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四川省万源市检察紧紧围绕科技强检战略要求,高度重视检察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相关信息技术的引进、转化、应用和创新,着力打造检察信息化建设高地,并取得明显成效。
该院找准症结,科学规划,着力强化信息化建设针对性。该院多次深入业务部门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干警意见建议,在立足实际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厘清思路,制定计划,解决问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监所工作中台账较多、易出错漏,侦监、公诉工作中证据的录入耗时费力影响案件的审查时间,传统检委会的召开模式随意性较大,个别检委会委员发表意见模糊等问题,该院党组通过到资阳市检察院、新津县检察院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了今年实施在押人员羁押期限提示催办预警管理系统、数字检委会系统、证据材料转换软件、单警执法记录仪等四个信息化建设项目,来一一解决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同时,该院创新思路,抓好保障,着力强化信息化建设效率。一是科学选择建设方式。如该院采取自主研发的在押人员羁押期限提示催办预警管理系统在5月开始试用,8月正式启用;采用联合研发的数字检委会系统目前已全面完成了软硬件建设处于调试阶段。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研发的证据材料转换软件,已正式安装并投入了使用。二是创新系统研发模式。在保证信息化项目质量的基础上,该院创新固有研发模式,委托聘请在校大学生来进行合作研发,仅仅投入了3000余元完成了项目的开发,真正达到了投入少效果好的目标。三是加大经费支持。目前已为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资金60余万元,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足额的经费支持。
此外,该院及时推进,注重转化,着力强化信息化建设成果应用。该院在确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和项目后,积极采取措施,推动项目落实,及时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提升检察工作质效的重要力量支撑。该院在8月份启用的在押人员羁押期限提示催办预警管理系统从试用至今,驻看守所检察室通过该系统对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羁押期限催办提示200余人次,其中书面提示180余次,有效地提高了监所检察工作的质效。
目前处于调试阶段的数字检委会系统也走在了该省基层检察院的前列,该系统的研发可以完全满足检委会对重大疑难案件和重大事项的研究讨论需要,尤其是对电子证据具有良好的展示效果。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的证据材料转换软件,可自由实现PDF格式文档和Word文档的相互转换,很大程度减少了承办人在证据录入方面的工作量。据了解,通过使用该转换软件,对同一件案件的办理,工作效率提高了近30%,特别适应当前“轻刑快办”机制的需要。
该院于7月份购买的单警执法记录仪,集数码摄像、照相、对讲于一身,能够对执法办案的全过程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的数字化记录。而且该仪器无需手持操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处突情况下的执业风险,对案件的指挥、侦查有很大的帮助,该设备投入使用以来,该院立案查办贪污受贿案件15件21人,渎职案件3件5人,其中包括1名副县级干部,取得历年最好成绩且实现了全年办案安全“零事故”。(刘德华 唐天宽)
·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每三年评选科技强检示范院
·最高检将每三年评选科技强检示范院
·最高检:以创建示范院为抓手 加快推进科技强检步伐
·最高检日前出台《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办法》
·最高检日前出台《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办法》
·江苏徐州铜山检察院"远程提审"助推科技强检
·江苏徐州铜山检察院"远程提审"助推科技强检
·科技强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科技强检电子信息系统项目验收工作会召开
·宁夏青铜峡市检察院全力推进科技强检工作
·重庆提出科技强检目标
·辽宁:“数字检察”下的科技强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