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所呼,我有所应;老人有所忧,我有所虑;老人有所求,我有所助;老人有所难,我有所救。”
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8年来,一部110专线电话的两头连着120多名空巢老人与一名警察。电话的内容涉及生老病死,涉及柴米油盐……这个被称为“空巢老人专线”的服务平台成为了当地警民共建、民生服务的一张名片;也是公安机关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的一次成功探索。
这名民警就是祁福孟——大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指挥中心民警、“110空巢老人服务之家”专干,一名年过半百、身患严重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普通民警。
凭责任心发掘出“空巢老人专线”
2005年11月的一天,祁福孟在工作中接到一个老人的电话:“都说有困难找警察,就我而言,苦闷是我现在最大的困难!”于是,祁福孟和老人聊了起来……
这件事让祁福孟触动很大,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研究发现:本地110报警服务中心接到的群众求助类电话占总接警量的65%以上,其中空巢老人打来的占了约20%。“开发区有很多地方属于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员较多,人口结构复杂,这些空巢家庭的问题往往更为突出、棘手……”一个念头在祁福孟的脑海中打转:能否结合110应急救援服务平台成立一个专门服务空巢老人的机构?
祁福孟想,这些老人精神苦闷,他们的很多问题还涉及社会稳定。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可以降低公安机关15%左右的出警量,有效节约警力,更高效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分局领导听了祁福孟的想法后,十分赞同。经过反复调研,2006年1月25日,以大连开发区城市应急联动中心为平台,联动社会力量成立的“110空巢老人服务之家”正式启动运行,祁福孟担任专干。
从此,祁福孟就与空巢老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用诚心化解棘手的信访难题
薛继承和芦若玉是开发区新云里社区的一对空巢老人。2006年11月,祁福孟在走访登记空巢老人时,一踏入薛继承家的屋内,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老两口对坐在床上,穿着厚厚的大衣还披着被子,屋里的温度与室外相差无几。他伸手摸摸暖气——冰凉。
薛继承拉着祁福孟哭诉:自己胃癌晚期,老伴股骨头坏死,自己一直给其办低保但办不下来,四处奔波无结果,这个冬天屋里又始终热不起来——“真觉得活不下去了啊……”
祁福孟马上到社区和人社部门了解,得知因为芦若玉老人是外地户口,手续不全,按政策无法办理本地低保。“政策的问题可以等,但老人的家应该暖起来。”祁福孟马上联系供暖单位,以最快的速度帮老人家全部换了暖气片。
薛继承因为年纪大无法到外面洗澡,而自家卫生间又没有淋浴设备。祁福孟自掏腰包,为老人家的卫生间重建了下水系统,设置了澡盆,安装了热水设备。
当薛继承10多年来第一次在自家洗上热水澡时,老人激动地拉着祁福孟的手说:“我就想活着时能在自己家泡个澡,你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啊!”此后,老人再也没有在低保问题上纠结。
8年以来,祁福孟一直本着“知道了就要管,管了就管到底,不把矛盾往外推”的原则,积极化解辖区内空巢老人的信访问题。祁福孟帮助过的上访群众超过20名,30余件信访案件最后都在和谐的氛围下撤访。
开发区信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老祁这个人心中有大爱,他尤其擅长避开矛盾的对立点,从解决老人的实际问题出发,将心比心地换得老人们的信任,甚至让一些很棘手的信访难题都慢慢地化解了。”
以孝心温暖老人的精神世界
空巢老人李某2009年因糖尿病突发眼部疾病,视力急剧下降。祁福孟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要带老人去医院。但不知为什么,老人执意不肯。怕花钱?怕住院?但怎么沟通,老人都是坚决不去,也拒绝吃药。
慢慢地,祁福孟把目光聚焦到老人的精神世界上来。一次走访中,他在老人身边发现了一叠邪教组织宣传“闭关修炼”、“通神消灾”的“讲义”。祁福孟恍然大悟,原来老人是被这些邪教思想毒害了。祁福孟没有马上正面和老人谈起这个问题,而是以自己严重的糖尿病为例,和老人交流起了病情。1个月后,老人的思想彻底转变过来了,不仅烧掉了邪教的传单,还找来了一同“修炼”的老伙伴,和祁福孟一起做他们的工作。
这件事对祁福孟的触动很大。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如果能织起一张网就能更好地服务,更多地发现问题。为此,祁福孟经常走访企业、学校、社区、医院、商店、饭店、超市、商场、商会,动员他们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动中来。一些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纷纷伸出温暖之手。大连慈善总会开发区义工队为每名空巢老人指定4名义工;一些企事业单位为空巢老人订阅报纸、免费体检、定期走访;辖区大中小学校为老人过生日、打扫卫生、表演节目、赠送鲜花礼物。祁福孟也经常与联动单位一起组织空巢老人参加中秋赏月、生日派对、郊游联谊等活动……“这些老人最怕的就是空虚和寂寞,除了物质上的关心,让他们晚年的内心真正阳光起来,才是最美的夕阳红。”祁福孟说。
靠恒心收获“社会联动”平台
8年里,祁福孟从一名“专线警”变成了空巢老人们的“主心骨”、“亲儿子”。他先后照顾了120位老人,送走了17位老人,先后有11位突发急病的老人得到及时救治。有7位老人以立遗嘱的形式将后事托付给他,有16位老人委托他为自己祭奠扫墓。还有老人立遗嘱要将财产留给他,但都被祁福孟婉言谢绝了。
在取得老人们的信任和喜爱的同时,祁福孟的坚持也赢得了社会各方的赞誉。在解决一件件难事的过程中,他织就的社会联动网络显示出巨大力量。目前,大连开发区已有82家联动单位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动中,在服务中获取了近万条治安信息和涉稳信息,化解了近千起矛盾纠纷。
如今,开发区“空巢老人专线”已经实现了“一键通”,老人们有紧急事情在家按一下按钮就直接呼叫110指挥中心和祁福孟24小时开机的电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祁福孟常把这句话放在嘴边。他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一种阐释。他说,如果能认识到这些,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并知道怎样“为人民服务”。
面孔
祁福孟,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3月出生,1978年参军入伍,1999年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指挥中心民警、“110空巢老人服务之家”专干。
8年来,他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辽宁省首届慈善奖提名奖、大连市“文明的感动十大人物”等殊荣。2014年被辽宁省公安厅授予省十大“最美警察”荣誉称号,并记个人一等功1次。
声音
祁福孟将冰冷的“空巢”变为温暖的“爱巢”,以个人的善举带动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体现出他的担当和勇气,他不愧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是我们人民警察的骄傲。
——大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刘巍
我这一生十分遗憾的是没有亲生的儿女,但我幸运的是有胜似儿子的好警察祁福孟的照顾!我这辈子知足了!
——空巢老人杨维花
我对爸爸特别佩服,他为我做出了榜样。他浓浓的父爱、用行动做出的教导,会帮助我直到永远!
——祁福孟的儿子祁广翔(谭彦叙 于溟)