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首个国家宪法日,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CCTV201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落下帷幕。今年37岁的浙江省宁波市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陈永明荣获“年度最具网络影响力的法治人物”。
“高富帅”,记者对陈永明的采访就从这一网络热词开始。“公诉人就要‘高富帅’。”陈永明解释说,“高”是指专业素养要高,“富”是要求在办案中占有充分证据,“帅”则表现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上。
光学好法律还不能干好公诉人
“是不是学法律的就可以从事公诉工作?”陈永明所在的公诉一处大多是“80后”,工作之余大家喜欢聚在一起“high侃”,“我们认为没有这么简单。很多案件的处理仅靠法律知识是难以胜任的,还得掌握证据学、心理学、法医学等相关知识,要求很庞杂,所以说从事公诉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
陈永明所言的“职业素养”,在他承办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一案中可见一斑。
“许案移送审查起诉时,受贿数额是1.6亿,贪污是5000多万,滥用职权是7000多万,光受贿就有几十笔,行贿人有十多个。案件事实多,证据也多,光案卷材料就有200多卷,装了3个大铁皮柜子。”陈永明介绍说。
任务重,时间紧,但严格审查的这根弦却得始终紧绷着。许从1996年开始犯罪到案发为止,犯罪时间前后长达十几年。陈永明和专案组同事一道,把许在这十几年中的每一笔犯罪事实,都用证据进行了固定,最后形成了一份480页34万字的审查报告。
承办许案时,陈永明所在专案组不仅要理清许的每一笔犯罪事实,还要摸清许的每一个心理变化。
“我们在开庭前就预料到此案比较棘手,因此在庭审预案上下了功夫。”陈永明回忆说,庭审预案写了几万字,就案子在庭审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情况准备了详细的预案。
这是该案庭审现场的一个细节:面对一笔贪污款的指控,许辩称是“私人借款投资盈利”,陈永明当即提出质疑:“借款产生的缘由是许具有国有公司负责人的职业身份,款项进入国有公司账户,如果出现亏损,损失将由国有公司承担,此种情况下借款产生的盈利进入许的个人腰包,是典型的贪污犯罪行为。”
针锋相对,该案光辩论环节就持续了6个多小时。“被告人和辩护人提出的所有辩护观点,都没有超出我们庭审预案准备的范围。”陈永明对记者说。
许迈永最终因受贿1.45亿余元,贪污5300万余元,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违规退还有关公司土地出让金7100万余元,被一审判处死刑。
“正是陈永明与其团队对法理、法律、案情以及被告人心理的全方位把握,才能在与犯罪分子的较量中所向披靡,才能在庭审中呈现最佳效果。”《宁波晚报》对该案庭审现场作出如是评价。
谁掌握事实证据谁就掌握主动权
“拿到一个几十卷或者上百卷的案件,我们同事之间也感到压力很大:这么多证据如何理清?”陈永明说,每当案件受理起诉完毕,他的心里就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这么复杂的事实,这么纷繁的证据,都被我们抽丝剥茧一一理清了。”
这种满足感,来自于他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事实和证据的深挖细掘,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富有者。
一起特大“地沟油”制售案交到了陈永明手上:案卷堆起来有2米高,一共有20名被告人,涉案金额上亿元,案情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和零售等流程于一体。
审查起诉环节,陈永明和同事就遇上了麻烦:多名犯罪嫌疑人翻供,辩称只是将“地沟油”销售给他人用作饲料用油等,否认作为食用油进行销售。辩解如果成立,将直接影响案件定性。“如何寻找证据,认定‘地沟油’被当作食用油销售,成为此案办理的关键。”陈永明说。
在一次提审时,一名作为“中间人”的犯罪嫌疑人提到,犯罪嫌疑人袁一等人通过她向犯罪嫌疑人柳立国订购油品时,有个“酸价要低、别有辣味、颜色不深”的特别要求。
细心的陈永明敏锐地捕捉到了“酸价”这一关键词:经向相关部门证实,确认“酸价”是油脂变质程度的重要指标,只有食用油才要求具备这项指标。正是有了“酸价”这个突破口,犯罪嫌疑人将“地沟油”作为食用油流向餐桌的罪行铁证如山。
此案庭审足足持续了5天。面对多名辩护人轮番上阵辩解,陈永明他们始终坚持拿证据说话,逐一进行了有力反驳。
最后,法院依据刑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规定追究了20名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刚干公诉时,我看到诉讼代理人的头衔,某高校教授、某高校博导、某律所主任,心里也会有压力。”陈永明笑着对记者说,但这种压力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事实证明,不论对方是谁,自己只要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了充分掌握,那么就会在庭审中占有很大优势,“谁最掌握事实、证据,谁就在法庭上最有发言权。”
再“帅”的公诉人也是从零基础开始
陈永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每一个提问几乎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他说这是“吃公诉饭”的基本功,“不仅要会说,而且要尽可能帅气地说”。
“帅气地说”并不是单纯地耍帅卖酷,而是做到有理有据“严谨地说”,陈永明解释:“现在提倡案件办理以庭审为中心,庭审对抗性会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公诉人在庭审中的表达、指控要严谨和帅气。”
如何“帅气说”,陈永明举了一个例子。前不久,公诉一处出庭指控一起职务犯罪案件,被告人涉嫌受贿和滥用职权两个事实。庭审现场,辩护人对滥用职权是否构成的因果关系进行辩解,称被告人使用手中的权力虽然有过错,但主因是制度缺陷问题,被告人的过错属于“无奈”。“如果不对辩护观点进行针对性反驳,大家的思路就可能会被辩护人‘带走’。好在我们公诉人的反驳观点逻辑清晰,辩点核心集中,现场的人听了之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比较帅气的表达,严谨有序。”
口头表达要帅气,书面表达同样要漂亮。陈永明说,司法公开要求每一份起诉书都要上网公开,如果起诉书制作不漂亮、不规范,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让老百姓对执法公信力产生怀疑,更重要的是如果起诉书对事实的描写、对证据的罗列不精确的话,容易成为庭审中被辩护方攻击的把柄。
记者问他,如何才能做到这么“帅”呢?他回忆了自己首次提审犯罪嫌疑人的窘况。“那是一起案情简单的命案,事实和证据都很清楚,我现在的处长王焰明当时带着我去看守所,让我负责具体提审。”陈永明说,当时自己刚走上工作岗位,对办案技巧还不熟悉,以至于去往看守所的路上,一言不发,满脑子都是怎么问话、对方不回答怎么办等杂念,“好在王处看出了我的紧张,了解到我从未提审过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后,提出换他进行提审,并提醒我注意学习。当时我长吐了一口气,后来和朋友说,当时我把这辈子最长的一口气给吐出来了。”
“再‘帅气’的公诉人也是从零基础开始的。只要保持很高的专注度和投入度,尤其是在新到公诉岗位的头一两年,勤学苦练,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陈永明说。(徐盈雁 范跃红 屠春技)
·陕西西安政法委:全力推进法治西安建设进程
·江西政法委:不断提高政法工作法治水平
·上海政法委书记:依靠法治思维破解各种问题
·第九届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举行
·黑龙江公安厅出台措施 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以建设法治体系实现法治国家
·以建设法治体系实现法治国家
·河南新乡检察院:法治动画教育片走进校园
·吉林长春检察院:两名检察官获评法治人物
·[聚焦]捍卫食药安全 法治防火墙如何升级
·吴爱英:健全机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曹建明:从群众中汲取推动法治建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