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12月4日正式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原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并对大力学习宣传宪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兰州市首个“国家宪法日暨全市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根据省司法厅的要求,按照兰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兰州市司法局、兰州市依法治市办举行10项活动,大力宣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大力宣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大力宣传法治兰州建设,助力兰州市“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一是开设公交宪法普法栏目。在全市近1200辆公交车移动电视上推出法治宣传栏目,制作播放以宪法为主题的普法短片,每天播放1.7万频次;在全市公交车的车载电子滚动屏上(公交车后面)选播普法箴言和宣传标语, 每天播出达到100余万次,受众人数80万人次。
二是打造法治文化车厢。组织专业人员按不同的法律主题,选编与百姓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格言、法律故事300余篇,设计、制作普法宣传画200余幅, 打造“公交法治文化车厢”,张贴在市区12条主线路500余辆公交车上,每日受众量近80万人(次)。
三是增设楼宇电梯宣传新空间。在中心4区的800多栋楼宇的电梯中设置近2000个法治宣传教育视频发布点,全天不间断播放普法短片。据统计全市每天播放13.9万次,受众人数达到百万人(次)。
四是创建大学生法制教育基地。在西北师大法学院建立“兰州市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并于近期举行揭牌运行。基地由大学生法制实践基地、中国历代法律人物法治文化回廊、教育基地主题思想雕塑、中国法律体系构成雕塑以及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展厅五个部分组成,通过在各高校大学生中持续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各高校学生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观,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五是建设法治文化公园。建成酒泉路法治广场,突出法律主题与园林生态建设,通过设置雕塑小品、法治格言吊牌、法律服务结构介绍等宣传手法,达到为群众提供法律便民服务、唤起群众学法用法热情的目的。
六是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建设成榆中县柏木村、小岔村建成法治文化广场,用最简洁的语言讲述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把法治文化建设融入乡村生活。
七是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成果显著。与市民政局联合,在11月份开展了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社区”申报评比工作。共37个村被命名为“兰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33个社区被命名为“兰州市民主法治社区”, 进一步推动了兰州市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八是运用报刊媒体扩大影响力。在12月3日、4日连续两天在兰州日报上刊登以宪法为主题的普法专版,普及宪法知识,培育法治意识。
九是举办电视法治访谈节目。在12月4日当天,在兰州电视台播放专题法治访谈节目,邀请高等院校、省高院的专家学者对宪法、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将对百姓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解读阐述,提高人民群众会对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认知水平。
十是举行“12·4”集中宣传活动。在12月4日当天, 联合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在中山桥广场举行集中宣传活动。以大力弘扬宪法和宪法精神为主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图版、悬挂条幅标语,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方法形式,将“12·4”宣传系列活动推向高潮。全市各县区及乡镇街道也在各自辖区中心广场、繁华地段和人口密集区域,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全方位、多渠道、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
·甘肃张掖司法局重点督查全市司法鉴定工作
·甘肃张掖:召开“国家宪法日”座谈会
·甘肃平凉司法局督查考核泾川县司法行政工作
·甘肃张掖: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广场咨询活动
·甘肃武威:举行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大型宣传活动
·甘肃酒泉司法系统提升纠纷化解能力
·甘肃酒泉司法系统提升纠纷化解能力
·甘肃政法委:坚决排除党政领导对司法的干预
·甘肃法院:下大力气解决乡村的教育问题
·甘肃:多举措严打侵财犯罪
·甘肃司法厅举办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甘肃推出服务民生五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