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安徽

安徽蚌埠检察机关:实施“5201”工程护航依法治市

2014-12-15 09:03:0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日报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检察机关提出并实施“5201”工程,围绕“和谐蚌埠、平安蚌埠”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两年来,共立案职务犯罪案件326人,其中立案查办贪污贿赂大案119件、要案12人,立案查办反渎职侵权大案和特大案件19件、要案5人,立案数、大案数和要案数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

  “执法办案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实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基本手段,是检察工作的第一要务。”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盛大友说。

  用执法办案新成效推动蚌埠市检察工作新发展,蚌埠市检察院提出实施“5201”工程。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创新意识“五种意识”;着力狠抓执法办案、紧抓作风建设“两个抓手”;坚持对错案、办案安全事故、违法违纪“零容忍”;创造一流业绩、创建一流队伍、进入安徽检察工作第一方阵作为“一个目标”。

  “5201”工程共46条实施意见,核心是狠抓执法办案。蚌埠市检察院要求,突出办案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涉农、公共服务、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职务犯罪等。反贪部门要把办案的重心放在查办贿赂犯罪案件上,在重点惩治受贿犯罪的同时打击行贿犯罪;反渎部门要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和危害后果严重的案件,坚决查办大要案,确保办案数量稳中有升,力争全年大要案比例不低于60%。

  “市检察院要做办案龙头,带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盛大友说,蚌埠市检察机关还不断转变侦查模式和理念,改变从供到证、由证印供的传统思维,实现由单纯依赖口供向口供与其他证据并重转变。通过树立经营线索意识,强化线索分流前评估和研判,切实提高线索利用价值。

  今年以来,蚌埠检察机关开展了反贪“百日会战”,通过检察一体化机制,集合反贪、法警、技术等部门力量,借助侦、捕、诉协作保障机制,坚持以案带案,实行滚动侦查,先后查办了淮北矿业公司系列贿赂案件、蚌埠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贪污窝案、怀远县良种补贴供种领域贿赂窝串案、固镇县城建执法领域系列贿赂案等,共立案58件66人,大案率达100%。

  蚌埠市检察机关还组织开展了反渎“小专项”活动,以“一院一专项、一院一领域、一院一行业”为切入点,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渎职侵权犯罪,以保持惩治渎职侵权犯罪高压态势。今年的反渎“小专项”共立案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3件35人,其中,贪渎一体立案人数占总立案人数的84.62%。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强化对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内部监督制约。”盛大友说,为加强内部监督制约,蚌埠市检察机关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依托,建立健全办案流程监督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常态化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深入推进基层院执法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及撤销案件和不起诉案件报上级检察院批准制度、强化和规范检委会议事和决策机制,并通过实行检察长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双向约见制度,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等,持续深化检务公开。

  在队伍建设上,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五个过硬”和“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的要求,蚌埠市检察机关坚持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和坚持对执法不廉洁和司法腐败“零容忍”,执法公信力得到不断提升。蚌埠市检察院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安徽省委督导组、蚌埠市委和省检察院充分肯定,群众满意率达100%。

  (记者 李光明)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安徽:直接纠错行政复议案件逾六千件
·安徽马鞍山公安:移送起诉案件实现“三无”
·安徽: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举行
·安徽滁州检察院反贪局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活动
·安徽:黑恶势力犯罪呈现四大新趋势
·安徽黄山:风景如画 社会治安传佳话

·安徽黄山:风景如画 社会治安传佳话
·安徽铜陵人大常委会与市两院举行联席会议
·安徽滁州:“谈心谈话”激发干警工作热情
·安徽举办全省人大新闻宣传培训班
·安徽合肥检察院借助新媒体推进检务公开
·安徽淮南交警:“全警大走访”活动广受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