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河南洛阳:创建社区“小网格” 实现服务“全覆盖”

2014-12-15 10:55:4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走进河南洛阳,总能听到大家津津乐道地称赞“我们网格很安全”、“我们网格很干净”、“我们网格最和谐”。洛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尤清立也表示:“网格抓好了,其他就好办了。”到底网格有什么奥妙、会让大家如此称赞?带着些许好奇,本报记者近日踏进了这张密织的“网”,感受她的魅力和浓浓暖意。

  最小的“芝麻官”

  快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了,吕秀芬提着鸡蛋、排骨、花菜、姜、烧饼,来到一户人家:“马阿姨,您要的菜我都给您买来了,话费也给您充上了,您看还有啥需要没?”“谢谢你啊秀芬,快,进屋歇会儿。”70多岁的马捷玲开门接过菜,感动不已。“不了,阿姨,我先回去了,我还有事呢。”

  替空巢老人买个菜,给小夫妻劝个架,为社区居民找人修个排污管……除了正常工作外,这些事也是吕秀芬每天都要忙活的事。热心的她有个用“芝麻官”来形容都嫌大的头衔——洛阳市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第三网格网格长。

  别看她“官”小,要管的人和事儿还真不少。如今,洛阳市将所有社区划分为900个网格,连同背街小巷都纳入其中,1个网格有1000户或3000人,吕秀芬就是她所在社区的7个网格长之一。每个网格还配备有一名协勤、一名协警。作为大家长,全家人的大事小情,她都得放到心上。“阿姨,有啥事儿没?”“叔叔,上次您说的事儿解决得还满意不?”……网格长和辖区社工、协警、协勤一起,每天都沉在社区里,对群众的诉求反复询问,耐心解决,争取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76岁的常淑芳老人说起网格的好,就成了话唠,拉着记者的手不让走:“今年夏天我屋里电线着火了,我吓得晚上睡不着,给社区协勤小于打电话,她立刻找人帮我解决了;我家的水管漏水了,协勤小王带着我找物业,跑上跑下。他们就像是我的孩子,特别亲。”

  大学生协勤受欢迎

  清秀腼腆的雷丹同样是社区网格的一名协勤。现在的她在涧西区重二社区工作。像洛阳市很多新招录进来做协勤的大学生一样,刚来到网格时,她很不适应。“这么个小丫头片子,能为我们做点啥?”面对居民的怀疑,雷丹很着急:“没想到社区工作这么烦琐,群众家的门这么难敲开。”可倔强的她没有放弃,还是一次次去社区,和群众拉家常,为群众办实事。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如今的她一到社区,老远就有大爷大娘招呼说:“丫头又来啦!”“姑娘,天冷了,你可多穿点儿衣服!”

  “我的工作岗位虽然平凡,但实现了我的自身价值,不管大事儿小事儿,只要做好了,就非常有意义。”大学生协勤姬小亮说,“我越来越发现做群众工作有乐趣,大家有事来找我,我能想办法帮他们解决,看到他们开心,我心里就一个字,值!”

  “现在我们的工资比去年涨了不少,这要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爱呢。”对于涨工资这件事,雷丹这样表示。“除了工资有所增长外,食宿也由政府统一安排,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洛阳市委市政府拨款6000万元用于发放网格人员职工工资。网格人员的心留住了,工作有动力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自然就提高了。”洛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尤清立说。

  社区就是咱的家

  再好的政策,不能发动群众,也不是好政策。没有了群众的热情参与,网格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垃圾成堆、治安混乱、蒙面大盗入室抢劫、小偷开皮卡进来搬东西,这是5年前的重庆路办事处通用小区20号院的写照。但自2009年推行网格化管理后,小区修了大门,装了监控,通了暖气,社区居民幸福指数也逐步提高了。

  安东社区里,邻居们互相照看门户,听到有动静就主动过去看看,遇到生人及时询问。2014年9月,社区通过排查生人,还帮助上海市公安局抓获了一名在逃通缉犯。各小区热心人协会、党员志愿者等组织应运而生,70多岁的陈老太太坚持为小区打扫庭院卫生,有居民发现有人乱放电瓶车充电器,怕引起火灾,就自己为小区制作了放充电器的小木盒,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群众想要的,可不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吗?家人有了事儿,家长的肩膀宽厚而安全;家长发了话儿,家人们的热情比火炉更暖。家里的生活琐碎繁杂,但家人之间守望互助、共同营造、共同维护,没有人嫌你老笑你痴笑你傻。小情大爱,一个个小事情,穿起来一件件大作为。一个好机制,激活了平安整盘棋。900个小小的网格,正将洛阳市各级政府和政法综治机关的温暖,用群众看得见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洒到每一个群众心里。

  这是一份浓浓的亲情,一份厚重的给予,幸福家园就是这么炼成的!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