决定》提出,规范司法行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姚建彪律师认为,以审判为中心,将使得法院重点突出“审判”职能,行政的不当干预将会大量减少,法庭的审理围绕事实的认定、证据的收集采信和排除、法律的适用等来展开。

  “以后,证人、鉴定人的出庭将会大量增加,开庭时间将会大大延长,公民旁听庭审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法庭的审理将会更加精彩,控辩对抗将会更加激烈,法官的中立将更加明显,法院的裁判将更加透明。”

  《决定》提出,健全社会稳定“三色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努力使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得到有效防范化解管控。

  绍兴市上虞区委政法委维稳科科长胡永华认为,想要让预警机制真正发挥信号灯和指挥棒的作用,就应该将“三色预警”机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这既科学规范了政府的各项决策,同时也为保障百姓权利撑腰,将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色预警’机制的最终作用是要让老百姓受益。比如,老百姓关注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等工作,我们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三色’预警,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胡永华说,他们正积极将“三色预警”机制申报为社会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希望能产生一个标准化的规范性文本。

  《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落实学校法治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

  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品德与社会》国家统编教材主要编写者郁明表示,这为我们提出了法治教育的目标与方向,提升了学校的法治教育地位,明确了学校是最佳的法治教育平台。

  郁明认为,《决定》对法治教育的要求更细化、更具体,对基层的指导意义更强。“今后,法治教育将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进入教育体系,在教育的时间、内容、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将得到保障。”

  杭州市下沙中学常务副校长江志明建议,有关部门要从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安排、师资的配置、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进校园的形式等多个层面,去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方案。

  《决定》提出,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机制,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规章草案。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延来认为,这是对依法治国理念的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的具体落实。“立法工作需要兼听则明,通过委托第三方来起草,也为立法过程中吸纳更多声音和意见提供了通道。同时,专业机构的加入也让立法在程序上和专业性方面更加有保障。”

  张延来曾经参与过2部规章的起草工作,一部是国家工商总局《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一部是《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起草过程中,各种观点碰撞,最终,《办法》吸纳了各方人士的意见,从而也提升了立法的科学性。”张延来说。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浙江宁波开展“铁腕”治超专项行动
·浙江衢州中院: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浙江:开展领导干部预防职务犯罪宣讲活动
·浙江温州:“大数据”打造平安之城
·浙江江东法院:“三个零距离”推进社区法律诊所建设工作
·浙江政法委:弘扬法治精神 优化法律服务

·浙江政法委:弘扬法治精神 优化法律服务
·浙江瑞安公安局打掉一个跨省贩毒团伙
·浙江绍兴:民间人才“万人计划”参与乡村治理
·浙江:在深化法治浙江建设中立标杆作表率
·浙江苍南法院规范8类民商事案件裁判尺度
·浙江纪委着力提升派驻机构监督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