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很遥远,网络却让世界变得没有距离;独处很无奈,网络亦让时光变得不再漫长。当人们纷纷感叹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却玩着手机的时候,我却感到庆幸,因为有了日新月异的科技,互联网让一切变得皆有可能。幸福与痛苦总是不离不弃的,既然不能因噎废食,又怎能舍得下带给我们快乐与烦恼的互联网呢?今年已八十高龄的二伯就体验了一把微信的魅力与乐趣。
二伯住在美丽的川西小城邛崃,退休前是一名校医,过了多年悠闲而平静的退休生活。尽管年事已高,但二伯生性平和,又长得慈眉善目,总是和蔼可亲的样子。二伯的儿、孙都在异国工作、生活,老伴和女儿也出国去探亲了,二伯因为才做了心脏手术不久,不能远行,只好留在家里。平素他侍弄着一院花草,养了一条聪明的拉布拉多犬,天气晴好时开着那辆手摇的四轮老人代步车四处逛逛,会一会老友。虽然能干的保姆在生活上照料得十分妥贴,但为了方便联系,更主要的是不让二伯感到寂寞,孩子们很热心地教会了二伯使用微信。我原以为,这是年轻人热爱的时尚,八十岁的老人接受起来难度不会小。没想到,二伯不仅很快学会了操作,而且还玩得颇有兴味。大洋彼岸的孙辈们不时发来美丽的风光、小婴儿可爱的笑声之类音像,二伯就转发给我们。有时二伯眼神不济,文字输入时容易看错,于是干脆学会了语音输入功能,更提高了沟通效率。
趁着国庆假期,侄儿侄女兄弟姐妹老老小小一大家子自驾去了川西。还在路上的时候,二伯就兴致勃勃地用微信和大家聊了起来。于是小弟在网上即兴建立了一个群,家里老小都加了群,异国他乡的家人也不例外,老老小小越发聊得欢畅。二伯在微信上指挥着大伙儿车开到哪儿分路,哪儿转向,连身在国外的堂姐也在微信上忙了个不亦乐乎。泊车的时候,二伯已站在小院的大家前等候我们的到来了,一桌丰盛的热火火的饭菜也在等着我们品尝了!万家起灯火,红尘话家常,大洋彼岸正是清晨日出之时,美酒佳肴的微信传过去了,婴儿晨起沐浴啼笑的微信也传过来了,时空的变幻在这一刻淡化得无影无踪,家人的欢声笑语相闻相融。从来没用过微信的老姑母心动了,戴上老花镜一个劲缠着年轻人教她,注册、加群、编辑、发图文,当她终于发出第一张图片、第一段文字来表达她的心情时,老姑母兴奋得象个孩子!其实她是非常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当初学习发短信、电脑打字,上老年大学,也都是退休多年之后才接触的。不过,最时尚最淡定的还是二伯母,七十大几的太婆,身板硬朗,一头银发十分飘逸,常常穿着潇洒舒适的休闲装或运动装,走南闯北地旅行。谁也没想到二伯母在六十多岁的时候还学起了汽车驾驶,学会了简单的日常英语会话,更不用说使用微信得心应手,而且还取了个青春动听的网名昵称哩。
假日旅行虽然十分欢畅愉快,但也有一些无法预料的麻烦。因为带着老人随行,行程变得不那么固定。景色宜人,道路平坦,老人总想多待一会儿。遇上爬山涉水,景区游人众多,老人就原地散散步,休息休息。出门在外,预订食宿就不那么便利了。可是,有微信帮忙。我们一路到北京、去西安、返重庆,在微信上和没有出行的弟妹联系,帮我们订好了高铁票、旅店住宿,我们只管轻松地玩,行程也变简单了。遇到自驾的时候,前前后后几辆车,最怕找不着路,跟丢了。现在可好,微信一开,大伙就象人手一部步话机,拿着就喊话:“你在哪里,到哪个路口分路?”、“到下一个服务区下道休息”。
谁个有了困难,家群的微信上一呼百应;年轻人的烦恼在老人的眼里的确也算不上问题,几句话一点拨心中豁然开朗。“常回家看看”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工作忙了,心情烦了,也别忘了给老人发个微信,说句话儿,看看老人的视频有没有异常状况,提醒年轻人关注父母长辈的安康,传递一份牵挂。再说了,老人在微信世界里动动手,也活动活动脑筋,保持思维的活跃。原来,困难也不是那么难,烦恼也没有那么恼,有沟通有交流,老人的经验给了小辈们指路明灯,年轻人的活力给了老人生命的精彩。
(作者 刘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