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的生命在于公正,公正的关键在于公开,公开的力量在于传播。崇尚宪法,坚守公正,是人民法院的神圣职责,是推进司法公开、破解法院工作难题的重要途径。面向社会,传播法治,是人民法院在新时期综合考量司法工作、新媒体传播和公众信息需求三种规律作出的必然选择。
五年来,云南省三级法院在司法公开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我省法院人坚守公正,坚持司法公开的做法,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的认可、肯定。
坚守公正 司法公开的道路越走越宽
五年来,云南省法院积极推进 “阳光司法工程”,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司法公开的道路越走越宽。2012年,我省法院“阳光司法工程”活动全面启动,全省149个三级法院全部参加;2013年,全省法院深入乡村、学校、厂矿、农村等地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组织活动1110件(次),组织旁听人员12.6万余人,邀请人大代表3411人(次)、政协委员3198人(次)。
五年来,云南省法院着力打造司法公开三大平台,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早在2008年5月,云南省高院就开始实行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向社会公布裁判文书,接受监督;今年7月16日, 云南法院司法信息网正式启用,网站同时开放了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为法院和社会公众搭建起相互沟通、交流的信息化平台,为社会公众及时、全面、便捷地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与保障。
五年来,云南省法院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司法公开驶入“快车道”。云南省高院强化“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提出“全国不落后,西部走前列”的总体目标,以“两个中心”、“三大平台”、“四级专网”建设为基本载体,构建覆盖全省三级法院、辐射基层法庭的四级专网。今年10月16日,《云南法院2015—2017年信息化建设规划》正式出台,用大数据助航法院审判,让沟通插上科技化翅膀。
五年来,云南省高院在全省积极推行有“一站式”服务功能的“诉讼服务大厅”建设,推进“阳光、便民、快捷、规范、延伸”的服务型司法理念。各级法院立足我省省情,实行开放办公,开展“双语法官”诉讼接待工作,以山区法庭24小时电话立案、“集市法庭”等工作方式,取得涉诉信访案件大幅下降、调撤率和案结事了率双上升的“一降两升”良好效果。
传播法治 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五年来,云南省法院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努力开展司法信息发布工作。2009年8月,云南省各级法院率先开展培训三级法院新闻发言人工作,全面建立云南法院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地传递司法信息,不断增强人民法院司法信息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发布司法信息,将云南法院“执行救助模式”、“知识产权保护”、“民生执行措施”、“民族法官培养”、“打击毒品犯罪”、“优秀法官典型”等亮点工作第一时间传递给公众。
五年来,云南省法院主动围绕“监督与沟通”主题,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交流。云南省高院派出征求意见组,分别前往全省16个州市,上门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邀请公众代表旁听案件审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年来,云南省高院竭力办好政务网站,践行司法公开。如今,云南法院网已实现与全国法院互联网的无缝对接,与全国数十家媒体形成合作,点击率突破500万人次。
五年来,云南省法院积极推广网络庭审直播,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庭审过程,增强了司法的透明度。
五年来,云南省法院用新媒体打造人民法院网络新形象。目前,全省三级法院已在新浪网开通政务微博。今年4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云南省高院、怒江州中院、福贡县法院用微博首次同步直播了福贡县人民法院法官邓兴的一天,有100万人关注了直播。
今年7月16日,在云南法院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高院院长张学群提出:“司法公开,就是要形成强烈的倒逼效应,自我加压,自我激励,努力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可感受的高效’和‘能认同的权威’。”
当前,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云南省法院将进一步打造司法公开“升级版”,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变内部公开为外部公开,变选择性公开为全部公开,变形式公开为实质公开,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的多元需求。(童晓宁 唐时华 )
·云南昆明市掀起普法学法热潮
·云南昆明全市检察院召开案管工作现场会
·云南保山中院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
·云南保山法院下乡庭审 以案释法
·云南:网络访谈聊检察改革
·云南西双版纳州法院举行国家首个宪法日宣传活动
·云南西双版纳州法院举行国家首个宪法日宣传活动
·云南西双版纳法院:积极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云南昆明政法委:定点帮扶办实事
·云南普洱:400警力全力投入景谷抗震救援
·云南昆明警方破获毒品案件528起
·云南:深山法庭专为4350名独龙族人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