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是阎良区新华路公园街社区已经连续干了五届的书记、主任,在这个冬天,她又多了一个最令她激动的称呼——阎良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随着阎良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和她一样即将走上专职人民调解员岗位的还有其他六十多位“调解能手”。
为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大行业性专业性领域矛盾纠纷调处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2月8日,陕西省西安市司法局联合阎良区司法局指导西安市阎良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运行。
目前,全西安市成立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107个,调解范围涉及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消费纠纷等多个行业,已经辐射到经济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和矛盾多发领域。不过和以往其他已成立的调委会不同的是,西安市阎良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的区县级单位综合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它是专门调解各行业和各专业领域内矛盾纠纷的群众性组织,是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创新、发展和完善,对于维护相关行业领域正常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以及化解各行业和专业领域内的矛盾纠纷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市区县级单位有了专职人民调解员
本次西安市阎良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前,在西安市司法局的指导下,阎良区司法局首次面向全区单位公开聘任了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全区机关单位中招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调解技巧、沟通能力的退休老干部、老职工作为专职人民调解员,负责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日常接待和调解工作。
届时,所聘任的调委会专职调解员将严格按照新修订的《西安市阎良区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补贴办法》落实值班补助,对首席人民调解员和兼职调解员实行“一案一补”、“以奖定补”,对专职人民调解员实行“值班补贴”加“一案一补”,对参与调解的调解员实行“以案代补”原则来落实调解员的案件补贴,从而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新成立的调委会主要受理调解和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开展纠纷预防工作;其次是通过调解来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同时还承担协助有关单位、部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接受当事人咨询等服务。
在组织结构上,调委会由5—7人组成,设主任1名,工作人员均从招聘的专职调解员中产生,将按照“机构上依法组建、服务上便民利民、工作上循序渐进、理念上开拓创新”的工作原则,让调委会的工作既务求实效又能体现特色。
赵萍作为调委会中的一名委员,她认为:“作为专职的人民调解员,首先得不断学习法律把自身武装好,用自己的特长多发挥作用,争取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社会和谐多贡献一份力量。”
为了保障调委会工作有效开展,西安市司法局和阎良区司法局还联合成立了西安市阎良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阎良区司法局,由其具体负责调解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
在此后具体工作开展中,调委会还将根据实际调解需要,随时请相关行业和专业领域的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专家库相关专家参与调解,为调解工作提供咨询。
“2336”开创人民调解新模式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各行业、专业领域矛盾纠纷中的作用,西安市司法局和阎良区司法局探索建立了“2336”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即两个窗口受理,创建三支高素质多元化的调解队伍,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法律援助三个对接,完善六项工作机制。
西安市司法局基层工作处处长史松华认为:“阎良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和运行就是把各类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集中纳入调解范围来化解纠纷,通过集中整合资源从而扩大调解组织的覆盖面,让群众的各类纠纷都能找到解决途径,既方便了群众,也为政府解了忧愁。”
具体来说,“2336”一站式纠纷调解机制中的“两个窗口办理”,指的是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分别设立“矛盾纠纷”受理窗口,直接方便接待群众咨询和矛盾纠纷申请,区司法局依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办理、限期结案”的方法,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由单一化解调处向综合服务转变,按照窗口受理、窗口登记、窗口分类、确定受理单位、解决纠纷、答复当事人、督办、向相关部门反馈信息、资料归档的办事流程,实行接访、登记、受理、调处、督办、反馈等“一条龙”服务。
“创建三支高素质多元化的调解队伍”是指新成立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打破传统调解组织“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格局,进一步优化调解员队伍构成,通过打造一支专职调解员队伍、一支首席人民调解员队伍、一支兼职调解员队伍,同时建立健全专家库,为开展“行业性专业化调解”提供人员保障。
“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法律援助三个对接”分别指的是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对接、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对接。通过三项对接间的相互衔接和相互配合,变单一的民间纠纷调解为民事、行政、刑事等不同领域的各类矛盾纠纷的协商和解调处,使单纯说教的一般方法为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牵动多方相关组织和人员于情、于理、于法、于道德习惯的摆事实讲道理,形成深入细致的调解机制。
“完善六项调解工作机制”则是指调解服务承诺机制、矛盾纠纷应急调处机制、疑难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调解人员培训机制、回访机制、经费保障工作机制。
西安市阎良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是落实我市人民调解三调联动机制的具体体现,它实现了把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等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由单一调处向综合服务转变,为我市探索建立一站式纠纷调解机制开创了新模式,为探索建立特定矛盾纠纷化解开创了新平台,为健全完善区县、镇街、村(社区)三级人民调解网络提供了新的举措,必将为化解区域矛盾纠纷,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西安市司法局王鹏超供稿)
·陕西西安政法委:全力推进法治西安建设进程
·陕西法院举行宪法日暨法院开放日活动
·陕西延安法援中心参与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
·陕西商州:规范管理勇创新 法德并举育新人
·陕西延安检察院认真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
·陕西安康高新:召开"两代一委"汇报工作会
·陕西安康高新:召开"两代一委"汇报工作会
·陕西新城:法官与昆仑中学举行"宪法宣誓"会
·陕西公安厅微博获年度政务服务奖
·陕西公安厅:围绕五项重点任务谋划2015年工作
·陕西西安:多举措做好涉案款物管理工作
·陕西:举办“12·4”国家宪法日大型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