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福孟,是一位身患严重疾病的55岁的普通民警,他把不起眼的“闲差”岗位,打造成群众称赞的公安“名片”。8年来,他用执著坚持打造了一个亮丽的民生品牌;8年来,他用真情相助成为辖区空巢老人的温暖依靠;8年来,他用大爱情怀扩容了爱心传递。他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公安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辽宁省首届慈善奖提名奖、大连市“文明的感动十大人物”等殊荣。2014年被省公安厅授予省十大“最美警察”荣誉称号,并记个人一等功1次。
怀爱民心办惠民事 组建空巢老人之家的倡导者
已经94岁高龄并患有严重疾病的孙德林是祁福孟的老岳父,谈及这个没有给自己多少照顾而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空巢老人身上的女婿,孙德林没有一丝埋怨,反而称赞祁福孟。
空巢老人薛继承说:“生活在开发区,是我的福分!”空巢老人金玮说:“我现在越活越高兴!”空巢老人刘秀芬说:“我的晚年生活终于有了主心骨。”老人们的这些感慨源自于祁福孟8年来不计其数的爱心付出。
“我是一个喜欢动脑干工作的人,在部队是这样,转业从事公安工作也是这样,始终要求自己:干就要干好。”2005年1月,祁福孟由社区民警岗位调整到开发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负责接处警工作。刚上班不久,他在工作中发现老人的求助电话很多,每当有这类警情出现时,他都要和负责处理警情的同事到老人家中看看。遇到比较麻烦的求助,他就和同事一起协调,帮助老人解决。处理了几次老人的求助之后,祁福孟被这些同他父母年纪一样大的老人的生存现状深深震撼:白天人看人、晚上人看星。
祁福孟着手进行深入梳理,发现这些老人都是空巢老人,有的无儿无女,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求助的内容很多很杂,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是生病需要就医,有的是生活困难需要接济,有的是孤独寂寞需要精神安慰。
祁福孟萌发了组建空巢老人服务之家的想法:如果能发挥公安机关110应急救援服务平台和派出所社区民警深入社区服务群众的优势,成立一个专门服务空巢老人的机构,就能快速及时地帮助空巢老人。2006年1月25日,以大连开发区城市应急联动中心为平台,联动社会力量成立的110空巢老人服务之家正式启动,祁福孟被安排担任专干。从此,他与空巢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老人真爱,对老人真帮 空巢老人可信赖的守护神
祁福孟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一早一晚要打两针胰岛素;心脏早搏,医生建议做“搭桥”手术,祁福孟总是一拖再拖。祁福孟儿子祁广翔说,自己上学的时候,父亲没有接送过一次,当时很不理解甚至埋怨,长大了才知道父亲工作的伟大。
从空巢老人服务之家成立的那天起,祁福孟就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空巢老人身上。他对空巢老人真爱,对空巢老人的困难真帮,把服务空巢老人当成事业真干。空巢老人把他当作生活中的“拐棍”、“主心骨”和“亲儿子”。
祁福孟为了详细掌握每一位空巢老人的情况,和派出所、社区、民政的同志用3个月时间对居住在辖区60岁以上、无子女或子女不在本市的空巢老人进行摸底调查,确定了首批需要照顾的34户37名空巢老人,以后又发展到84户105名空巢老人,并逐一建立个人档案。同时把内容全部输入110微机数据库,进行编号造册管理,实现公安专线自动转接服务。空巢老人只要一拨打110,系统就会自动识别转接到祁福孟的手机上。对于家里没有电话的空巢老人,祁福孟协调为他们安装了一键通智能电话,只需按其中一个键就可。2012年9月11日晚上8时多,空巢老人付维臻突发胃出血,她按下一键通。祁福孟接到电话后,立即联系120急救车、开锁公司赶到老人家中,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参加抢救的医生说:“如果再晚半个小时,恐怕老人的命就保不住了。”
祁福孟把空巢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周到细致。空巢老人李万宝下肢残疾,祁福孟就给他买来轮椅,老人自己不能洗澡,祁福孟就陪老人去浴池,老人去世祁福孟帮助料理后事。2012年夏天,薛光辉老人因病需要诊治,祁福孟冒着酷暑,连续一周开车接送老人往返于开发区和大连市内。薛光辉去世后,他的老伴儿刘秀芬情绪低落,祁福孟和爱人隔三差五带着水果和鲜花到家看望她。她在日本定居的女儿说,咱们中国警察很有人情味,做儿女没做到的,祁福孟都做到了。日本籍空巢老人大岛正男在开发区工作时,经常得到祁福孟的帮助,他退休后回到日本只呆了几个月,又回到开发区。有人问他,为什么又回来?他说这儿的警察负责任,在这儿生活有依靠。
8年来,祁福孟照顾了100多位老人,为17位老人送终,11位突发急病老人得到及时救治,7位老人以立遗嘱的形式将后事托付给他,16位老人委托他为他们祭奠扫墓。
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开发区分局局长陈杰告诉记者:“祁福孟用自己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行为,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他把群众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对人民群众满腔赤诚,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