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河南新乡中院:聚焦公平正义 引领社会风尚

2014-12-10 10:05:4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当事人从北京寄来感谢信,称:“在新乡中院遇到了亲人!”残疾当事人通过网络预约,不仅受到主管执行的副院长登门会见,而且先后两次收到6万元执行款。他赞不绝口:“新乡中院说话算话,时时刻刻替当事人着想。”与法院玩捉迷藏逃避法院执行的被执行人主动送来执行款……

  这些彰显公平、诚信、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鲜事,在河南省新乡市中级法院不断呈现。

  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新乡中院)将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法院工作总体格局,以法院文化建设为契机,将核心价值观植入每位干警心头,在司法为民中维护核心价值观,在公正司法中实践核心价值观,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

  在2014年前半年的全省法院绩效考核中,新乡中院的公正与效果指标,名列全省法院前茅;在河南省委政法委及河南法院系统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该院群众满意度提升四个位次;当事人服判息诉率达81.6%。

  “新乡中院通过法院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每名法官内心,契合了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创建的要求。”近日,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来新乡调研时,对新乡中院给予了高度肯定。

  以实现公平正义为使命,法院做核心价值观的导航员

  老赖主动送来执行款

  执行法官多次联系却一直避而不见的被执行人徐某,前不久,突然来到法院,主动要求先履行50万元的执行款,并恳求法官将他从“失信人名单”中删除。

  2012年8月,徐某因生意需要向杨某借款160万元。法院经审理判令徐某限期归还杨某借款160万元及利息。逾期后,杨某于2013年10月15日向法院申请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人员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徐某早已不在原籍林州市居住,现具体住址不明。经多次电话联系,徐某虽然多次口头表示尽快还钱,但就是不按照承诺履行,也不与执行人员见面,始终在与执行人员玩捉迷藏。

  鉴于徐某毫无履行的诚意,2014年6月,新乡中院将徐某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将其身份信息输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老赖黑名单数据库。

  前一段,徐某因急事要到外地。他按计划到机场买票时却被告知:他上了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机票拒售。眼看着计划泡汤,想到以后的诸多不便,徐某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这才主动送上门来,表示愿意主动履行义务。

  一份公正裁判文书的有效执行,胜过一沓宣言。新乡中院在依法用足用够执行手段,提升执行效率的同时,还不断加强执行联动与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单月发布制度,对881名失信人予以公开曝光,采取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等措施,让躲债老赖贷不了款、转不了账、中不了标、出不了境、上不了飞机……

  据不完全统计,近百名被执行人因上了法院公布的失信人名单,纷纷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遵循司法公信、自觉履行法院判决,已渐成风尚。

  用法院裁判引导核心价值观

  “法院的裁判对社会具有指引评价作用。”新乡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袁荷刚介绍,“新乡中院通过个案的审理、执行,肯定、鼓励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制裁、约束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让核心价值观随司法实践而实践。”

  该院强化司法裁判功能: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中,突出打击重点,妥善审理公共安全、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环境保护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案件,彰显公平正义,向社会输送平安;在民商事案件的审理中,以判决调解为抓手,将明礼诚信输送到社会生活中。该院注重理清调解与判决的关系,商事经济案件注重判决,制裁违约,引导诚信,鼓励竞争,优化效率。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传统民事案件中,该院强化调解,促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公民品德建设。

  多项措施体现公平、公正

  为了保障法官排除偏见,保持中立、超然的姿态,该院努力做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真正使公正裁判所形成的价值判断逐渐融入社会价值体系。该院在规范审判权运行机制、规范审判管理、深化司法公开、提高审判质效上下功夫:

  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思路,该院出台《新型合议庭制度》,组成31个“审判团队”,规范审判委员研究案件制度,完善责任体系、评价体系管理架构,还审判权于合议庭;

  “内挖潜力”,该院将行政岗具有审判资格的29名法官充实到一线参与办案,严格审判流程管理,建立审限动态监控机制,审务督察常态化,仅今年6至9月份,新乡中院新收案件5094件,同比上升170%,审结率却提升了213%,案件无一超审限,服判息诉率达81.6%;

  “以司法公开为平台,将公共道德熔铸入司法程序”,该院搭建信息发布、诉讼服务、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舆情引控、监督联络等司法公开七大平台,倒逼提升公正公信;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推行网络首发拍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察庭审、参加听证、列席审委会,现场监督审理过程和裁判结论;建立人大代表动态联络机制,利用短信即发平台,确保代表第一时间了解法院工作态势和重大案件进展。

  该院完善诉权保障机制,积极改造诉讼服务中心,完善诉讼引导、立案受理、信访接待等30多项服务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工作机制。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预约法官已成新常态。

  “百姓心中有杆秤”,该院在今年前半年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较去年提升四个位次,就是很好例证。该院81.6%的服判息诉率,进一步表明法院裁判的终局性、权威性正在生成。

  以良知建设为核心法官做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者

  “良好的个人价值准则是推动社会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正能量,人民法院不仅通过裁判引导公民价值取向,更通过升华司法良知、塑造司法品质,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院长袁荷刚说。

  新乡中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与人民法院司法事业的紧密关联入手,组织“提升道德修养,争当文明法官”活动,开展“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主题演讲比赛,开设“道德讲堂”活动以及专题培训,使法官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规范化,真正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作为新乡市唯一一家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该院新一届党组更加突出在文化建院活动中渗透价值观培育。

  目前,新乡中院正在建立以良知促良能的法官道德体系,将司法良知教育作为法官的必修课,着力树立司法公信,从而引领社会新风尚。

  2014年,该院以第三次接受全国文明单位验收为契机,以加强和推进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渗透到干警的思想境界、职业操守、人文素养之中:

  一是提炼、凝结法院精神,确立了“秉法慎断·励新至公”的院训,成为凝聚全院干警思想灵魂的精神品格和行为准则。

  二是设立廉政文化长廊和文化墙,建立阅览室、院史室和荣誉室,张贴亲情廉政寄语,设置清风茶社等,增强法院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和渗透力。浓郁的文化氛围,不仅营造了法官精神家园,也成为向社会传递法治精神的一个窗口、令各界群众留恋驻足的一道风景。

  吹拂起阵阵道德新风,也传递出满满正能量。

  新乡中院还延伸司法服务,以身作则,通过爱心帮助等方式引导社会新风尚。

  每个月,新乡中院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都会趁着周末到社区、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义务植树、文明帮扶、帮助孤寡老人、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台……随处可见戴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小红帽的志愿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新乡中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9次,参与人数158人次。

  特别是2014年9月,由新乡中院牵头,联合全市7家单位,共同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儿童手拉手”活动,为留守儿童建立了信息资料档案。每县(市、区)确定100名重点帮扶对象,由审判法官家庭与留守儿童结对,并组织100名青年志愿者对学校教师、留守儿童进行专项辅导。

  放眼新乡中院,对良知的滋养、对道德的遵循、对公正的追求以及对廉洁的恪守,已经日益成为深入人心的道德尺度、精神坐标和工作、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河南商丘中院:关爱农民工维权在行动
·河南鹤壁中院:多措并举促进在狱服刑人员改造
·河南荥阳法院:五项举措加强涉诉信访
·河南高新区法院:三项措施管理审判辅助人员
·河南驻马店:举办爱民模范巡回宣讲报告会
·河南三门峡法院召开司法巡查工作动员会

·河南三门峡法院召开司法巡查工作动员会
·河南商城法院提升案件调解质量
·河南商城:以精神文明建设促审判工作再提高
·河南三门峡法院完善四项机制提高审判质效
·河南周口开展首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河南邓州:文化软实力打造检察工作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