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问题和制度措施等均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首先,依宪执政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基石。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同人民当家作主(民主)与依法治国(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对党的领导与民主法治的相互关系,往往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尽管我们可以从党的历史功绩、党的根本利益、党的核心作用、党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等方面充分说明加强党的领导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但社会上难免仍有非议之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党必须依宪执政的基本理念,《决定》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明确确立了依宪执政的理念,这就从根本上理顺了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制度根基。在依宪执政的理念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与法治的基本关系,即党必须依宪执政,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在依宪执政的前提下,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能真正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基石。
其次,善法和良法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前提和依据。只有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坚持善法之治和良法之治,才能建设真正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决定》不仅明确提出了今后国家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范程序和具体措施,还明确提出了包括编纂民法典在内的一系列重点和重大立法项目。只要我们切实按照《决定》的要求,坚持正确的立法理念、遵循正确的立法原则、按照正确的立法程序和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法法治体系建设,就一定能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再次,新的“十六字法治方针”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全景蓝图。我们既然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既然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就必须真正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一新的“十六字法治方针”,全面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据此,《决定》不仅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全面规划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全景蓝图,而且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高度统一的角度,具体提出了各项改革方案和保障措施。应当说,新的“十六字法治方针”的提出,也是我党法治思维的结果。只有在新的“十六字法治方针”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最后,法治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人才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因此,《决定》不仅就法学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甚至核心课程建设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而且对法治队伍的地位、构成、选任、待遇和继续教育均作出了具体规定。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切实保障司法独立,真正实现司法公正,《决定》还特别建立健全了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明确规定“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法检两院司法人员独立检察和独立审判的法律地位,为司法公正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河南三门峡:开展“三类犯罪”专项检察
·河南灵宝:筑牢思想根基提升队伍素质
·河南:加强铁路护路联防深化平安行业创建
·河南濮阳:爱民模范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报告会
·河南邓州:完善工作推动机制保护食品安全
·河南南阳:交流计财工经验规范机关事务管理
·河南南阳:交流计财工经验规范机关事务管理
·河南三门峡:勇做依法治国的建设者和推动者
·河南三门峡:坚持"四个高度"确保高速畅通
·河南荥阳法院五项举措加强涉诉信访
·河南鹤壁法院多举措促进在狱服刑人员改造
·河南:举办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法官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