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取信于民,赢得“点赞”?在警务工作中,如何提高沟通效率?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注重把互联网思维融入警务工作中,通过网络“晒”权力清单,利用微信朋友圈加强警民沟通,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互联网时代,警务工作也要有互联网思维,否则就掌握不了工作的主动性。”路桥分局局长郑灵江说。
加入民警朋友圈 拉近警民距离
发放警民联系卡,在民警办公室门口挂去向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路桥分局横街派出所,这“不新鲜”的事却有了新做法,这些卡片、去向牌上多了一样东西——每名民警的专属二维码。
所长罗妙送告诉记者,群众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加入民警的朋友圈,除了方便办事外,还可以通过民警发布的朋友圈状态了解公安工作和民警的日常生活,拉近了警民距离,让群众和民警成为朋友。
11月13日上午,辖区林小姐来到横街派出所找副所长张涛办事,但张涛去分局开会了。林小姐便用手机扫描了张涛办公室门口去向牌上的二维码,很快就加入了张涛的微信朋友圈。“我加入了民警的朋友圈,有关平安和法律的知识可以随时咨询,警察也成了我的贴身保镖和安全顾问了。”林小姐为民警二维码“点赞”。
网晒权力清单 办案透明公开
执法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对各项政策和规定的知晓率。近年来,路桥分局坚持警务信息化建设,着力推广网络警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路桥区网上公安局在台州市公安局推广“阳光执法”的基础上,率先推出“警务拍砖”栏目,将“警察纪律规定”、“执法办案规定”、“警察法定职权”和“窗口服务监督”等进行公开。群众可以清楚地了解公安民警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可以据此对民警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将能够对外公开的公安机关执法流程、队伍管理要求在网上公开,鼓励群众对照要求来找公安工作的不足,以警务公开倒逼执法规范,引导警务改革。这是路桥分局一直坚持的做法。在浙江省“全面清理政府部门职责,建立公开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背景下,路桥分局“晒权力家底”,以公开促公正,执法质量显著提升,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执法质量优秀单位”。
优化在线窗口 贴心服务群众
自2011年6月正式上线以来,路桥区网上公安局坚持以主动服务群众为核心,着力推广公安机关网上办事。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原来很多要到派出所办理的业务,现在可以直接在网上公安局预约、审核和办理了。
市民刘先生通过路桥区网上公安局在线查询自己的车辆违法情况。“时间、地点、违法情况,只要输入自己的车牌号和车架号,就可以一目了然。”刘先生发现自己有一次违法停车记录,随即通过网上公安局办事大厅在线支付了罚款。
为缓解群众车辆年检排队的问题,路桥区网上公安局实行车辆预约年检服务。在车辆检测站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可为100辆预约汽车集中办理车辆年审服务,为预约人员提供轻松、便利的办事环境,赢得了群众的赞赏。
这样的贴心服务项目在路桥区网上公安局不胜枚举。“过去找关系,现在上网络。”这是群众对路桥区网上公安局的形象评价。
回应网民诉求 净化安居环境
2014年国庆节假日期间,路桥分局路北派出所推出“以贼换车”活动,旨在形成“全民防贼”氛围,打击当地猖獗的盗窃电动车违法犯罪。此项活动在浙江省内媒体引发关注,也在微信圈内引起小小波澜。尽管有不同声音,但民警对这种引起市民互动的做法很有信心,他们认为“全民关注才能全民防范”。
四号桥区域曾是路桥区有名的电动车销赃“黑窝点”。很多网友都通过微信、网上公安局反映这个问题,并就整治方法建言献策。“设立专项整治警务室”,网友“泗水双生”的建议引起了分局领导的注意。
为了彻底整治销赃乱点,2013年3月初,路桥分局专门成立了集移动巡逻、处置警情、移动监控、宣传咨询及服务群众等功能为一体的四号桥盗销赃专项整治警务室,确定一名副所长专职负责四号桥的乱点整治。与此同时,路桥分局建立了群众举报奖励机制,全面发动村民参与乱点区域的常态管理。
(记者 詹肖冰 通讯员 谢军)
·浙江宁波:从四大课题入手 全面提升依法治市水平
·浙江嘉兴检察院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浙江金华:创新路口精细化管理模式 提升交通守法率
·浙江杭州:推进网格化信息化“两化融合”
·浙江沿海边防治安防控暨边防派出所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浙江杭州启动“公证进社区”活动
·浙江杭州启动“公证进社区”活动
·浙江临安:“四圈两网”让警情和侵财案均下降50%
·浙江高院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
·浙江杭州临安:探索县级公安现代管理模式
·浙江奉化:“五步法”扣紧监外执行“监督阀”
·浙江公安机关举行监管场所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