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全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暨服务管理信息化推进会。建德市综治办和杭州4个平安综治示范培育点培育单位,交流了平安综治示范点培育工作经验。会上还举行了简短的“平安e通”发放仪式。
2014年初,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高杭州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高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服务社会的水平,杭州市综治办出台《杭州市平安综治示范点培育工作制度的通知》,在各地区各选择了1个乡镇(街道)和1个村(社区)作为全市平安综治工作示范点培育单位,进一步规范平台建设。
目前,各示范点培育成效已经显现。西湖区古荡街道投入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采取前台管理、后台支撑、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的方式,把便民、利民、为民落实到具体行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街道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推进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淳安县文昌镇抓住镇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龙头,他们推出“8354”工作制度,形成全镇16个行政村119个自然村49个网格4000余户农户“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办、件件有回音”的良好格局。
江干区四季青街道创新平安巡防大队建设模式,整编下辖6个社区(经合社)的巡防队员,成立街道巡防大队,提高见巡率、管事率和抓获率,助推打造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幸福新四季青。
从2013年开始,杭州在余杭区、桐庐县、淳安县、临安市等地试点推广“平安e通”,通过其移动办公优势,及时录入第一手信息,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需求,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更好地服务民生。同时,依托“平安e通”,加快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间信息流动共享,实现一次录入,多层级多部门共享共用,为杭州推进网格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杭州全市配备“平安e通”1863个,占全市11512个网格的16.18%。
下一步,在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杭州将进一步推动平安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综合平台,运用信息化对社会治理工作进行改造、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基础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机制创新,不断推动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浙江杭州临安:探索县级公安现代管理模式
·浙江杭州政法委:“八位一体”全媒体渠道助力平安杭州宣传工作
·浙江杭州:“12368”司法热线效果显著
·浙江杭州召开政法系统领导干部会议
·浙江杭州检察机关查办涉农犯罪中窝串案高达九成
·浙江杭州政法委:“三转一争”有声有色
·浙江杭州政法委:“三转一争”有声有色
·浙江杭州:善用法治方式 建设平安杭州
·浙江杭州西湖区政府购买法律服务送到社区
·浙江杭州司法局:“五个加强五个提高”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浙江:“杭州模式”让在押人员感受公正信服法律
·浙江:杭州法学会开展法律下基层百场报告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