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6日,山东省第四届“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山东省公安厅本着事迹突出、真实生动、爱民为民的原则,以展现山东公安时代风貌、体现广大民警忠诚可靠、敬业奉献、执法为民情怀为标准,经过层层选拔推荐、严格考核公示,择优确定了30名正式候选人。他们大多为公安机关基层一线骨干,均获得过个人二等功以上或与此相当的奖励。
本次推选活动,将把群众评判作为确定“十佳”民警人选的重要依据。在大众网设置专门的投票网页,在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设投票界面,投票时间为2014年12月6日零时至2015年1月4日24时。
张成强:打黑除恶保平安
张成强,男,汉族,1976年10月出生,三级警督警衔,现任日照市公安局岚山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市局嘉奖2次。
2014年4月,重返刑侦岗位的张成强接过了刑侦大队长的重担。面对黑恶势力犯罪,率先带领民警开展农村地区治安整治,实现辖区内有害必打、有恶必除。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某组织垄断岚山区海鲜市场,插手土石方工程,大肆实施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活动,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张成强带领专案组民警不畏强暴,一举将该组织团伙成员全部抓获。该组织的成功铲除,沉重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及时消除了社会隐患。在打黑除恶办大案的同时,张成强对事关民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和电信诈骗犯罪非常重视,组织专门力量,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任职6个月期间,刑侦大队共侦破各类侵财性刑事案件13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6人,打击地域性职业“两抢一盗”犯罪团伙4个,收缴各类被盗物品总价值120万余元。
亓伟忠:“三种角色”写满一身忠诚
亓伟忠,男,1963年10月出生,一级警督警衔,现任莱芜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副局长。他先后被评为创人民满意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执法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人民警察、优秀公务员、十佳破案能手、山东省公安机关全国两会安保环京护城河公安检查站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二等功1次。
从警30多年来,亓伟忠通过诠释“三种角色”凸显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爱民情怀。角色之一:刑警硬汉。2011年5月,在抓捕过程中,犯罪分子突然掏出一把锋利的剔骨刀顽抗,亓伟忠一把抓住犯罪分子手中的刀,在手指血流不止的情况下,奋力将歹徒制伏。角色之二:救火队员。2013年8月18日,辖区一民房发生火灾。亓伟忠和战友经过30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扑灭了肆虐的大火,9名群众被成功救出,而亓伟忠的面部、手上多处被烧伤、烫伤。角色之三:百姓管家。2008年以来,他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00余件,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300余面,表扬信400余封。
顾益寿:创新打击电动车被盗“技战法”
顾益寿,男,1972年出生,1994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督警衔,现任临沂市公安局兰山分局便衣侦查大队大队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优秀派出所所长、兰山区十大杰出青年,并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在基层派出所工作期间,顾益寿针对辖区电动自行车被盗现象突出的实际,创造性地摸索出一套打击电动车犯罪的“顾益寿技战法”,将科技、信息等现代化手段与传统的侦查破案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打击电动车犯罪的实战效能。自采用该“技战法”以来,顾益寿先后带领民警抓获盗窃电动车、自行车违法犯罪嫌疑人100余名,破获此类案件300余起。2013年2月,他带领民警在城区几大农贸市场埋伏守候,摸排生产、加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规律和特点,掌握了违法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直接证据,打掉各类“黑作坊”60余个,抓获涉案者100余人。在他的日历里,基本上没有节假日、休息天。近年来,顾益寿先后加班1000余个小时,直接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
王波涛:辖区刑事发案率下降70%
王波涛,男,汉族,1974年10月出生,三级警督警衔,现任莒南县公安局汀水派出所所长。他曾多次受到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嘉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人民警察”。
2001年,王波涛被调到刑警大队工作,一干就是12年。他和战友们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冬战严寒,夏斗酷暑,与死神擦肩而过就有十几次。12年间,王波涛和战友们一起共抓获各类违法人员2000多人。2012年4月,王波涛调任汀水派出所长。针对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社会治安状况,他组织开展了“打霸治痞、打黑恶、反盗抢”行动,共破获各类违法案件350多起,抓获各类违法人员390余人。该所严打考评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县第一,创造了2年之内辖区百姓没丢失一头猪、一头牛、一只羊的纪录,辖区110警情下降60%,刑事发案率下降70%,治安案件下降50%。在上年度社情民意调查中,辖区群众满意度达到98.6%,安全感达到100%。
王立新:屡擒命案在逃人员的“追逃尖兵”
王立新,男,汉族,1974年11月出生,三级警督警衔。现任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从警9年来,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百名追逃能手、山东省公安机关追逃先进个人、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20余项荣誉称号。
王立新转业参加公安工作后,职业的转换、职级的反差,丝毫没有动摇他献身公安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凭着一腔热情,深深扎根基层,埋头默默奉献。在2007年接触追逃工作不到1年的时间内,先后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7名。在追逃工作中小有名气的王立新,根据基层实战经验,充分利用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库、旅馆业信息查询管理系统、警综平台等网络信息资源,逐步总结归纳出了“王立新追逃工作九条技战法”,即检索比对法、模糊查询法、海量筛选法、轨迹析疑法、溯源追逃法、网上碰撞法、追踪管控法、金融网点查证法等,为提升追逃效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李光明:“光明微直播”为群众办实事
李光明,男,汉族,1974年11月出生,二级警督警衔,现任禹城市公安局宣传科科长,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2013年以来,李光明主动接触并学习新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其各项功能,实现微博、微信同时发布,对公安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进行广泛、实时的信息传播与警民互动,使其逐步成长为服务公安实战的新利器。与群众以心换心的沟通,实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李光明通过微博、微信随时发布“提示类”预警防范信息,以案说防,开设网上警务咨询,主打品牌栏目“光明微直播”,深得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今年以来,禹城公安微博、微信平台已累计发布动态信息2500余条、短信1万余条。
他通过公共平台和私人实名网络微直播系统,有效预防案件50余起,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为群众办好事、解决困难300余件。在“光明微直播”主打品牌的带动下,禹城市公安局90%的民警都开通了微信。
刘艳秋:聊城唯一的刑事勘查女领队
刘艳秋,女,汉族,1972年12月出生,三级警督警衔,1996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莘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她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先进个人”、“巾帼建功标兵”、聊城市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等。
2011年刘艳秋担任技术中队中队长,成为聊城公安系统唯一的刑事勘查女领队。2014年9月9日,莘县十八里铺镇张庄张某养牛场有3人中毒昏迷。案发后,刘艳秋立即带队赶赴现场进行勘查,通过对3人吃剩的食物和呕吐物化验,结论是“毒鼠强”中毒。经调查摸排,女村民李某有投毒嫌疑。刘艳秋针对李某的心理状况,进行了90分钟的耐心谈话,取得了李某的信任。李某如实供述了作案过程,案件最终告破。截至目前,她共外出勘查大小现场3200多次,制作现场勘查笔录2900多份,受理检验鉴定各类痕迹物证2080多件,出具鉴定书260多份、检验报告60份;利用测谎技术测试各类案件涉嫌人员560次,筛查出犯罪嫌疑人320名,帮助直接破获案件134起。
宋永波:再挑剔的群众也为他竖起大拇指
宋永波,男,1971年10月出生,汉族,三级警督警衔,现任邹平县公安局黄山派出所副所长、黄西村党支部副书记、政苑社区警务室民警。他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先后被授予“全国公安交警系统规范执法标兵”、“山东省为民服务模范”、聊城市“百姓最喜爱的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2004年从部队转业后,宋永波来到政苑社区担任警务室民警。工作中,他指导督促辖区各村庄及企事业单位组建5支专职治安巡逻队,并组建了以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年人为主体的6支夕阳红义务巡逻队,使辖区的群防群治力量达到86人;组建了以抄水表员、抄电表员、收费员、送报员、送奶员、楼长员、保洁员、保安员为主体的八大员队伍,社区里的楼长、户长都成为了他维护治安的左右手。他逐户登门发放“警民联系卡”,向群众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向群众承诺服务内容,驻村工作走访日志写了3大本,记载大小事400余件,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20余件。在政苑社区,说起宋永波,再挑剔的群众也纷纷竖起大拇指。
李建生:成功处置30余起群体性事件
李建生,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现任阳信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他先后被评为“滨州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阳信县十大杰出青年”、“全市执法为民先进个人”、“十八大安保先进个人”、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立个人二等功。
2012年12月,李建生调任阳信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刚上任不久,河流镇发生一起因土地纠纷集体上访闹事事件。因正值年关,群众的情绪波动较大,一旦处理不慎,就会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李建生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找煽动打砸的村民进行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施工单位沟通交流,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政策。经过10多天的努力,这起群体性事件才得以平息。仅2013年以来,李建生带领治安大队就牵头处置了河流镇高池村聚众闹事事件、信城街道办付家村拆迁上访事件、出租车聚众示威事件、农民工跳楼讨薪事件、滨化石脑油中毒事故等30余起群体性事件。
刘亚宁:危险关头挺身而出
刘亚宁,男,汉族,1979年11月出生,三级警督警衔,现任郓城县公安局丁里长派出所所长。他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二等功3次、一等功1次,先后被授予“菏泽市十大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英勇无畏,危险关头挺身而出,是刘亚宁的一贯作风。2012年5月21日上午,刘亚宁带人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堵截一个撬盗保险柜犯罪团伙,4名嫌疑人见状弃车逃窜。刘亚宁紧追不舍,追出10余米后将嫌疑人扑倒在地,右肩被嫌疑人用匕首刺伤,鲜血直流,但他仍然顽强地与嫌疑人搏斗,在同事的协助下,最终将其制伏抓获。事后,刘亚宁简单包扎一下伤口,迅速投入审讯工作。经审讯查明,该团伙先后流窜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地,盗窃保险柜作案40余起,涉案价值百万余元。在巡警大队工作10余年间,他探索总结出了“甄别街面犯罪十必查”工作法。2009年春节期间,刘亚宁带领巡警四中队民警上街进行便衣巡逻,创下了9天抓获10名“两抢”现行犯罪嫌疑人的纪录,其中包括刚刚流窜到郓城作案仅1起的一个河南籍3人盗抢团伙。
朱兆鹏:练就“神眼”擒凶顽
朱兆鹏,男,汉族,1982年1月出生,一级警司警衔,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优秀刑事侦查中队长、菏泽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13感动菏泽年度人物,荣获首届“山东最美警察”提名奖,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
自2009年主持视频侦查中队(原便衣队)工作以来,朱兆鹏带领中队民警边干边学边总结,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广泛调取案发现场及其周边的监控录像,挑灯夜战,从浩如烟海的图像资料中一帧一帧地剥茧抽丝,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常常熬得双眼红肿,视线模糊,以致视力直线下降。
几年来,他共调阅各类视频资料2万多G,练就了一双“神眼”,犯罪现场中留下的每一点蛛丝马迹都成了破案的关键;他总结的“视频作战十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成为打击犯罪的利器。
凭借精湛的视频侦查技能,他带领民警先后破获“8·20”雇凶杀人案、姚立河抢劫杀人案等重特大案件60余起,牡丹区命案全部破获。
李龙涛:甘当输油“大动脉”守护神
李龙涛,男,汉族,1977年3月出生,三级警督警衔,现任滨海公安局滨南分局胜化派出所副所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
他是职工群众交口称赞的“守护神”,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打击犯罪,冲锋在前。
“派出所处在群众工作的最前沿,只有用真心赢得群众真情,公安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李龙涛在实践中总结的座右铭。
2011年10月初,李龙涛根据摸排的线索得知,有一伙犯罪分子在东营区现河路凯泽花园小区北约300米处的东临输油管道上盗窃原油。
李龙涛和战友们利用夜间到凯泽花园小区对盗油者的作案地点进行了长达20余天的埋伏,摸清了此团伙的活动规律及团伙成员基本情况并掌握了该团伙的销赃地点。
10月28日12时许,他们成功抓获了李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盗油车辆2辆,涉案价值500余万元。该案的成功告破,得到了中石化潍坊输油处的高度赞扬。
吕桂平:勇攀刑事技术高峰的领头人
吕桂平,男,1963年3月出生,1984年大学毕业分配至山东省公安厅从事法医检验工作,现任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研究中心副调研员,主任法医师,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人民警察,获得第六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多年来,吕桂平扎进实验室,自己设计创造条件,潜心钻研陈旧、潮湿降解的生物检材DNA的发现提取,整日与书籍资料和实验检材相伴,甚至经常吃住在实验室。吕桂平结合多年的DNA检验实践认为,现场生物检材是极其复杂的,其分布的范围、附着的载体、斑迹颜色、形态、大小及提取方法都会影响DNA的发现、提取及检验。只有通过仔细查看生物检材的差异性,了解案件现场情况,分析与案件相关的犯罪过程,才能准确地选取有用的生物检材,第一时间找到犯罪嫌疑人的DNA数据。他创造性地将DNA检验技术进行前伸与后延,总结出了“一看二想三提”工作法,攻克了陈旧、潮湿降解的生物检材DNA的发现提取这一国际难题,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吕桂平还指导山东省公安机关创建了36个高标准的DNA实验室,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他举办DNA新技术培训班60余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800余名,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一线技术人员,为推动全省DNA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
许显朝:一人守护一岛百姓平安
许显朝,男,汉族,1982年5月出生,现任烟台公安边防支队隍城边防派出所正营职所长、武警少校警衔。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爱民固边先进个人”,被山东省委政法委评选为第二届“感动齐鲁政法人物”,2014年10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南隍城岛距离大陆33海里,是典型的一岛一乡一村,岛上只设有一个警务室。
许显朝就是这个警务室的警长,也是岛上唯一的一名边防民警。针对海上盗窃案件发现难、抓获难、认定难等特点,许显朝在实践中总结出“山上望、相机拍、海上巡、岸边堵、路上查、循线抓”工作法,协调村里投资30万元在山上安装视频雷达,在重点部位布建监控探头,大大提高了海上犯罪的发现率、查控率、抓获率。
为打击摩托艇偷捕案件,许显朝探索出“源头控制、雷达监控、前截后追、岸边守候、村村联防、岛岛联动”工作法,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极大震慑了摩托艇偷捕犯罪。
许显朝推行船只分类管理,各种渔船一望便知,不给偷捕分子以可乘之机。驻岛10年,许显朝的29本走访日记记载着海岛群众的各类需求,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类疑难问题1000余件。
郝东生:多次紧急出击勇救被困人员
郝东生,男,汉族,1985年5月出生,现任滕州市公安消防大队北辛中队队长助理。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消防部队优秀士官、“感动枣庄十大政法人物”。
在一次次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郝东生先后参加了大大小小6000余次灭火救援任务。2008年7月23日,滕州市下起了倾盆暴雨。受暴雨影响,东沙河镇境内的郭河洪水猛涨,一位老妇不慎被洪水急流冲进河中,生命危在旦夕。
郝东生和战友们接到求救电话紧急赶赴现场后,面对还在倾泻的大雨和不断上涨的洪水,丝毫没有犹豫,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跳进河中,奋力抢救被困人员。
在肆虐的洪水面前,面对恐惧和威胁,郝东生与2名战友一起,毅然向死神发起了挑战。
最后,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救助,在无数次与急流惊险搏斗中,终于将被洪水卷走的老人安全救出。
2009年7月15日,京福高速公路发生一起30多辆车连环相撞事故,急需救援。郝东生和战友们立即赶赴现场救援。经过数小时的紧急救援,郝东生成功救出一个又一个被困人员,最后终因体力不支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