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4夺群众安全感全省第一
黄山风景如画社会治安更是佳话
刑事案件发案数多年来稳定在5000件左右,八大类重大刑事案件稳定在200件以内,且稳中有降;多个区县连年无命案,徽州区更是创下连续4年无命案历史记录;近5年群众安全感4次位居全省第一,1次位居全省第二……这是安徽省黄山市交出的平安成绩单。
近年来,在深化平安建设进程中,黄山市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持续开展基层和行业平安创建,平安建设工作得到深入推进,连续3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并捧得全国综治长安杯,所辖3区4县全部获得“平安县(市、区)”称号。
基层“大部制”延伸服务触角
在黄山市各个乡镇(街道)和村居,人们已习惯把“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看成是最亮丽的窗口,这是黄山市大力推行“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建设的结果。这一建设模式的含义是,在乡镇(街道)整合综治、司法行政、信访以及派出所、法庭等基层社会治理部门,建设“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整合社会保险、民政、计生等公共服务力量,建设“为民服务中心”。在村(社区)相应地建设“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并将其打造成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部制”格局,通过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延伸服务管理触角。据介绍,基层“大部制”社会治理模式已在安徽全面推广。
黄山市还把持续开展基层和行业平安创建作为夯实平安基层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放。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无邪教乡镇(街道)、无传销社区、零犯罪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成为基层平安建设常态和群众的自觉。以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景区景点等为内容的行业“十创平安”活动得到扎实推进,黄山市行业平安创建达标命名单位超过1800个,平安家庭12.4万余个。
源头治理群众诉求必有回应
源头治理是黄山市综治平安工作的一大法宝。通过基层“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窗口,实现民意表达渠道畅通,做到群众诉求必有回应。各区县都创设了各具特色的民情表达和矛盾化解通道:休宁县建立了“民情交流日”制度,领导干部坚持每月定期深入联系点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问题;黄山区在乡镇推出群众点名领导接待信访举措;黟县的“民意直通车”,祁门县的领导干部“驻村夜访”,以及歙县、屯溪区、徽州区推行的警官、法官、检察官进乡镇、社区制度,使每年2万余条群众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回应。
在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组织同时,黄山市还建立了315个跨行政区域的联合调委会,其中跨省、市区域的边界联合调委会142个,织密了调解网络,做到调解工作全覆盖。组织实施“638”工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机制,做到人民调解、心理疏解、行政和解有机结合。目前,该市所有基层法院(法庭)均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所有公安派出所均建立了“警民联调”工作机制,政府主要部门以及较大的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设立了人民调解机构,医患纠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等第三方调处机制建设实现区县全覆盖,每年数千件重大疑难纠纷得到合力化解。
此外,黄山市还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的刚性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把风险评估过程变成倾听民声、沟通民情、化解民怨的过程,做到社会稳定风险应评尽评,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发动社会力量实现由治到稳
黄山风景美丽如画令人赞叹,风景区的社会治安同样令人赞叹:黄山风景区已连续8年实现无刑事案件,连续20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连续17年无群体性事件。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发动社会力量严格防控。
据介绍,黄山市目前有治安辅助力量和群防群治队伍1000多支、2.1万余人,各类应急队伍900余支、2.4万多人。黄山特色的流动人口出租屋旅店式管理法、农家乐留宿旅客组团式管理法、社区矫正“书证式”管理法均已在全省推广。
在黄山市,所有乡镇出入口、主要路段、重要路口等重点区域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设施,并全部接入市级监控专网平台,指挥调度体系初步实现了“点击式调度、可视化指挥”,主要景区景点、要害部位、重要场所和游客集散地等监控点实现了实时报警监控和应急指挥。
近年来,黄山政法机关更是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开展了综合整治,使一批治安乱点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稳;突出打击重点案件,八大类严重暴力案件破案率达90%以上,现发命案连年全破,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记者李光明)
·安徽铜陵人大常委会与市两院举行联席会议
·安徽滁州:“谈心谈话”激发干警工作热情
·安徽举办全省人大新闻宣传培训班
·安徽合肥检察院借助新媒体推进检务公开
·安徽淮南交警:“全警大走访”活动广受美誉
·安徽淮南公安局:把办证窗口设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安徽淮南公安局:把办证窗口设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安徽淮南公安局:念好“三字真经" 助推“一村一警”
·安徽公安机关扎实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安徽公安机关前11月打掉200个恶势力团伙
·安徽芜湖:公诉部门“专长办案”的五年探索
·安徽定远法院:刑事案件实现远程庭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